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本书看完好几天了,想写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写。想起来这也是我读过最特别的书了,因为跟小时候奶奶给讲得故事很像,生活艰苦,食不果腹……仿佛是把奶奶那一辈人的生活重新过了一遍。
全书共两部分,前半部“出延津记”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的上话”的养女巧玲,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的部“回延津记”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的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出一走,延宕百年。
看之前朋友就跟我说,看完之后,可能有三种结果:变成了一个话唠,变成了一个思考者,你还是你……等于没说的三种结果,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超级大的兴趣。没办法,好奇宝宝就是这样的存在呐。
对于我来说,这不是一本可以速读的书。因为人物关系好复杂。刚开始读,没几页都读不懂了,因为人物我根本记不住。重新读的时候。把人物关系写了下来,读完以后才发现,用稿纸整理了两张才算完。书中的句子很拗口,仿佛是关于“不是……是……也不是……而是……”的一万种造句。
1 看完上半部分“出延津记”的最后一句,我莫名的笑了。男主杨百顺先在杨家庄跟他爹老杨做豆腐,因为不喜欢做豆腐跑了出来,后来又杀过猪,染过布,破过竹子,挑过水,在县政府种过菜,倒插门嫁给了卖馒头的寡妇吴香香。他信主后,老詹把他的名字改作杨摩西,倒插门后变成了吴摩西。
从杨百顺→杨摩西→吴摩西→罗长礼。每次改名字都能打破之前的旧局面,像一次成长,也像一次新生。记得书上说: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因为赌气的杨百顺,没有目标的远走他乡。他一直在寻找一些东西,但又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每次走入绝境,又阴差阳错的柳暗花明。他不在意每次身份的改变,对他而言,名字仅仅是一个符号。能找到活下去的法子,才是他应该关心的事。
做过这么多行当,都是为生存,没有一个是他喜欢做的,也就没一个做长远。每换一个行当,就要结识新的人,结识了这么多人,却是一个也不亲。最后终于找到跟自己能说的上话的养女巧玲,不小心还给弄丢了,从此远走他乡颠沛流离。他虽然叫摩西,却和《圣经》里的亚伯拉罕没一点相同,既没有神的指引,也无处可去,却必须得走。这是他的命么?
其实我很想知道,杨百顺离开延津以后得生活,过的怎么样。有没有找到能跟自己说得上话的人……
2 里面有个牧师老詹。老詹从意大利来,在延津县城传教四十年,收了八个信徒。老詹在给人解释教义时,说的最明白的是这么一句话:信了主,你就知道你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但这句话并不能就说服大家入教,比如杀猪的老曾就说,我本来就知道啊,我是一杀猪的,从曾家庄来,到各村去杀猪。
直到遇见了杨百顺,老詹才收了第九个信徒。杨百顺信主是有目的的,他说,前两件事我不糊涂,知道自己是谁,从哪儿来,后一个往哪儿去,这几年愁死我了。
不知道往哪儿去?谁又能马上知道?谁的青春不迷茫?走出延津的杨百顺,不,是罗长礼,希望能找到人生的方向吧。
3 牛爱国陷入困境的时候曾经琢磨过:这世上的人有千千万,可能去投奔的却只有两三个。平日里和老婆说不上话,已经觉得孤独了,遇到走投无路的情况,就更加觉得孤苦无依,只好去千里之外找曾经“说的上话”的战友。可有的时候,离家已经千里之外,却还是“心里乱”,只好走得更远。孔子两千年前就曰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都以为是老朋友从大老远的地方赶来,心里很开心。可书里老汪说得好:你们都不明白孔老夫子的心思。从远方来的这个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反倒是因为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才能放心地把心里话说给他听。心里话说了,就舒坦了。
话,一旦成为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的产生了……如果用书中的三个字替代替孤独这个词语,这大概就是“说不着”。喷空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没有说的着的人,良辰美酒该与何人说?
有人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只是这样的狂欢,略显单调和凄凉。我们无法从一个人那准确得知,这个人是不是能掏心窝说话的人。所以也就不敢说了。其实自己的那些小心思,让懂得人懂,让不懂的人不懂就好了。
4 好像那个时候马车和书信都很慢,话找话,一句顶一万句!
好像这个时候交通和网络都很快,人找人,一万句顶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