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
作者:陈海贤
关键词:控制的两分法,目标、行动、重要
1.创造性思维能够制造张力,但并不是所有张力都能变成真正的行动力。
有时候,我们会用幻想来缓解这种张力。
只有一些踏实的、能够引发有效行为的思维方式,把张力变成真正的行动力。
2.大脑分不清什么是计划和决心,什么是真正的行动。
有时候我们下了决心、做了计划,大脑就误以为我们已经做过了,行动的张力就被消减了。
3.人具有自我欺骗性
我们经常看到,人们买了很多书,却从来不读;买了很多课,却不好好听;办了健身卡,却很少用。
人是会自我欺骗的,在一个人幻想读完这些书、听完这些课、做完这些健身运动的时候,书、课、卡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功效。
它们都是完成幻想的素材,人们会买它们,本来就只是为了减轻目标带来的张力。
4.控制的两分法: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
前半句的意思是专注精进,后半句的意思是顺其自然。只有把这两句话结合起来,才是既保持积极上进,又保持内心平静的方法。
5.生活中有太多我们控制不了的事情。
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过去、生活的环境,控制不了原生家庭。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控制不了别人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更控制不了别人是否会喜欢我们。
我们还控制不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所有人都会死,而且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
只要不承认某些东西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我们的脑子里就一直会有一个“它应该是这样”的图景。某种意义上,前面介绍的应该思维就是我们对控制不了的事情的执着。
6.什么是我们能控制的部分呢?
如果你想锻炼身体,你可以控制自己是否早起、晚上是否去小区散步,还可以控制自己的饮食。就算不能控制自己每天都锻炼身体,每周至少可以保证锻炼一天。
可是我们并不愿意控制这些,因为这些事情看起来太微小了,不能马上改变结局,我们宁可由着性子去想那些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
7.所以,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一步,是思考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对于没办法完全控制的事情,可以使用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二步: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作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
8.选重要还是能控制?
大部分人会觉得,控制的两分法对控制他们的焦虑是有用的,可很少有人能真的做到。
因为他们的思维会被另一个问题带走:这件事对我重要吗?
这是人自然分配注意力的原则,人的习惯,是思考一件事重不重要,而不是思考这件事能不能控制。
而这种思考方式,会把他们的目光引到对最终结果的担忧上,而不是此时此地的行动上。
9.僵固型思维就把注意力放到了我们不能控制的聪明上,而没有放到我们能够控制的努力上;
应该思维则是试图用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去控制世界、自己和他人,如果我们控制不了,就会变得焦虑、沮丧或怨恨;
绝对化思维先用绝对化的要求把我们的控制范围无限扩大,又让我们因为受到挫折,放弃自己能够控制的因素。
所以,控制的两分法,是帮助我们走出防御型心智模式的有效思考方式。
10.自我发展之问:
回想一个让你焦虑的问题。在这个问题里,你能控制的部分是什么,不能控制的部分是什么?从你能控制的部分里找一件事情,尝试着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