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了技术,但也不要太看重技术
摄影是一门技术,但它更是一门艺术,技术是基础,只有在技术之上,我们才能够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画面,实现自己的艺术。
现代摄影器材的最大优点但同时也是缺点就是太简单了,简单到让很多人以为不用去管任何技术,反正相机都是全自动的,取景器对准画面按下快门,相机就会帮我们处理好一切,相机会为我们自动对焦,相机会为我们自动选择光圈快门感光度,相机会为我们校准白平衡。在有些人手中,即使是最先进的旗舰相机,可能也会变成傻瓜相机。
可是相机却并不是那么智能,它可能并不清楚我们具体想要在什么地方对焦,它可能并不清楚我们想要捕捉冻结动作还是运动轨迹,它可能并不清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景深来表现主体,而这些,都必须建立在了解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手动控制收回对相机的控制权来拍出自己理想中的画面。
技术必须要了解,但是也不能一味的只强调技术,技术只是因,画面才是果。就像文学创作一样,语句的考究是一方面,写作的激情往往更加重要。否则就会让画面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形容空洞,初一眼看起来可能觉得很好看,但是转过头就会忘掉不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技术应该作为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存在,遇到画面应该是想到要这么做而不是去思考要怎么做。我们关注的技术参数越少,我们和主体之间的联系就越密切,把心思放在主体身上而不是技术参数上,这才是拍出好照片的关键。
不要陷入设备陷阱
对器材的向往是每一名拍摄者都会有的冲动。设备升级也是每一个拍照的人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在升级相机的问题上,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情况,这主要还是取决于你使用的相机,到底有没有到应该退役的年龄,你拍照的目的,是业余爱好还是专业的商业拍摄,当然,更重要的是,你的预算能不能够支撑你更换那台新相机,或者说,花了那么多钱换一台相机是否真的值?
可是对拍摄者而言,最最重要的往往是时间和经验,而只有不断的拍摄,才能够让我们更加理解手中的器材,知道要如何利用手中的器材拍出更好的照片。我们心仪的那台新相机,可能能够提升画面的细节,对于画面所展现出的内容,对于画面所想要表现出的情绪,却不能做出丝毫的改变。
新相机很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它可以带给我们更加先进的影像处理技术,给我们的画面带来更加出色的细节,也能够帮助我们突破自己的创作瓶颈,让我们在创作上更加得心应手。但是,如果并不理解新相机对自己的真正意义,而只是追求参数数值上的提升,可能能够得到更精细的画质,能拍出更高分辨率的照片,但是相比以前的照片,却不会有任何的突破。
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网络的便捷催生了无数的键摄,他们拍不出好照片却对别人的照片大肆挖苦,他们买不起相机却天天上网去骂别人手中的相机。拿起键盘,他们就是最好的摄影师,不管别人拍的什么照片用的什么器材在他们眼中都成了一坨垃圾。
照片永远是主观的,即使是一个最简单的画面在不同背景之下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想法,想要让所有看你的照片的人都能够和你一样感同身受是很难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们很难用一个精确的数字去衡量去评价去定义一张照片的好坏。
在图片泛滥的即时满足时代,大部分人很少会去用心「阅读」一张照片,去关注照片本身的内容,而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美好。即使是一张构图工整的有故事的照片可能都没有一个网红小姐姐的随手拍来的关注多。
这也没有错,毕竟那些好看的照片谁不爱?
有些人认为别人的照片都拍的稀烂,只有他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可是别忘了,评价别人的照片就像评论别人的爱人一样,个中好坏只有自己知道。可能这个人在别人眼中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大部分的旁观者眼中的缺点都是外形上的,作为旁观者永远无法进入别人的内心,在爱她的人眼里,她就是最美的,爱并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内心。
照片也是一样。对于照片本身,只有你喜不喜欢,并没有好坏。
不要免费工作
不可否认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情社会,每个人身边都会有这样不自知的人,知道你喜欢拍照就想要让你帮他免费拍照。如果只是日常生活随手拍拍也就罢了,怕就怕那种明明需要请专业摄影师像是婚礼啊拍娃啊之类的照片还要找你免费帮他们拍。
拍了也就罢了,问题是大部分的人可能对于花钱买来的服务都很上心而对那些免费的帮助却毫不在意。如果是花钱让别人拍照,可能他们会无所保留的发到各种社交网络上印成相册请人欣赏,因为这是有投入成本的,他们需要在心里让自己认为这笔钱花的值。
而对那些免费的服务可能就不会那么上心了,照片发给他们可能他们明着不会去跟你挑毛病毕竟还要保持脆弱的友谊,但是却在发到朋友圈的时候对你拍的照片瞎裁剪胡乱套上乱七八糟的滤镜。
免费帮别人拍照没有问题,但是不要做老好人,要不要做自己要分得清。
不要停止拍照
拍照这种事儿没有捷径,没有人是在书本上拍成大师的,掌握再多的技术都是为画面服务的,而如何去捕捉画面就是经验的问题了,只有多拍照才能加深自己对内容的了解,才能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要如何去捕捉面前的画面,只有拍得多了,才能拍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