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年写作马拉松概况:半程普通键盘写作(4h22m46s,21282字)+半程语音写作(1h34m19s,24519字)
写完今年的马拉松,又回头看了一下去年的内容,对比悬殊。去年主要是侧重回顾过去,看看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今年侧重未来,想看清楚自己究竟要去往哪里。不管是去年还是今年,不管是回顾过去还是憧憬未来,至少有一点是相通:理清一些思路或想法,和自己进行一次深度交谈。
就写作马拉松而言,有人成功的挑战了自己的写作极限,有人克服了对写作的畏惧,有人收获了写作的成就感,有人体验到了写作的意义。总而言之,投入时间大多会看到价值。我自己收获这样一个好处:长时间的写作,促使自己深入思考,挖掘一些平常不易想到的思想或理念。不管一开始写的多么糟糕、一无是处、不想看下去,但写着写着,总有一些内容让自己感到眼前一亮,或是一个好的方法论,或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或是解决问题的思路等等。所以,今年没理由不接着挑战。以下是我梳理出来的几种观点,不见得都对,但可以此为思考出发点:
- 和什么样的人共事很重要;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共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开始听到这话的时候不以为然,现在有点信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的影响,潜移默化的左右了你的思维,你的思维又影响了你的行为。假设你身边的人水平和你差不多,或者不如你,你很容易产生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潜意识,而这种潜意识恰恰限制了你继续发展;又假设你身边高手云集,你还会自我感觉良好吗?所以和什么人一起共事真的很重要。留一些问题:什么地方(平台)云集了这些高手呢?如何找到并和这些高手共事?这些高手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 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犯一些错误是正常的,即便是这些错误本可以避免,但有时候考虑不周,有时候不够谨慎或细心,总可能会掉进一些坑里。犯错本没有多么严重。若是不能正视错误,或为了维持好完美的形象故意忽视一些错误就麻烦了,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掉进什么样的坑里,下一次还会继续掉进去。和那些绕过坑的人相比,这不仅仅是效率损耗的问题,而是效率损耗后不断迭代产生量级的差距问题。
- 为自己打造一件趁手的兵器;像武侠小说里,各路侠客总会各自擅长一兵器,让自己立足一方。同样的,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生存,有没有想过,你趁手的“兵器”是什么?如果没有,何不为自己量身打造?可以是一套完整、高效的体系,也可以是具体的某一项突出的技能,甚至可以是一件具体的工具。不在多,在精,不断升级后的精益求精,而不是在底层反复更换工具和方法论。
- 持续做有意义的事情;这里有意义的事情是指对个人有价值的事情。向来我不担心自己能否坚持做一些事情,因为一旦我认准一件事情,可以坚持一段很长的时间。“意志力”在我这里好像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是我发现另外一个规律:好多事情做着做着就做不下去了,不是因为意志力不够不能坚持,而是把一些事情做成例行公事后,就很容易忽视这件事情最初对自己的价值,一件没有价值的事情肯定是很难做下去了,因此不想坚持了。其实想想,多半不是这件事情没有意义,而是自己忘了这件事情对自己有什么意义,或者是意义本身就不够深刻。每每这时候,不是痛苦坚持,而是重新思考清楚这件事于自己的意义,然后再决定,是持续做下去直到创造出更大的意义来,还是就此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