✍20220107教育类

书名: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珍藏版)

作者:陈之华(中国台湾,两个女儿的妈妈)

作者长年旅居芬兰,身为两个孩子的家长,透过孩子的求学过程及亲身体验,实地探访芬兰学校、参与教学研习、回溯其历史及教育改革之路,收获很多……全书没有深奥的教育论述,没有教条式的文字,有的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动及震撼!这不仅是一本对芬兰教育的透彻剖析,也是一本提供给忧心孩子未来的父母一个释放压力的出口!

摘抄笔记:

文前

>> 芬兰教育一心想的,是尽力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人生最适当的位置,让行行都能出状元。

前言 人生是场马拉松

>> 教育是进行时,所有的数据与统计都会随时代的演进而不断更新,所有的细微之处,也总会随时间的流逝而不断修正。


Chapter 1 初到芬兰的新生活

>> 毕竟,任何一次举家迁动,看似船过水无痕,却深远地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和孩子的未来与成长。

>> 古典音乐三位民族乐派大师之一西贝流士(Jean Sibelius),和人们耳熟能详的《芬兰颂》,就是来自芬兰。

>> 通常芬兰孩子每节45分钟课之后或是每两节课后,就必须下课休息15至30分钟不等,出去呼吸新鲜空气,转换注意力。

>> 大家在学校有样学样,周遭环境一切都是自助式,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种芬兰孩子们必备的生活习惯。

>> “制服,是某种集体管制的象征,它只会引起我们对俄罗斯沙皇统治一百多年的不良历史观感,所以我们立国九十年以来,从没提倡过学校制服。”

>> 回家后深入想了想,也重新打量女儿们每天自由决定想穿去上学的衣服,我发觉,其实我一直很喜欢这样的自由自主!

北欧的孩子一向早熟、独立,制服这事,已经是一件不必放在脑海里的小事了。

但是一个社会,减少对孩子生活与学习上的管制,并不代表完全没有约束,而是一种“整体”对于“个体”的尊重。很多日常事物,不管制,不禁止,就“见怪不怪”。

>> 减少对孩子生活与学习上的管制,并不代表完全没有约束,而是一种“整体”对于“个体”的尊重。

>> 钱要用在对教育有真正意义之处,有没有制服,与教育和学习成果真的无关。如果制服只是为了好管理,那学校的教育目的,不就变成是先求管理得好,其次才是关注学生学习吗?


Chapter 2 芬兰教育的特点

>> “先见林”,能让孩子先了解到整体课程概念与学习目标的全貌。而“先见树”的教育模式,却有可能在还没有机会见到森林时,不少学生已经在既漫长又着重于树的细节过程中,感到疲惫不堪而半途而废,因而错过了能透过一株株高耸树木,望见整座丰硕美丽“森林”风貌的喜悦!

>> 人生,真的不是只有一场赢在起跑点的百米冲刺,而是一场与自己赛跑的马拉松。

>> 善用“先见林,再来看树”,能让孩子在渐进式多元化的教学中,看到事物与学科的大致面貌,从而点燃他们持续学习下去的兴趣。当他们养成有心持续学习之际,师长们再将需要专研的“树”,一一经过整理后循序深入教学。

>> 这项改变旧式“学、职两轨”永不交集的新学制,就是希望基础教育能更趋向“众生平等”,让孩子们都接受一套完整的教育,一直到15岁青少年阶段之后,才需要去面对“学、职两轨”的抉择。但在今日,即便是选择了其一,只要学生有心,两轨。

>> “世界上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评量成就,让芬兰举世惊艳!

>> 世界各国教育体系和师生群体所拥有的多种焦虑、竞逐,在芬兰却都归于最根本的人性化思维,以行之自然、不急不徐、不争不抢的基本理念贯穿整个基础教育。

>> 所有的评估与考试,都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去自我改进,提供日后成长的基础与学习能力进步的空间,从来就不是要去挫折学生与老师的士气,和成为讥评他人落后、不长进的工具。

>> 芬兰却在几十年前就选择回归人性最基本面,不鼓励、不强调学生从小就与人争,而是去启发、协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同时建立可以一生追寻的正面学习心态。

>>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追求快乐又有效率的生活与学习方式。

>> 帕金参事在一次演讲中说:“赋予自由,就是责任的开始。”

>> 信任,是芬兰教育的核心价值。芬兰社会与教育不采用“防制”的管理法则,而是选择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为教育的开始。

>> 所有的学习动力,来自于个人的成就感,这其中当然包括老师!

>> 老师教学的目的,是带大家去寻找一个思考和自我学习的动力,而不只是帮学生提供答案。”

>> 将事情交由孩子主动来动手,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养成自我学习的意愿和动力。这是芬兰教育理念非常具有启发性的特色。

>> “教师”是中学生心目中最受欢迎的职业!报导说,有26%的中学生希望成为教师,19%希望成为工程师,18%为心理学家,18%为艺术家。

>> 重视过程胜于结果,其实,这很芬兰。芬兰人多半认定,如果过程很扎实、良好,那结果一定差不到哪儿去!因为过程的规范与制度,可长可久的设计、执行,要远比一味地追逐短期成效或只求第一,对每个人的人生与整体社会,更显得重要、有意义吧!

>> 然而,混龄教学对于老师有着极高的挑战,因为学生能否实质受益,要看老师的时间调配、教导方式与组织协调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对有心任教的好老师是一种非常好的训练,也能顾及到学生受教的权益。

>> 如果平等受教育是一切公民平等权利的开始,那教学方法与不同模式真的只是过程。过程可以有千百种,只要能让所有的孩子都有受教的平等机会,那教育体制就应该以弹性、务实的同理心,尽一己之力地挹注资源去爱孩子们。

>> 只要学校和学生共同找出一种激励学习动力的生路,或许学习过程比一般学生漫长、曲折,但生命终究会自己寻觅到出口,只要给予它适当的机会和平等对待的诚意。

>> 所谓“后进班”的孩子们,小小年纪就已被贴上标签,有哪些是心甘情愿地被归到那一类?有多少是制度和师长先放弃了他们,让他们也逐渐产生了自我放弃的心酸?如果是制度先放弃了他们,而又期待他们能自谋生路,岂不是把教育的义务,和日后社会可能要面对的矫正。

>> 芬兰着重起跑点式的公平,以及对“后进”和“弱势”学生投入更多的心力,这与我们一向只注重、看好“优等生”的心态截然不同。

>> 国家与孩子的未来,唯有重视人本价值的“众生平等”教育观念,与长时间实实在在、点点滴滴的用心扎根,才会真的成长茁壮。如此而已。

>> 要想“赢在起跑点”,那就跑不成马拉松,因为需要调整步伐、调匀呼吸、自我激励的长程赛跑,不能只看重起跑点。如果只想跑一段短程,赢了一次就差堪告慰了,那或许“赢在起跑点”还有点意思。

>> 芬兰的研究与教育单位认为,七岁的孩子,就心智与情绪各方面的发展相较成熟,所以比较适合开始进入小学。

>> 芬兰教育者认为,孩子在10岁前是一切学习态度养成与阅读习惯建立的基础阶段。

>> 人生其实最像一场马拉松,一再强调孩子要赢在起跑点,却没有适当地去发掘每个孩子的差异、天分与资质,那就是鼓吹每个人用冲刺的方法去长跑!赢了起点,却会在中途把气力和耐力用尽。即使一开始跑在前面的孩子,他们的动力如果无法来自自身,而是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压力和期望,那人生从小就少了自发性的热情,最后还是无法将人生马拉松跑得精彩、完整。


Chapter 3 芬兰的基础教育

>> 芬兰拥有全世界学生落差程度最小的基础教育制度,但除了其独特的小班制教学、补强教育、长短期特殊辅导、个人课表设计、优异师资等之外,基础教育传达了什么样的“森林全貌”,实质教育内涵又有什么独树一帜之处呢?

>> 语言,是自我表达的基础,也是建立自信的开端。

>> 通常各学校自小学三年级开始,加入第一外国语课程;目前英语是大多数学校的首选。

>> 语言的学习,不论是母语,还是外语,在芬兰基础教育的课程时数中,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 芬兰核心教育课程纲领界定,数学教学目的,主要在发展学生运用数学所启发的思考、概念与解决问题能力。

>> 小学一到四年级,概括式地先对于“环境与自然”这整片树林做介绍,五、六两年间,就开始分为“物理与化学”和“生物与地理”两门课。随后初中三年,再分科为“物理”、“化学”、“生物”、“地理”。

>> 一旦学生从小就了解世界上有哪些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就会自然培养出持续关怀自然与人类活动的胸襟。

>> 物理课是帮助学生发展理性思维与客观认知的科学人格特质,希望发展学生对于环境保护与能源、资源使用的抉择力与评断力。

>> 化学课的终极目的,则是希望学生能在不同的生活情况中运用化学知识,不仅去了解化学在社会、居家环境和每日生活科技中的重要性,也有能力去做决定与讨论。课程运用大量做实验来观察、研究物体所产生的现象与日常居住环境的关联。

>> 健康教育这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老师会从孩子或青少年的生活各个层面开始,和学生一起了解人类生命周期每阶段的现象与如何面对。学生更从生活方式、健康养成、疾病认识、个人社会责任等,综合认知如何对自身与周遭环境的健康负责。

>> 整个“通识教育”概念,就是藉由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贯穿、连通,让理化与身心卫生,都可以融合在基础教育里面。孩子们先在小学六年之内,先看到了整体基础知识的一座“森林”,到了初中三年,这些学科才逐渐分成为独立的课程。

>> 宗教课程的内容很多元,伦理教育更会引导学生认识宗教与人生。但无论是宗教,还是伦理,都不是狭义地只介绍宗教或伦理,而是广泛地探讨与认识各类宗教的核心价值和人类。

>> 这种同时教导世界史与本国史,以及本国所处地区与周边文化的课程设计,是希望以长远眼光、开阔心胸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了解,人无法自外于世界,国家公民也必须是全球社群的一分子。

>> 学生会从中了解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各阶层、各层面的生态,学习相互尊重的重要性,以及实际生活会运用到的各类常识。

>> 更奇特的是芬兰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会教导学生使用地图和指南针,让学生从树林区域里,寻觅辨识方向与路径走回学校的识图课。

>> 初中时期的两年教育与职业辅导课,是让学生了解教育和人生的相关性,并认识各职业的工作概况与技能需求,对于初中后的人生选择,究竟是要进入普通高中还是职技教育,就能有基本而广泛的认识。

>> 希望学生可以学会对音乐的欣赏,无论是古典、流行、摇滚、重金属等都好,所以不仅是器物或技术层面的教导,而是在接触各式音乐的探索过程里,学会尊重与欣赏多元音乐表达形式,探索自我兴趣,养成人生在音乐艺术上的开放态度。

>> 芬兰的男女生,从小就开始一起学着打毛线、踩缝纫机、运用锯锤砂磨、拼制电路,这成为芬兰教育中最注重基本与实用,且最具有两性平等意义的象征。

>> 这门包罗万向的家庭经济课,从初一开始。这堂课中,学生会逐渐认识各类食物与食材,以及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当然也包括舞动铲刀瓢锅、烘焙制作、煮饭炒菜等实际动手做。课程还包括认识一个家庭的基本经济与预算概念,如何计划性地购买物品、如何处理与分类洗涤一般衣物、如何照料和清洗特殊材质的衣服、如何正确使用洗衣机和洗衣剂、如何整理家里和房间、垃圾的分类处理与丢弃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有教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金钱的观念与储蓄、理财,是一堂相当具有实用性的课程。

>> 工艺与编织、家事与厨艺,一切生活与生命中最真实的事情,就在孩子们双手亲自去学习的几年之中,点点滴滴地灌注在他们的血液和基因里,没有家长们的操心、代劳、干预,既不会马马虎虎交差了事,又不会自欺欺人地由亲友偷偷代为动手。

>> 芬兰孩子的“兴趣”不少,因为芬兰人相信,孩子总应该要有一两项感兴趣的事情或活动,那是对于生命与生活周遭事物探索的基础,也是能度过漫漫冬日的润滑剂。

>> 小国家没有说大话的时间与空间,所有的想法与心思,只能转化为务实的建设、人才的培育、长远的规划,这才是最根本之道。

>> 一般世俗习惯看待“大国”与“小国”的分野标准,不再重要了;能不能带给人民踏实感、希望与未来,才是最真实的国力表现。

>> 母语就是与朋友和家人沟通的最基本生活层面。母语是本,外语是工具,从不认为英文或其它外文会对自身本土文化与家园构成一种威胁,反而认为是多元文化的触媒与基础。

>> 为孩子选择学校,有时必须看看自己孩子的能力与需求,不能强求。

>> 因为基础教育的平等、均衡,以及各地方投注的教学资源相当,大家才不需要“被迫”额外花钱去补习许多学科和外语,而可以放心地在一般学校和外、双语学校之间,进行理性而平实的选择。

>> 因此,给有需要的孩子们,是芬兰政府设立双语或外语学校的基本概念。

>> 唯有对自己文化与国家深具信心的民族,才会拥有如此开放、宽广的心灵,和如此有弹性的教育方式与语文教育政策。

>> 教育,为了吸引人才回流与国际人力

>> 如果都能避开“揠苗助长”,而给予适时辅导,让他们以自身的步调逐渐在外语和母语间找到平衡调整的方法,这样孩子们会成长得更良好。

>> 而喜爱文学与阅读,一直是芬兰和西方文明十分鼓励孩子自小养成的生活习惯,这项习惯,也的确让一代接一代的芬兰学生,透过文字世界,为自己搭起通往广博知识的桥梁。

>> “芬兰的冬季漫漫,在家阅读,是最佳的生活调适和润滑剂。”

>> 当人们对文字的看重程度,和看重数理学科发展一样的时候,人的心智平衡、学生的学习不偏废,就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了。

>> 许多的家庭,在孩子出生后不久,父母很自然地会去找到适合零岁时期的塑料小书,玩具书本,就在婴幼儿舔了又舔、抓了又抓,既有视觉影像,又有语音入耳的多管齐下,加上父母轮班上阵陪伴之下,从玩具书、图书、生动的绘本等,再逐步跃进深浅不一的文字书与创意故事里。如此的循序渐进,在家在校都能依照各个孩子的阅读进度,多年如一日地灌溉与培养,那阅读深耕入心,必会生根发芽。

>> 希望能培育孩子有兴趣找书来看,养成独立学习与思考的习惯,才能在知识的空间中自由自在游走,开启心灵与脑海中的创造、幻想与视野。

>> 阅读的培养与引导,方法很多,但来自父母与家庭的陪伴和鼓励,绝对有极大效果。

>> 芬兰孩子们的每天家庭作业之一,就是“至少半小时的自我阅读”。

>> 好的老师,不需要以收集孩子读了几本书的数据作评量、写绩效报告,而应该以孩子能否乐在其中为最后宗旨。

>> 芬兰教育体系把阅读与写作视为极重要的学习与生活技能,但如何培养此项能力,则非常自由与多样化。

>> 除此之外,在市里A图书馆借的书,随你欢喜可以到市里的Z图书馆去归还。如此一来,资源不受限地随处流通,而非各地自成封闭仅此一家。这种既便民又贴心的服务,让图书馆成为男女老少都乐意前往的场所。

>> 芬兰的图书馆与其信息服务,就整体国家的民主发展和国力建构的历程来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芬兰在1928年就制定了图书馆法,是北欧国家中最早的一个,她在图书馆领域中的先进专业,也颇受瞩目。在芬兰,80%的人民使用公立图书馆,平均每位芬兰人每年造访图书馆的次数超过10回。每年芬兰人平均会借出书籍、杂志等约二十来本。图书馆的网站,更显示出每年造访的人次多达4000万人次。看来,图书馆俨然成为芬兰人精神生活里最奢华的享受。

>> 深深觉得在社会上每一颗螺丝钉,每一粒种子,只要旋钮和播种的人,都能尽心尽力,那众多的螺丝钉和种子,无形之中,就成了社会的整体资源与扎实的能力。

>> 原来事物的根本,仍在以人为本的原点,以及了解人本思维之后,愿意去付诸实现的诚心。

>> 我和孩子们一起看英文读本,从简单的一个个大字、一页只有几行句子,到全篇文字书、长篇小说等等,无形中我好像也一点一滴地与孩子们共同学习、成长,更藉此了解到东西方不同文化与思维,以及对教育所着重的差异所在。

>> 一个国家的教育要能成功,整体社会是环环相扣的,唯有教师、学制、设施、教科书内容等等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就像每个社会中的每个环节一般,大家各尽其力,如此才能良性循环,好好推动教育。

>> 也就是说,芬兰一本获得好评的教科书,它的设计着眼点是很长远的规划,在市场上最起码要有五年的考验;但所有投资下的成本,能不能在往后陆续回收,恐怕不是完全以市场价值来衡量了。

>> 这是每个孩子的第一本读本,其中分为三个学习阶段,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情况,逐渐上手;已经能读文字的孩子们,可以去欣赏短文,还在学习拼音与发音的孩子,就可以从基本字体与音节开始,不带负担地自然进入文字的学习。这真是很典型的,与自我赛跑的芬兰式教育理念。

>> 芬兰人相较下是一种不疾不徐、不争不抢,不以“赢”为目标,反倒去追求事物的良性本质。

>> 完成九年学业的学生,平均有54.5%会选择一般高中就读,而选择职业教育和训练的占38.5%;这两者之间不大的差距,确实显示了升学或是职校,在芬兰中学生的选择考量上,其实蛮务实的。

>> 一方面是政府鼓励学生拥有更宽广的人生规划弹性,另一方面则是希望更多青少年能具备一技之长,这样的社会与产业发展才会日趋多元、专业,产业界招收到的新生代职工也才会具备更实际、更符合潮流趋势的工作能力。

>> 芬兰多数的高中,都有相对整齐的素质,学区与学区之间、各校教学成果之间的落差不会有天地之差,因此初中学生并不太需要为了挤进所谓“好”高中,而焚膏继晷地牺牲睡眠、运动、兴趣、嗜好、寒暑假,去拼搏各科目的成绩。


Chapter 4 走访各地的感动

>> 在一个重视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所有的一切,包括教育,也是国家与国民之间的一种宪法关系。

>> 但他却理所当然地回答说:“我自愿来的啊!因为混龄教学的挑战性高,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胜任;我既可以住在罗亚,又能在这里教,蛮不错的。”嗯,他选的是一份事业,不再只是一份工作了。

>> 而除非政策是要关闭学校,不然只要学校存在的一天,它绝对应享有所有义务教育中该有的福利与资源。这些包括:一样是计程车接送上下学;一样有温热午餐;免缴学费;一样的高品质印刷课本与教材;一样的工艺课设备;一样的编织毛线和缝纫针具;一样的……又是“不让一人落后”的政策落实。

>> 平心而论,为孩子们提供更多运用科技的成本,计算起来都是很有限,但启发人脑与培养人才的长远规划,却是无价与无限!

>> 科技是服务人类的,尤其是让身障者获得和一般人一样发挥身心智能的机会,就是科技最伟大的人文贡献。

>> 恩侬戴奇欧学校校长是希望学生借着外来访客的分享,而了解自身环境。的确,人有时确实必须借着他人来了解与认识自己。

>> 如果学校里应有尽有,老师、校长都能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优质安全的自然环境近在咫尺。不仅可以实现自己的教学理想,还能为孩子们规划购买许多的好书,教学设备与城市里的学校又相去不大。

>> 老实说,小镇和大城,就是每个人自己生命里的选择了。

>> 考试不是要给孩子带来挫折的,考试只是让孩子和老师共同了解学生对于这门科目的认识到了哪里。

>> 任何一个时代,总是有着对下一个新时代子弟的不确定感,然而新生代的活力、思考、学习与国际化程度,绝对会为这个国家带来不同的希望与发展前景。

>> 当一个社会里只有大多数人都能体会确实需要每一种不同的人才,那互相平等看待,互相尊重职业出身,互相认同学习需要,互相了解志愿类别,互相认定彼此扶助才能生存发展,也才会真正落实生根。

>> 人有时选择迁移,是为了谋生,也可能是为了梦想。

>> 她诚恳地回答了:“这恐怕一直是芬兰教育中最大的弱点,就是无法为资质优异的学生提供更具特别内容,或针对个别优良学生量身制作课程。”

>> 教育体系提供的是全体适用的资源分配,但弱势者优先;而资质好的学生自然会有自动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

>> 社会需要所有的人才,教育的理想就在充分鼓励多元发展,让个别能力不足的新生代受到更多辅育,才能把立足点不平等所可能衍生的教育与社会不公现象,降到最低。

>> 与其凡事在事后再来谋求补救,不如先从基础教育和小地方的导引、融合开始做起,给予不同族裔足够、适切、适时的辅导与社会资源挹注,力求将移民或弱势社群努力转化为社会安定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并协助他们在社会中找到安身立命的角色。

>> 移民教育,还得先从最基本的生活习惯与遵法守纪的态度开始。

>> 学习与课程教导的效率十足,芬兰学校是有课来上、没课走人,既没有升、降旗典礼和师长集合训话,也没有一堆课间有的没的要师生集体配合的校方活动,大家课上完了就回家去。

>> 芬兰是欧洲唯一一个在‘二战’期间没有被苏联占领过的国家。”

>> 一个人的过往经历与其今日的成就息息相关,无法切割、关联甚深。

>> 不论是注重平等的教育,还是强调平权的社会价值,都让人看到因为专注、简明、认真,而引申出来的坚持。

>> 典型的芬兰式思维:“我认真做完就好,不浪费时间在多说无益之事!”

>> 做完了,做好了,就该去做别的事了。


Chapter 5 教育的未来

>> 芬兰人踏实、自尊心强,但却总习惯要自我挑剔。

>> 他们认为教育系的学生必须拥有可以被教导的潜能(Educability)、合适的人格特质(Personality)和学习动力(Motivation)等的综合条件。

>> 最优秀的学生通常不见得会是最好的老师!

>> 她们所需要的不是只会念书、考试,却不问世事、不知与人相处的乖学生或成绩好的学生,而是有思想、有能力、有见解、有自信、有互动力、有包容力,而且还必须是可以再塑造的孩子。

>> 一些只会考试拿高分,以及懂得面试技巧的学生,反而进了教师培育体系,更在日后成为不适任的老师。

>> 她们提到了,那些高中时期考试分数高、学业优异的孩子,多半念书成绩一向很好,但在校期间通常不见得能了解书念不好时的困窘。所以当了老师以后,也不见得对学习能力和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们,能给予更多的同情、包容,或是能以同理心循循善诱,或是期盼这些老师能真正发挥“有教无类”的精神。

>> 不考量高中毕业生的会考成绩,而是以整合式测试方法,先评估学生是否具有广泛阅读与常识的能力,而且能够具体表达自我观点和思想成熟度,这就是芬兰全国教育系招生的新方法。

>> 她们说:“经过多年来研究观察和实际测量所得的结果,我们认为教育系所最需要的,是可以塑造的学生。未来,芬兰是要能处理各类‘冲突’的老师,有同理心、能和他人合作分享、会面对与处理危机、以孩子为中心、协助创造辅导不同学习能力等的学生。”

>> 芬兰教育有一项弱点,就在于它不强调、不凸显要造就顶尖的“精英”;反而一直以众生平等受教的观念,推动在资质不尽相等的学生之中,尽量让大多数的学生享有师长相同品质的授课。而这点在芬兰教育的全球评比成绩上,显现得极为鲜明。

>> “我们不需要创造出一个无法融入社会的天才,我们要的是能与大家相处的人才。”“我们不会一直去凸显或强调优秀的孩子,因为,孩子的心底,或多或少都心知肚明。”“竞争会带来什么好处?你可以证明给我看,过度竞争的优点在哪里?其结果又是什么?”“天资聪明固然好,但是只有一味地追求智力,却缺乏与朋友、同侪互动能力的孩子,其实是失败的教育。”“每个人都有其价值。”“聪明的孩子可以选择跳级,可是,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准备好了吗?他的情绪管理能力够成熟了吗?”“只有智力领先,但却不够全方位成长,那是不对的。”

>> 整个社会花下巨额心力在教育上,为的就是对于学习能力与环境弱势者的悉心照顾,所求的无非是把我们可能视为“差生”的学生人数比例降到最低,以避免这些在学校的弱势者变成日后社会上的潜在问题与犯罪制造者,届时整个国家就得付出更大的成本去拼治安了。

>> 国家提供基础教育的义务,是为最广大的人民提供“平等”而优质的教育资源。而拥有特殊才能与兴趣的孩子,普遍可以从初中起,选择以数学、运动、艺术、音乐等额外加重的学校去就读。

>> 赫尔辛基市府教育局的比雅说:“每一个孩子,一定有性格与能力上可取之处,如果数学不好、理化不行,不代表必然没有其他学习优点。如果音乐不强、美术不行,那他可能擅长运动。”这些谈话的所有结论都导向于,人一定会有一种强项吧!

>> 教育就是应该帮助孩子们找出自己优势,而不是要他们全部往一个模子里去套,套不好的就被迫放弃,就被视为“落后”。

>> 北欧的进步,不是亚洲人习以为常的街道上车水马龙、栉比鳞次的高楼大厦、万头攒动的股汇市、一摊接一摊的精美餐宴,以及夺目耀眼的购物中心。北欧的进步,其实是在其“思想”上的先进、在其努力落实的真平等、在其善待人民,不论是贫、是富、是贵、是贱。这项“人人生而平等”的价值观,才是让我年复一年不断咀嚼其人文社会深层意涵,并从而对北欧国家另眼相看之处。

>> 所有的事情总是比较级,将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去相较才有意义。

>> 如果永远只是没自信地紧紧追随着一个又一个“巨人”的身影而走,那绝对难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因为跟得再紧,别人永远当你是小弟,无法成为站上台面的一哥。

>> 芬兰,这个百年以前还是欧洲的贫穷国家之一,让世人看到了“有志者,事竟成”,而且“不嫌迟,只嫌不迈第一步”的希望与荣景。

>> 真正的憨人,是必须一步一脚印、不求快、不求第一、不求立竿见影地走稳每一阶段。

>> 芬兰式的教学目的,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有自己的思想,而读书的动机和学习方向的选取,是依照孩子的意愿,而不是采用揠苗助长的方式从师长教导出“终生职志”。希望父母能陪着孩子一起,找出孩子心中的兴趣与志向,从而能自动自发地去学习。

>> 任何的收获与成长,必定是曾经付出各样的辛劳与努力所换来的。

>> 欧洲流行一个笑话是,当芬兰还没有加入欧盟时,她就把欧盟的律例法规执行到120%,然而,当时意大利这个欧盟的创始会员国,执行达标率却不到60%。

>> 教育体系与教育理念,本身原来就是不断改变的“进行式”,必须随着时代的脉动和师生互动的新情况,而不停止地推演向前走。芬兰教育几十年来就是这样的自我适应、自我调整步伐,而逐渐迈向心中所坚守的人生学习理想境界。

>> 芬兰教改一直持续不断,而我深刻体会到,唯一改变的是“思想”,而唯一不变的,必然是其中的基本“价值”与“精神”。


后记 芬兰做到了,我们也行

>> 唯有社会上普遍建立起来的观念与想法,才是驱动任何改革的动力。

总结:

芬兰教育世界驰名,在于教育理念先进,如为终身学习培养习惯;在于教育环境良好,如学校阅览室的设计;在于教育资源均衡,不论城乡,普惠所有群体;在于教育方法适宜,有教无类只重生命成长;在于课程设计合理,如小学五六年级开设物理化学,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在于学习方法科学,“先见林,后见树”,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值得学习和借鉴!
关于最新教育理念的精彩总结:1.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掉队的孩子,学校和老师会为这些学习能力差的孩子专门开课。比如先让他们去各种店铺和工作场所观察学习实践学习,再回来把理论学习与现实结合起来。因为国家知道这些暂时掉队的孩子不引导好,长大后便是社会不稳定的极大隐患;2.从小开始就让他们在学校尝试各种烹饪,缝纫,清扫,制作等各种基本生活技能培养,使他们加深对社会认识的同时,发现自己兴趣所在,更好选大学专业;3.男女真正平等,家务整理和打毛衣缝纫之类活动两性都全部参与;4.地理,社会等课程的开设是让他们更早认识世界和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关系,有全球观,而不是应付考试;5.最偏远的几十个学生的学校也有完善的各种教学社施,比如体育课后的淋浴房,室内运动场。而且国家出资用出租车接送这些居所分散的学生;6.老师对学习方式和教材有完全自主权,没有各种考核检查之类形式主义。教师是真正最受尊重和向往的职业;7.考试目的不是区分学生聪明与否,而是看孩子们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而更好有针对性的辅导他们;8.优秀技工和高学历者一样工资,一样受尊重,那些理论学习能力差的人不觉得低人一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