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这个字眼在这个时候应该是说的最多的了。总听到很多人说,现在过年,都没有了小时候的年味,没有意思没有感觉了。我倒觉得,这个味在于你自己。之前看过一句话,生活应该需要有仪式感。年味也许也是需要那么一点仪式感吧。
因为远嫁的缘故,每年过完中秋国庆,我就开始数日子,盼望过年快点到来。在年前的两个月里,就开始张罗这个年要在哪家过。到了年关边了,孩子的新衣就开始准备了,其实新衣服也是经常有的,只是会准备一套特别留着告诉孩子是过年那天才穿的,孩子们也会欢天喜地的盼着过年那天早点来。我也早早把火车票订好,行李收拾了一次又一次,盼着过年到来的心一点都不比孩子少。
过年坐火车回家,是比较折腾人的,但是很多年了,孩子慢慢也大了,我们依然乐此不疲。火车窗外一路风景,火车上一桶泡面,都让孩子永不厌倦。大概这就是那句所说的,回家是最幸福的旅途。就算是累了,一想到路的尽头,爸爸妈妈等待的身影,所有旅途的疲惫都不值得一提。离家越来越近,进乡情更怯的思绪是没有的,有的只是满心的欢喜。车窗外的家乡已经在年复一年的时光里慢慢变得找不到以前的影子,可是一踏上家乡的土地,在温暖的阳光下拉着父母已经苍老的双手时,旧时的记忆却一下子跳回脑海里。
到家门口,香气扑面而来,爸妈早已把过年吃的扣肉做好放在蒸笼上蒸了。跑到厨房,使劲闻一闻,口水就要流出来了,这么多年了,它依然是我的最爱。
洗洗漱漱后,就等着大年三十这一天的年夜饭了。年夜饭并不一定是晚上,也可以是早上,也就是说的团年。这一天,村里人见面的话题基本就是"团年了吗?"。团年饭是有讲究的,首先,菜的质量和数量要准备好。如果是早上吃团年饭,往往前一天就开始准备了,这一天天没亮就要起来。首先得准备祭拜祖先们,三个菜三个饭,三杯酒,点香烧纸敲钟,等鞭炮放完,再上三杯茶就算完成了。以前我是不喜欢这个的,觉得是迷信,后来长大了才知道,这其实跟迷信无关,只是内心的一种寄托,也是一种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之后就可以洗手准备入座吃团年饭了,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年的团聚,一家人一般是要到齐的,讲究的是气氛。菜是很丰盛的,鸡鸭猪肉什么的都是有的,鱼更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是鱼肉,鱼头,但是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整条鱼,放在桌子的中心,象征着年年有余。
吃完年饭,就准备晚上的守岁了。到天黑的时候,妈妈就准备了一炉红彤彤的火,大门口的灯也会亮起来,寓意来年红红火火。一家人围在火炉边聊天,看春晚,孩子们有的则围在在门口院子里放烟花,爸爸妈妈也会在这时拿出压岁钱给孩子们,我们也会给爸妈准备一份,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意思一下,感谢爸妈的养育之恩,收到压岁钱的孩子们欢天喜地的,一家人都是开开心心,喜气洋洋的。到了晚上快十二点,村里就开始热闹起来,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鞭炮便一声一声开始响起来,伴随着五颜六色的烟花,一直不断,持续到凌晨一两点。
我们就在这爆竹声中入睡,这一觉睡的很香,第二天一早,很早就在鞭炮声中醒了。六七点中就要起来,吃好早饭,晚点的话,别人就来你家拜年了。我们也会一家人或者跟着家族里的人一路去拜年,挨家挨户,每到一家说一些祝福新年的话,主人家就会放鞭炮,请拜年的人去家里坐坐,喝酒吃点心,每家每户都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零食,美酒,等待客人上门。一般拜年的人是不会在哪家停留的,村里的人家基本要走到,每家也就是进去露个脸,就往下一家,主人家就会拿着事先准备好的零食之类的东西塞给孩子们,虽然是平常见惯了的东西,孩子们还是很开心,用个红色的袋子提着晃悠晃悠,兴致很高。
新年的第一天就是在鞭炮声,笑声中,走来走去的时光中过去了,到了第二天,各家就准备回娘家,走外婆家,舅舅家了。然后就是各自家的亲戚家,许久不见面的亲戚朋友们便在这走来走去中,感情又慢慢增进了一层。
到了初三初四,年差不多就过了,该上班的,该外出的,差不多又要回到正常轨道了。经过这几天的休整,心情却放松了很多,老人家们也因为看到后辈们心情也特别好。
而春天,也在不知不觉中来了。
201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