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ailei
01
说实话,我有时候不好意思把这本书拿出来,因为同学看到这本书名《好好学习》,总会忍俊不禁或者一脸不屑,学霸们自带的骄傲吧。而我又懒得和他们解释,只会补上一句:不要用书名来评价一本书的内容,它确实是本好书。
确实如此,粗糙的名字掩饰不了精彩的内容。你挑选书籍的时候,书籍也在反向挑选着你,直到两情相悦才会促膝长谈。
第一遍的时候,一天时间,从头到尾,给人的感觉是震撼与冲击。震撼的是作者比较完整的思维模式和体系;冲击的是这本书的内容在脑中和已有的知识相互对冲,擦除无数火花,不知谁对谁错,何去何从。
第二遍认真揣摩了作者的论点和论据,这种逻辑性、严谨性、可操作性究竟体现在哪里?第三遍整理了思维导图,梳理清楚了文章的脉络结构,算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现在,我在思考的就是这本书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
02
本书的核心是临界知识,作者围绕临界知识展开。当我看到这个词的,瞬间联想到了底层规律和元认知,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通过学习和掌握少数重要但是影响广泛的规律,并以此建立的认知,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就能形成自己的跨界竞争优势。而这些能够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重要基本规律,被称为临界知识。
本书在最后提到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临界知识:复利效应、概率论、黄金思维圈、进化论、系统思考、二八法则和安全空间。各个都是威力强大的存在,之后可以进一步探讨。
其实,临界知识不是在什么地方都非常厉害,临界知识能够四两拨千斤有两个重要的假设:
- 第一个假设:很多时候,复杂世界是由简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
- 第二个假设:复杂系统不是简答的因果关系累加,而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
从目前来看,这两个假设在大多数领域是成立。我们知道“大道至简,行之至艰”;我们也知道,世界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累加,更多的是像马太效应、二八原则、幂律分布等正反馈、聚集效应所构成。
尝试着寻找那些适合自己的临界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03
学习临界知识,我们需要两种底层心态:
1.绿灯思维
2.以慢为快
(一)底层心态之一:绿灯思维
其实很多大家写出来的东西都是相似的,只是换了不同的称谓,以此彰显了自己的个性以及感悟。
绿灯思维就是当遇到和自己认知不同的观点时,我们要首先下意识考虑: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
与之对应的是红灯思维,就是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第一反应是找理由反驳。激发出了自己的习惯性防卫:竟然有人敢反对我?不能忍,和他干,fighting,互怼得如胶似漆。
生活中的很多讨论也是低效的,双方不是抱着讨论探寻真理的角度出发,而是抱着胜者为忙、败者为寇的狠心去互搏。我们只关心自己有没有把别人给说服,根本不在乎自己说的是不是正确。
更为关键的是,我们会把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质疑,理解为对我们自己的否定。这种不合理的扩张引发了我的强烈反对和抵抗,进而诱发了我们对另一方建设性意见的忽视。这种现象,心理学给出的解释是:基本归因偏差/自立性偏差。
简单来说就是,自己成功那是因为自己努力,自己失败那是因为运气不好;别人成功那是因为走了狗屎运,别人失败都是人品能力不行。
绿灯思维教会我们敞开胸怀,接纳那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不要认为自己是上帝,能够洞晓一切,大部分时候,你连自己是谁都搞不清楚。
(二)底层心态之二:以慢为快
“结硬寨,打呆仗”这是曾国藩的打仗和处事原则。想要快速提高,努力的方向应该是花大力气打通那些知识阻塞,而不是追求华丽花哨的新方法、新技巧。
外部展现方式可以有无数种变式,但是临界知识和底层规律往往是相似,我们要学习的是内核,而不是表面的花拳绣腿。
读书有时候不需要从头到尾一页页读,新旧知识联系,这本书对我而言紧要之处是哪里。我们应该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把时间平均地、慢慢地花在每一页上,那才是真正的效率低。赶着快的人,选择的是同一条路;有勇气慢下来的人,很少,反而快速成长的路上不拥挤。
书中的这张漫画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触动。每个人看似努力,实际上是墨守成规、随波追流,对已来的机会却视而不见。
03
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
1.反思
2.以教为学
3.刻意练习
(一)反思:提升知识掌握的层次
反思的作用有多大,只有经常使用的人才知道。不使用的人永远体会不到它的好处,自然认为它没用,更不会经常反思,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刚进大学,自己成绩不太好,总觉得是自己不够聪明,理解能力太差,高中学得东西太少导致的。事后认真思索了一下,发现完全不是这样。考试成绩好坏,尤其是大学考试的好坏,和智商其实差别不大。考试内容更多是基本的内容和重点,根本用到智商啊。没有考好,说明很多东西我没记住,我的学习方法有待改善,压根不是我智商问题呀。于是,信心慢慢就涨起来了。
反思能力更多是可以训练的.我们要把自己的生活案例化处理,以上帝视角或者旁观者去看待自己的生活,从小时反思,深入突破,一点点去改进,一点点去发现那些潜在的机会和未来。
培养写反思日记的习惯,用来记录你的成长和点滴。相信它一定有用,只是我没做对而已,慢慢摸索出自己的日记方式。
与此同时,我们要做到定期回顾,避免自己犯相同的错误。
- 周/月度回顾--审视问题解决思路
- 年度回顾--检视基本思维方式和激发灵感
- 五年以上回顾--探寻基本规律如何影响生活
(二)以教为学
大学期间,经常会搞TBL&PBL,就是以小组合作或者以问题为导向的讨论和展示。5-6个人一个小组,针对某个病例或者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事后查资料,准备ppt,下次课进行展示,再讨论。
因为要教别人,给别人展示,就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并且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知的全过程。
在自己展示的过程中,别人会提出疑问,考验你的临场应变能力以及增强你的认知,产生新的想法。每次PBL,自己讲得东西永远是理解的最好,记忆最深刻的。
(三)刻意练习
《学习之道》中提到:对基本核心知识划小圈,然后进行基本动作持续、刻意大量专注训练。
当我们有了一个又一个完美的小圈之后,就可以将这些基本知识组合成更大的能力单位,实现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
之前写过一篇《刻意练习》的读书笔记,大家感兴趣可以看一下,这里就不再赘述。http://www.jianshu.com/p/d406431a95d3
04
《好好学习》带给我最大的改变就是反思、如实记录、定期回顾,找到自己的临界知识。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及其精彩的,每一个人的一生也都是值得传唱的,当没有人为我们歌唱时,至少我们自己要记得自己做过哪些事情。
从每天的生活小事中,发现那些漏洞予以弥补。人生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上帝给了你一次又一次机会,你一次又一次错过,丝毫不知道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