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21

第2章 城市建设

一、概说

1.中国古代城市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

2.城市形态的四个阶段

(1)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

(2)里坊制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

(3)里坊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

(4)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

3.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经验通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在选址、防御、规划、绿化、防火、排水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选址

①在选址时,历代都重视解决水源问题。首先要保证饮用水,此外还要供应苑囿用水和漕运用水。

②古代都城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有城与郭的设置。

(2)防御古代都城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有城与郭的设置。从春秋一直到明清,各朝的都城都有城郭之制。

(3)规划

①城市道路系统绝大多数采取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这是由建筑物的南向布置延伸出来的。

②城市居民的娱乐场所,从南北朝到唐代多依靠佛教寺院以及郊区的风景区。

(4)绿化

①西汉长安、晋洛阳、南朝建康、北魏平城、洛阳、隋唐长安、洛阳等历代帝都道路两侧都种植树木。

②对于都城中轴线上御街的绿化布置讲究:路中设御沟,引水灌注,沿沟植树。

(5)防火

①宋东京地处江南与中原之间的交通要冲,五代与北宋建都后,城市发展很快,房屋密集,接栋连檐,常有火烛之患,所以城内每隔1里许设负责夜问巡逻的军巡铺,并在地势高处砖砌望火楼瞭望,屯兵百余人,备救火用具,一有警报,就率军队奔赴扑救。

②南宋临安地狭人多,防火措施比北宋东京更严,军巡铺更密。

③南北朝以后都城及州县城设鼓楼、谯楼,供报时或报警之用。

④元朝大都开始在城市居中地区建造高大的钟楼与鼓楼,明南京、西安,明清北京等都有这种钟、鼓楼。

(6)排水

①汉长安采用陶管和砖砌下水道。

②唐长安在街道两侧挖土成明沟,但由于沟渠系统宣泄不畅,遇暴雨,城中低洼的里坊常有水淹之灾。

③宋东京四条河道穿越而过,对用水、漕运、排水都有很大好处。

④明代北京设有沟渠以供排泄雨水,并有街道厅专司疏浚挑挖之职。

⑤清代设街道厅和值年沟渠河道大臣(一年一任),但主要是负责挑浚旗人住的内城沟渠,外城广大劳动人民居住区则置之不理。

二、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1.中国古代都城建设模式类型

(1)新建城市即原来没有基础,基本上是平地起城。这种情况主要在早期,如先秦时期许多诸侯城和王城,后期的明中都凤阳则是一个不成功的例子。

(2)依靠旧城建设新城汉以后的都城较多采用这种办法,如隋初紧靠西汉至后周的旧都在其东南建造大兴城;元代旁倚金中都旧城在其北侧建造新城大都等。这类都城又有二种情况:一种是新城建成后,旧城废弃不用,如隋大兴城;另一种是旧城继续使用,新城旧城长期共存,如元大都。

(3)在旧城基础的扩建如明初南京和北京,都属这一类型。其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旧城的基础,为新都服务,投入少而收效快。

2.都城建设的特点一切为封建统服务,一切围绕皇帝和皇权所在的宫廷。

3.都城建设的程序先宫城、皇城,然后才是都城和外郭城。

4.都城建设的布局宫城居于首要位置,其次是各种政权职能机构和王府、大臣府邸以及相应的市政建设,最后才是一般庶民住处及手工业、商业地段。

5.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实例

(1)汉长安的建设

①建设历史

a.秦以前西周曾在这一带建立都城——“丰”与“镐”。

b.秦孝公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秦由栎阳迁都于此后的143年间,咸阳始终是秦国的都城。

c.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又在咸阳大事扩建,除了渭北原有的咸阳宫外,又把六国的宫殿写仿于渭水北岸的高地上,在渭水之南的上林苑中,建造了宗庙、兴乐宫、信宫、甘泉前殿、阿房宫等。

②建设基础

a.兴乐宫

汉长安是在秦咸阳原有的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未央宫

汉高祖建造未央宫,作为西汉长安的主要宫殿。

c.长乐宫

惠帝以后,由兴乐宫改成的长乐宫供太后居住。长安的城墙则到汉惠帝五年才修筑起来。

d.其他建筑汉武帝时,在长安大兴土木,建桂宫、明光宫、建章宫及苑囿、明堂、坛庙等建筑,使长安的建设达到极盛时期。

③建设布局长安利用原有基础逐步扩建,北面靠近渭水,城市布局不规则。

a.主殿主要宫殿未央宫偏于西南侧,正门向北,直对横门、横桥,形成一条轴线。

b.偏殿大臣的甲第区以及衙署在北阙外;大街东西两侧还分布着9个市场;未央宫的东阙外是武库(藏兵器)和长乐宫。

c.宫城每座宫殿都有宫城环绕,宫城内又是一组组的殿宇,是在大宫中有小宫和林木池沼的布局方式。

d.外郭和大街城内向北出横门有外郭,向东出3座门外也都有外郭,向东南去下杜城则有大街。

e.城门长安城每面都有3座门,宣平门是通往东都洛阳的必经之口,居民民稠密。向北经横桥去渭北的横门,正对未央宫正门,是去渭北各地的咽喉,街市热闹。

f.城东和城北在东南与北面郊区设置了7座城市——陵邑,这些陵邑都从各地强制迁移富豪之家来此居住,用以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

g.城西和城南长安城西面有武帝建造的建章宫,又跨城墙建造了阁道。城的南面安门外则有明堂辟雍和宗庙、社稷坛等礼制建筑。再南和建章宫以西,则是范围广阔的上林苑。h.“八街”、“九陌”长安城的街道有“八街”、“九陌”,通向城门的8条主干道当即是“八街”。街两旁植槐、榆、松、柏等树木。街道都是土路,无路面,排水沟通至城门,有砖石砌筑的涵洞,以排泄雨水。

(2)北魏洛阳的建设

①建设历史洛阳是我国五大古都之一,由于地理位置适中,在经济上、军事上都有重要地位,因此从东周起,东汉、魏、西晋、北魏等朝均建都于此。

a.西周初年为了看管殷朝“顽民”,在此建成周城以居之,又在其西建王城作为东都,以监督这些遗民。

b.周平王

周平王东迁,以王城为都城,是为东周。

c.春秋末年周敬王时,为了避乱,又从王城迁都至成周,并把成周扩大,奠定了以后各朝都城的基础。

d.秦和西汉秦和西汉仍以洛阳为陪都。

e.东汉定都于此,长安降为陪都,此后洛阳成为全国或北方的政治中心达300余年之久。

②建设基础北魏洛阳是在西晋都城洛阳的废墟上重建的。北魏早期建都于平城(山西大同),到文帝元宏时迁都于洛阳。这时城市早已荒毁,建设工程参照西晋洛阳都城宫室遗迹,营造1年余,规模粗具。7年后,才于京城四面筑居民里坊及外郭。

③建设布局:

a.总体布局北魏洛阳东西20里,南北15里,有320个里坊,有外郭、京城、宫城三重。洛阳北倚邙山,南临洛水,地势较平坦,自北向南有坡度向下。

b.宫城宫城偏于京城之北,京城居于外郭的中轴线上。官署、太庙、太社、太稷和灵太后所营建的永宁寺9层木塔,都在宫城前御道两侧。

c.城南城南设有灵台、明堂和太学。外国商人集中在南郭门外的四通市,靠近四通市有接待外国人的夷馆区。

d.城西京城西面郭内多贵族第宅,靠近西郭墙的寿丘里是皇子居住区,号称王子坊。靠近洛阳大市一带都是手工业者和商人所聚居,市场集中于大市。

f.城东京城东面的太仓是皇室的粮库,租场是征收各地贡赋的地方,附近还有小市,市场集中于小市。城东建春门外的郭门是通向东方各地的出入口,洛阳士人送迎亲朋都在此处。

(3)南朝建康的建设①建设历史从汉献帝建安十六年东吴孙权迁都建业起,历东晋、宋、齐、梁、陈,300余年间,共有六朝建都于此。东吴时称建业,西晋末年,因避晋愍帝司马邺讳,改称建康。

②建设基础:

a.地理位置建康位于秦淮河入江口地带,西临长江,北枕后湖(玄武湖),东依钟山,形势险要,风物秀丽,向有“龙蟠虎踞”之称。

b.地形地形属于丘陵区,多起伏,有鸡笼山、覆舟山、龙广山、小仓山、五台山、清凉山、冶城山等布列于城北及城西一带。

c.河流有秦淮河贯于城南,青溪流于东,玄武湖卫于北。

d.城市布局

第一,都城周围20里,先后曾有6至12座城门。

第二,宫城位于都城北侧,周围8里。

第三,官署多沿宫城前中间御街向南延伸。

第四,居民多集中于都城以南秦淮河两岸的广阔地区,大臣贵戚的第宅多分布在青溪以东、潮沟以北。

③建设布局:

a.整体布局整个建康城按地形布置的结果形成了不规则的布局,而中间的御街砥直向南,可直望城南的牛首山,作为天然的阙,可见地形对城市布局起着明显的作用,也是建康城市规划的特色。

b.里巷建康的居住区也有里的名称,当时的里巷与北方里坊在布局方式上是不同的,因为建康山丘起伏,不便作方整的居住区,而只能是自由式的街巷布置。

c.居民和市场一般居民和市场多在秦淮河两岸。这一带有谷市、牛马市、盐市、纱市、蚬市、小市等十市,其他地方还散布有北市、南市等。

d.河道

第一,城中河道除秦淮河通长江可输四方贡赋以外,又由秦淮河引运渎直达宫城西侧的太仓,供应皇室各种物资。

第二,在潮沟及青溪北源放玄武湖水入城注青溪和运渎,以保证漕运和城濠用水。

第三,在湖侧作水窦,通水入华林园天渊池,引至殿内诸沟。

e.绿化

第一,都城南御道5里多,两侧有高墙,夹道开御沟,沟旁植槐、柳。

第二,宫墙内侧种石榴,殿庭和三台三省都列种槐树,宫城外城濠边种橘树。

(4)隋大兴(唐长安)与洛阳的建设

①建设历史:

a.选址隋文帝杨坚夺得北周政权后,都城仍利用汉长安旧址,但汉城屡为战场,凋零日久,残破不堪,宫殿狭小,再加上地下水有盐碱,不宜饮用,所以开皇二年就在旧城东南龙首山南面建造新都。

b.筑城先造宫城,次造皇城,最后筑外郭罗城。因杨坚在后周时曾封大兴公,故新都定名大兴城,门、殿、苑、寺、县等也多用“大兴”来命名。

c.革新

大兴城的建设是由高颖和宇文恺二人具体负责的,隋文帝总结以前各朝都城的经验,把官府集中于皇城中,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明确。

②大兴城建设基础隋时大兴城是唐长安城发展的基础。唐代虽基本上沿用了隋的城市布局,但由于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因此朝臣、权贵都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心偏于一边。这是它的特点。

a.仿照大兴城的规划大体上仿照汉、晋至北魏时所遗留的洛阳城,故其规模尺度、城市轮廓、布局形式、坊市布置都和洛阳很相似。

b.居民分布

第一,城南四列里坊,经过隋唐两朝300多年的时间,始终住户不多,存在“烟火不接,耕垦种植,阡陌相连”的现象。

第二,到了唐代,东城与西城居住密度有很大差别,一般大臣贵戚争住东城,尤以城东北角最为热闹。因为靠近大明宫,上朝路近方便,而西城多半是下层居民,较为偏僻。

c.里坊和市大兴城城内除中轴线北端的皇城与宫城外,划分109个里坊和2个市,东为都会市,西为利人市,每个坊都有名称。

d.寺庙隋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和鼓励建造寺庙,所以隋大兴城内佛寺很多。

e.水渠

开皇三年在城西侧开挖永安渠和清明渠,直通宫城与禁苑,又开龙首渠引泸河水至苑内,并于开皇四年命宇文恺领水工由大兴城东凿渠300余里至潼关,引渭水注入渠中。

③大兴城建设布局:

a.市

第一,西市有许多外国“胡商”和各种行店,是国际贸易的集中点。

第二,东市有120行商店和作坊。

第三,唐高宗李治时,设立南市,但武后时即废除。

第四,各处里坊中散布有许多商店,晚上,有的坊仍很热闹。贞观后,在通向12个城门的大街上,设置许多街鼓,用以掌握坊市启闭的时刻。

b.娱乐

第一,长安城内庙宇很多,名家所作壁画也很多,但看戏场很少,见于记载的仅数处,其中以慈恩寺看戏场最为著名。

第二,风景区只有曲江一处,城南杜曲、樊川一带风景优美之处又被官僚别墅所占,因此市民的娱乐生活是极为有限的。

c.街道长安城内的街道两边是槐树行列和夯土墙,街景仍十分单调。里市制也束缚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

④洛阳城建设基础:

a.隋炀帝时期

第一,隋唐东都洛阳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由杨素、宇文恺等人负责营建。

第二,隋代洛阳地势平坦,布局整齐。由于是陪都,规模比长安略小,皇城、宫城、里坊、街道都相应缩小。宫城也不居中而偏于西北隅,以别于首都的规制。

第三,大业二年,把北周时留下的旧洛阳城居民迁人新城,还迁了各地富户数万充实洛阳。

b.唐初唐初曾一度废除东都,但不久又恢复,并建造上阳宫,缩小苑囿,移动市场,其他基本上照旧。

⑤洛阳城建设布局:

a.整体布局

洛阳北依邙山,洛水自西向东贯穿全城,宫城皇城位于西北高地上,占最有利的位置,宫城的轴线向南正对龙门伊阙。

b.坊和市

全城除皇城和宫城之外,共区划成103坊3市。坊内都是十字街,四边开门,三处市场分布在水运交通出入方便的地点。

c.水运

洛阳城内有谷水、洛水、伊水入注,水源充沛,所以漕运比长安畅通,这是隋、唐重视洛阳和唐高宗与武后等长期在洛阳听政的重要原因。城东南隅,有伊水引入,贵官宦的别墅多设在此区。

d.城墙

洛阳皇城内城墙特别多,宫城北、东、西三面都有几重隔城环绕,皇城再从东、南、西三面包围宫城。地势居高临下,从防御上说,比长安作了更多考虑。

(5)宋东京的建设:

a.隋唐

隋唐江南经济日益发展,五代时又较少遭战争破坏,因此历朝政权都要依靠南方的粮食和物资供应。地处江南和洛阳之间水陆交通要冲的汴州,唐时逐渐成为繁华的商业都会,又是汴州治所和宣武军节度使驻地。

b.五代

五代时,后梁、后汉、后晋、后周都在此建都,商业更加繁荣。后周时,周世宗显德二年,在原汴州城四周向外扩大数里,加筑外城,并将旧城内街道拓宽。

c.宋朝

赵匡胤利用后周的汴梁建都。宋神宗年间重修外城(罗城),加筑瓮城和敌楼,宋徽宗政和六年,又将外城向南扩展里许,以添筑官府和军营。

②建设布局:

a.御街

宫城前御街很宽,两旁有御廊,街面用权子(木栅栏)分隔为三股道,中间一股为皇帝御道,御道二侧还有御沟。

b.店铺

城中到处临街设店,酒楼、饭店、浴室、医铺、瓦子布满各处,尤其州桥大街与相国寺一带以及东出曹门外和城东北封丘门内外最为繁华。相国寺内还有每月开放五次的庙会集市。

c.水运

城内有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穿过,其中汴河是远通江南的漕运渠道,租船、商船都可直达城内停泊,水运比洛阳更为畅通。罗城内沿河有仓库区,都城内沿河有客店区,供南方官员、商贾住宿。

d.医药铺

在封丘内马行街二侧,还布满各种医铺、药铺,包括口齿咽喉、小儿、产科等。传统的里坊制在这里已被彻底废除,代之而起的是到处布满繁华街市的不夜之城,这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e.官府衙署

官府衙署一部分在宫城内;一部分则在宫城外,和居民杂处,不如唐长安集中。

f.军营仓库

城内还散有许多军营和各种仓库50余处。

g.苑囿

在都城东北酸枣门和封丘门间,有宋徽宗经营的艮岳,罗城西城外还有琼林苑、金明池,东城外有东御苑,南城外有玉津园,北城内有撷景园、撷芳园等苑囿。

h.桥梁

东京的桥梁以东水门七里外汴河上的虹桥最为特出,是用木材做成的拱形桥身,桥下无柱,有利于舟船通行,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即绘有此桥。这种虹桥在城内汴河上还有两座,表现了宋代木工在结构技术上的创造。

(6)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建设:

a.战国和辽代战国时,这里已形成城市;辽代在此建陪都。

b.金代金时依辽城向东、向南扩大3里,建为都城,称为中都。元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时,利用中都东北郊琼华岛一带水面(今北海)为核心,建造了新的宫殿,随后又建成了大都城。

c.元朝元朝弃金旧城而将都城向北移后,迁官员及富户于新城,旧城成了一般平民的居住区,这种南北二城并存的格局一直保持到元末。

②元大都建设布局:

a.道路系统道路系统规整砥直,成方格网,城的轮廓接近于方形。城市的中轴线就是宫城的中轴线,平面的几何中心在中心台。

b.皇城皇城偏于城南,包括宫城、太液池西岸的隆福宫、兴圣宫和御苑,和传统的宫殿布置方式手法迥异,是元代的一种创新。皇城位置与南面的旧城靠近,新城区大部分在皇城之北。

③明清北京建筑历史:

a.迁都明灭元后,大都改称北平。明成祖朱棣从永乐四年起开始营建北京宫殿,十八年宫殿建成,遂正式迁都,之后南京就成为明朝的陪都。

b.改建明代北京是利用元大都原有城市改建的。

第一,明攻占元大都后,蒙古贵族虽已退走漠北,但仍伺机南侵,明朝驻军为了便于防守,缩小城框。

第二,明成祖建都时,为了仿南京的制度,在皇城前建立五府六部等政权机构的衙署,将城墙南移。

第三,到明中叶,为防蒙古骑兵南下,于嘉靖三十二年加筑外城,由于当时财力不足,只把城南天坛、先农坛及稠密的居民区包围起来,而西、北、东三面外城没有继续修筑,于是北京的城墙平面呈凸字形。

第四,清朝北京城的规模没有再扩充,城的平面轮廓也不再改变,主要是营建苑囿和修建宫殿。

④明清北京建筑布局:

a.整体布局

北京城的布局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平面成不规则的方形,位于全城南北中轴线上,皇城之内建有宫殿、苑囿、坛庙、衙署、寺观、作坊、仓库等建筑。

b.紫禁城

作为皇城核心部分的宫城(紫禁城)位居全城中心部位,四面都有高大的城门,城的四角建有华丽的角楼,城外围以护城河。明代紫禁城是在元大都宫城(大内)的旧址上重建的(稍向南移),但布局方式是仿照南京宫殿,只是规模比南京更为严整宏伟。

c.街道内城的街道坊巷仍沿用元大都的规划系统。内城干道以平行于城市中轴线的左右两条大街为主。

d.市肆北京的市肆共132行,相对集中在皇城四侧,并形成四个商业中心:城北鼓楼一带;城东、城西各以东、西四牌楼为中心;以及城南正阳门外的商业区。

(7)明南京的建设:

①建设历史:

a.政治中心南京是明洪武元年到永乐十八年全国政治中心的所在地,它以独特的不规则城市布局而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b.一代新都元末,朱元璋以以应天为京师。从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起至洪武末年,经过30年的建设,形成了规模宏伟的一代新都。

②建设基础

a.地理地形南京地处江湖山丘交汇之处,地形复杂。

b.商业交通旧城居民稠密,商业繁荣,交通方便。

c.南京城内三大区域功能划分城东是皇城区;城南是居民和商业区;城西北是军事区。城墙也就沿着这三大区的周边曲折环绕,围合成极其自然的形态。

d.东城区作为宫城基址的东城区,地势平坦,中间横亘着燕雀湖,局部地段的排水条件不太理想,但是这里北倚富贵山,南有秦淮河,便于利用旧城的原有设施,所以精通堪舆术的刘基等人以填平半个燕雀湖为代价取得一个完整的宫城基地。

③建设布局:

a.新宫布局新宫的布局以富贵山作为中轴线的基准点向南展开。

第一,宫城前列太庙和社稷坛,是标准的“左祖右社”格局。

第二,宫城之外环以皇城,皇城南面御街两侧是文武官署,一直延伸到洪武门。

第三,正阳门外设有祭祀天地的大祀殿、山川坛和先农坛等礼制建筑,明清两代都城布局的范式于是形成。

b.房屋建设

第一,旧城区的街道仍沿袭元集庆路,但城市居民结构已有很大变化,房屋也经过改造。原有居民被大批迁往云南、江北等地,又从全国调集工匠与富户来京居住。

第二,匠户按行业分编于各街坊,商人的铺行沿官街起盖,官府还成批建造“廊房”(铺面)和“塌房”(货仓)出租给商人,又在城外秦淮河一线水陆码头附近的商贾结集地段起造酒楼15座,成为南京繁华兴盛的一个标志。

第三,大臣与富民的住宅多集中于旧城内秦淮河一带。

c.南京城墙南京城墙全部用条石与大块城砖砌成。城门共13座,都设有瓮城,其中聚宝、三山、通济三门有三重瓮城(即四道城门),设防之坚,为历代仅见。在这座砖城的外围,还筑有外郭,使南京宫殿围有四重城墙——宫城、皇城、都城、外郭。

三、地方城市的建设

1.明代基础设施

府县衙署(行政首脑机构)、察院(即监察御史院的简称,检察机构)、税课司(局)(税收机构)、巡检司(警察机构)、仓储(官粮贮备处)、儒学(官办学校)、阴阳学与医学(掌管天文、气象、灾祥报告及医药的机构)、惠民药局(掌管医药施舍)、养济院(收养孤儿孤老)、漏泽园(掩埋无主尸殍)、山川坛(祭当地山川及风云雷雨之神)、社稷坛(祭五土五谷之神)、厉坛(祭无祀所鬼神)、城隍庙(祭当地保护神)、八蜡庙(祭八种农业神)及先贤庙(祭孔子等先圣、先贤)。2.地方城市其他基础设施

(1)防御工程

城壕、城墙及其附属设施。

(2)水利工程

①堤坝在城外筑堤堵水,形成水库湖泊,既可保证城市生活用水,又可增加城郊风景游览场所。

②城墙城墙既是防御工程,也是防洪工程,关键时刻紧闭城门,可以抵挡洪水于城外。

③土堤随着黄患的加剧,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城市还在城墙外围再筑一圈土堤,以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④河道水网地区的城市则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在城内开凿纵横交叉的河道,既是水上运输网络,又是洪涝排泄系统。

(3)道路与下水道

①北方雨少,城内只作土路;南方则大都铺以砖石。

②城市桥梁在唐以前多用木构,宋以后渐被石桥代替。

③下水道是在街旁或街中设阴沟,一些城市较早具备了完整的下水道体系。

(4)邮驿设施

①我国自秦汉时代起就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邮驿制度,直到近代新式通信、交通兴起前,邮驿制度对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沟通和政令的传递起着重要作用。

②驿站是官办接待站,凡持“驿关”的官员、使节都可免费提供食宿、船车、夫马。

③元朝全国有驿站1400处,驿马4万匹,驿船约6000艘。

④邮铺专司公文传递,自京师至各府县,每10里设1铺,昼夜接力递送,十分快速。

⑤府县衙门前则设总邮铺。

3.城市布局

(1)处于平原地带的城市多力求方整规则,以长方形居多,道路宽敞平直,常作十字形或丁字形布置,城市中心常设有鼓楼、钟楼。

(2)有些城市出于防御要求或某种象征意义的考虑,常把平面作成圆形。

(3)在多江河山丘的地区,地形复杂多变,城市布局多样,道路系统也往往成不规则状:依山筑城,则主要街道沿等高线展开;沿江建市,则往往形成带状城镇。

(4)江南水网地区以水运为主,街道房屋沿两岸布置,故小市镇常沿河展开成带状,大市镇因十字形、井字形交叉河道而成块状。

(5)唐时全城分为60个里坊,它没有坊墙,只是赋予街巷的一种名称。宋代街巷仍以“坊”为名,并用牌坊加以标示。

(6)在明代,沿长城一线和沿海一带曾出现一个防御城的建设高潮,明政权着力建设北面的9个边防重镇和150个左右的卫城与所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491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56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745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96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73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12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31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5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5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83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8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4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97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9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