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5年,有人给明朝官府下最后通牒:“留宝丰场,听我采取,不然杀人。”然后又向官府宣战:“浙江马大王领着五百多个人,约定在某日大战一场。”那么是什么人这么大的胆子,向着如日中天的大明朝廷宣战呢?(此时大明朝廷的君王为明英宗朱祁镇)叶宗留,浙江庆元人,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武术,长大之后,曾经在浙江丽水当过小吏,后来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进山以采银矿为生。
明朝朝廷从洪武年间就开始在浙江福建等地开采银矿了,到了正统年间就停止开采。而且统治者也禁止私人开采的。如果浙江,福建等地的居民有违反法律,自行开采银矿的,就要将犯人处以极刑,然后将犯了法的犯人的家属流放化外之地。1442年,叶宗留在如今的福建宁德市西北处开采银矿,遭到官兵的追捕,他组织矿工们通过武力进行反抗。1444年,叶宗留伙同陈鉴胡等人一起,在如今的福建福安。杀害了追杀他们的福建参议(从四品)竺渊。
之后,明朝朝廷宣布恢复开采银矿。叶宗留急了,你们这些青天大老爷怎么能与民争利呢,于是他公然自称大王,并向官府下战书,要与官军大战一场,决定银矿的开采权归属。
福建,浙江等地的官府对于其他偷偷采矿的都是采取安抚的政策,但是对叶宗留一部深痛恶绝,他们向明英宗朱祁镇申请起兵围剿叶宗留一部。
然而朱祁镇不同意调浙江的官兵去围剿,他认为这些采矿的人都是小民失业造成的,是没有罪过的,应该让他们重新就业。因为朱祁镇的决议,叶宗留也没有做出更强烈的反抗行为。
1447年,叶宗留带领着矿工们四处挖掘银矿,但是收益都非常的少,甚至收入的还没有支出的多,虽然皇帝没有同意浙江官兵围剿,但是各地的地方官府还在对他追捕。
他恶从胆边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如今山已经不够我们吃了,我们不如从其他人手上夺取吧。
于是他正式宣布起义,短时间内就有数百人响应他,他围攻了当前所在的政和县以及县城周围的村庄,之后回到老家庆元,招兵买马,将队伍壮大到了数千人。并且还招募了浙江龙泉人叶七为教头,教士兵们练习兵器,训练军阵。
叶宗留的起义军,从福建的浦城先后攻下建阳,建宁(现在的福建建瓯),然后占领了从江西到福建的重要战略通道。
与此同时,福建建昌人邓茂七率领着农民在沙县起义,先后打下了福建的上杭,汀州,杉关,光泽等地。叶宗留立马派人与邓茂七进行联合,形成攻守联盟。
1448年8月,明英宗派遣左都督刘聚,右副都御史张楷领着6000大军围剿邓茂七,但是因为叶宗留把控了从江西到福建的要道,将张楷领着的明朝军队挡在了江西上饶,张楷认为不归我管的事我就不管,这叶宗留,皇帝也没叫我剿灭他,那我自然不能去打他喽,于是就跟叶宗留互相僵持。
但是浙江,福建的地方官员急了,起义军在我的地盘上呆一日,我的罪过就大一分呐。于是他们催促张楷攻打叶宗留,张楷只得指挥着500人进攻起义军。
这次战斗,双方的死伤数量不相上下。但是因为作战中叶宗留身着红色的衣服指挥战斗,遭到箭矢集火不幸身亡。子承父业,叶宗留的儿子叶希八被推举为首领,继续打着叶宗留的旗号。与明朝进行斗争。随后官兵再一次进攻起义军,正所谓哀兵必胜,明朝官兵被打得大败。
有一战中,叶宗留的起义军有力地配合了邓茂七的作战,而且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并且乘着大胜之势进攻浦城,拿下了浦城。
此时的起义军已经积攒了数万人,接着又有丽水的杨希和鲍村的陶得二,领着各自起义的数千人来投,起义部队更加壮大。
接着起义军决定,以鲍村为根据地,占领处州府城,以义乌的物力和松阳的人力,来壮大自己。
战略目标定的是非常好的,但是实行的过程却出了一些差错。处州府城,在起义军的包围下,久攻不下。虽然府城内多次向省城告急,而且守将也在抵抗的过程中牺牲,但是起义军还是没能攻下府城。
与此同时,张楷已经成功杀死了邓茂七,邓茂七的余部还在抵抗。朝廷命令留下一些人继续围攻邓茂七的余部,让张楷领兵去解处州之围,
张楷领兵到达浙江金华县之后,制作了非常多的竹笆,这种类似盾牌的防具能够有效的克制敌军的枪兵。起义军先是以万人对张楷部发起进攻,结果被张楷军中擅长骑射的蒙古与回族士兵击杀三百余人,然后起义军中的长枪手又被竹笆所围困被擒获,这一战大大的打击了起义军的士气。
起义军们逃入山中,负隅顽抗,张楷派军中的浙江人福建人带着招安的檄文入山反复劝降,起义军领袖之一的陶得二先是投降,接着是叶希八,杨希等纷纷接受招抚。最后数万人的起义军没有被敌人的武力征服,而是在敌人的招抚之下,烧毁了山寨下山为民。
叶宗留所领导的矿工起义,因为叶宗留过早地战死而失去了坚强领导。余下的起义军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政治上不成熟,军事也不够强大,所以在与统治者的较量中不能取胜。
明朝政府之所以能将这支起义军镇压下去,靠的不是军事手段,而是招抚,这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几十年来能征善战的明军,已经失去了他原有的战斗力,同时期的土木堡之变也反映出了这个问题。
你认为如果叶宗留没有那么早的战死,结果还会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