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现在大多数人都喜欢读畅销书,因为它读起来不太费脑子,且故事情节有趣;历史类小说就不一样了,读起来枯燥乏味,当然也有故事类的历史小说,也挺有趣的。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仅对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历史类小说更加真实,从过去你可以看到未来,看到此刻是为什么?
读史可以知史可以增识,历史告诉了我太多的真实,告诉了我存在的意义。从历史人物中你可以知道自己与古人的距离。此刻的世界,科技发达,人们生活富裕,但速度太快,有人已经跟不上了,又有很多人,只追求速度,根本停不下来了。想必“心静”已经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普遍现象,你在刷短视频的时候根本停不下来,一个接一个,不知不觉2到3个小时就过去了,然而当你回过头看的时候,你的脑袋是空的。几个小时换来的不是精神的富足,而恰恰是灵魂的空虚。
请先允许我的大脑开会儿黑洞:我如果把这种刷视频的生活方式持续十年,一天两个小时,一年按365天来计算,十年就是7300个小时,合计304天,二十年就是14200个小时,合计608天。细思极恐,如果我每天花一个小时在自己想要去做但一直没有时间去做的领域,那么十年就是3650个小时,用这些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好吗?再用剩下的3650个小时去读书,去给每天疲倦的灵魂找一块净土,这难道不好吗?二者利弊一看则明。每天多动动大脑,不然刷着刷着就变白痴了。
记得曾经几时,我看了一篇文章,文章的主人公每天都做一套高考试卷,以保持自己思维的敏捷,到60岁之后,主人公仍然坚持每天一套试卷,据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率,读者信不信我是不知道了,反正作者是信了。同理可证:像这样天天没完没了地刷视频,估计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率会创新高。
不当家不知油盐柴米贵,不读史不知凡人为何为凡人。读二月河的《雍正皇帝》我知道了古代的山珍海味不比今日差,皇帝也不见得就比农民幸福,“朝九晚五”这个词就是帝王的一生,我们今天叫读书苦,可是古时的皇子皇孙背的都是《四书》《五经》还得是张口就来的那种,更是学富五车。现在的我们读半本书都叫死叫活,比上不足,比下更不足。
读毕蓝的《美国的故事》我知道了英国是他的祖先,富兰克林是名义上的第一个美国人,还有最伟大的美国宪法,适时修正原则。看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我知道了鬼并不可怕,比鬼更可怕的是人。对了,还有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和尚也能当皇帝,时事可以造英雄,英雄也可以造时势。
读书,读史,知人,识人,知命,修心。
沉下心来读历史,无形之中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