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中)
【一四〇】知、行合一之功,即是致其本心之良知
来书云:谓《大学》「格物」之说,专求本心,犹可牵合;至于六经、四书所载「多闻多见」、「前言往行」、「好古敏求」、「博学审问」、「温故知新」、「博学详说」,「好问好察」,是皆明白求于事为之际、资于论说之闲者,用功节目固不容紊矣。
「格物」之义,前已详悉,「牵合」之疑,想已不俟复解矣。至于「多闻多见」,乃孔子因子张之务外好高,徒欲以多闻多见为学,而不能求诸其心,以阙疑殆,此其言行所以不免于尤悔。而所谓见闻者,适以资其务外好高而已,盖所以救子张多闻多见之病,而非以是教之为学也。夫子尝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是犹孟子「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之义也。此言正所以明德性之良知非由于闻见耳。若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则是专求诸见闻之末,而已落在第二义矣,故曰「知之次也。」夫以见闻之知为次,则所谓知之上者果安所指乎?是可以窥圣门致知用力之地矣。夫子谓子贡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非也,予一以贯之。」使诚在于「多学而识」,则夫子胡乃谬为是说,以欺子贡者邪?「一以贯之」,非致其良知而何?《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夫以畜其德为心,则凡多识前言往行者,孰非畜德之事;此正知、行合一之功矣。「好古敏求」者,好古人之学而敏求此心之理耳。心即理也。学者,学此心也;求者,求此心也。孟子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非若后世广记博诵古人之言词,以为好古,而汲汲然惟以求功名利达之具于外者也。「博学、审问」,前言已尽。「温故、知新」,朱子亦以「温故」属之「尊德性」矣;德性岂可以外求哉?惟夫「知新」必由于「温故」,而「温故」乃所以「知新」,则亦可以验知、行之非两节矣。「博学而详说之」者,「将以反说约也」。若无「反约」之云,则「博学、详说」者,果何事邪?舜之「好问好察」,惟以用中而致其精一于道心耳。道心者,良知之谓也。君子之学,何尝离去事为而废论说;但其从事于事为、论说者,要皆知、行合一之功,正所以致其本心之良知,而非若世之徒事口耳谈说以为知者,分知、行为两事,而果有节目先后之可言也。
施邦曜云:“见闻岂可废得?只是不可逐于闻见。先生此言,亦为逐外忘内者发。学者毋以辞害意。”
但衡今云:“本节云云,颇有重禅轻教意。治王学者,设无阳明平日之积累,则当从收拾人世渣滓做起。慎勿空言上达。”
[译文]
来信说:“您认为《大学》中的‘格物’是专注于探求本心,尚且勉强说得过去。至于《六经》《四书》中记载的多闻多见、前言往行、好古敏求、博学审问、温故知新、博学详说、好问好察等,都是指在处事和辩论之中得到的,用功的内容和次序是不能弄乱和改变的。”
“格物”的含义,前面已经详细解析过了,你以前觉得牵强的疑虑,想必也不需要我再多加解释了。“至于“多闻多见”,是孔子针对子张才说的,子张好高骛远,以多闻多见作为学问,而不能自内心格求,存疑懈怠,这样他的言行不免会忧悔,而他所谓的见闻恰恰助长了他好高骛远的缺点。这是孔子纠正子张专以多闻多见为学问的治学毛病说的,而不是在教子张把多闻多见当做学问。孔子曾经说过:“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大概有一种人,什么都不知道却喜欢凭空瞎说一通,我不是这种人。)这和孟子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意思差不多。这话正说明格明自己内心的良知不是由于多闻多见。至于孔子所说的“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则是专门探求见闻的细枝末节,而这也是第二义了,所以孔子才又加上一句“知之次也”。
把见闻的知识当作是次要的学问,那么首要的学问又是什么呢?从这里可以完全窥见圣学致知用功的地方。孔子对子贡说:“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非也,予一以贯之”。假使良知果真在于多闻多见,那么孔子不就是在欺骗子贡吗?一以贯之,不是致良知又是什么?《易经》中说:“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如果以积蓄德行为目的,那么更多地了解往圣言行,难道不是在做积蓄德行的事吗?这正是知行合一的功夫。
“好古敏求”就是喜好古人的学问而勤奋追求自心天理。心即是理,学即学自心;求即求自心。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不是像后人以广记博诵古人的言辞博好古之名,而实际目的却是汲汲于求功名显达于人前。“博学审问”,前面已经谈过。“温故知新”,朱熹也认为是属于尊德行。德行难道能从心外求得吗?知新必须通过温故,温故才能知新,这又可作为知行并非两回事的有力证据。
至于“博学而详说之”,目的在于返归简约。如果不是为了返回至简约,那么“博学详说”到底是为了什么?舜好问好察,就是用中和使其心至精至纯达到纯乎天理的境界。道心就是良知。君子的学问,什么时候离开过践行、抛弃过辩论呢?但是从事践行和辩论,都要遵循知行合一的功夫,这正是致其本心的良知,而并非像后世学者只把空谈作为知,把知和行分成了两件事,才会产生用功有先后区分的说法。
释疑:
这一段先生引用了大量四书五经上的话,通过对这些典籍上原话的解读,来捍卫自己的学说主张。好古并不是广泛地背诵记忆古人的言辞,而是从中探求自己的本心。广泛地学习并详细地解说,等到融会贯通之后,再回头来简略地叙述其精髓大义。从博返约,致其本心的良知才是学问的根本。良知本自具足,还是要在自省、精进上下功夫,除心中贼,去私欲遮蔽。
在先生看来,能够致吾心之良知,事事物物便可各得其理,这就是知行合一之功。按照“知行合一”的体用关系来认识事物,那么人的一切行为,如多闻多见、前言往行、好古敏求、博学慎思、温故知新等都是知行合一的,绝非两截功夫。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闻见之知的上头指的是德性之知,你知道德性之知了,就可以看见圣门,就是我们儒学这一门“致知用力之地”。一以贯之的也就是致其良知。
前言往行就是经验的积累,它的目的还是为了畜德,就是让你的德行更丰厚。“畜”同“蓄”,这正是知行合一之功。
好古敏求,是敏求此心之理。这是把好古敏求落到心上来,就是把放出去的心逐物,务外遗内的那个念头,那个放出去的心收回来。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学是为了反约。反约是落点,落到反约上,还是得落到心上。在事上磨不是磨事儿,是磨心,是精一于道心。
这些都是知行合一的,绝非两截功夫。
批注:
①格物。《大学》经文及第五章。
②六经,《诗》《书》《易》《礼》《春秋》《乐》,其中《乐经》汉前已佚。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③多闻多见。《论语·为政篇》第二,第十八章云:“多闻阙疑。多见阙殆(不安)。”
④前言往行。《易经·大畜卦》辞云:“君子多识前行,以畜其德。”
⑤好古敏求。《论语·述而篇》第七,第十九章云:“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⑥博学审问。参看第四条,注四。
⑦温故知新。《论语·为政篇》第=,第十一章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⑧博学详说c《孟子·离娄篇》第四下,第十五章云:“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意为广泛地学习并详细地解说,等到融会贯通之后,再回头来简述其精髓大义。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博学详说归于简约,博学详说是手段,归于简约才是目的。
⑨好间好察。《中庸》第六章云:“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舜是大智慧!碰到什么事都好问,得一句浅近之言也仔细琢磨,做到见无遗善。第二个大智慧——“隐恶扬善”,接上文是说舜好问,听人讲的话,话里面不对不好的地方就隐而不宣,说得对说得好的地方就广为宣扬,这样让大家都学好的,尽量不要接触到坏的。最后一句,“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是第三个大智慧,到处访察,多听多问,对两个极端的思想都掌握,取其中而为政策,这就是舜的治国之道。
⑩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鲁人,先世从陈奔鲁。孔子弟子,少孔子四十八岁。
⑪无是。《论语·述而篇》第七,第二十七章云:“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⑫皆有。语出《孟子·告子篇》第六上,第六章。
⑬子贡。参看第-一三条,注四。
⑭一以贯。《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二章。
⑮畜其德。见上注四。
⑯放心。《孟子·告子篇》第六上,第十一章。
⑰尊德性。《朱子语类》卷六十四(页二五O )曰:“温故只是存得这道理在,便是尊德性。”
⑱反说约。见上注八。
⑲精一于道心。参看第二条,注四。
净心斋笔录
2023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