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校请来了原郑州市教育局办公室专职文秘,现任57中校长王长喜,为全校老师到来一场关于教师如何做一般性教学研究的报告。开场的两个引言故事,十分打动我。一个是摘自特级教师李镇西在一次会议上的发言,一个是来自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故事1:
两个大学毕业生分到学校,同样兢兢业业上班,三年后,其中一个表现平平,无甚亮点,而另一位教师却成绩斐然,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前者每一天的兢兢业业都是盲目而麻木地工作,他表面上工作了三年,其实只工作了一天,因为他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后者的的确确工作了三年,他每一天都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在工作。这就是反思型教师。
所谓反思,在我的语境里,不仅仅是“想”,而且是一种教育状态,就是不断调整、改进、提升自己教育品质的行为。
故事2: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
让我想起自己的工作生涯,自从2012年毕业参加工作就来到了艾瑞德国际学校,到今年也都7年了。7年了,自己虽然也从一个懵懂、青涩的新教师转变成一个能够正常上课,和学生处好关系的老师,但是这也只能算是表现平平,无甚亮点。有些教师跟自己进入艾瑞德时间差不多,甚至比我还晚,现在已经走向了管理岗位,要么再教学或写作上有所成绩。读者故事中的字字句句,感觉就是再说自己,一个没有思考,只是在重复工作的人。瞬间感觉身上汗毛耸立,鸡皮疙瘩就要出来了,心中油然而生的还有紧迫感。我还是一个自知之明的人,还是一个追求上进的不甘于落后的人,所以遇见这样敏感的话题很容易就被触动。在那一刻,我也决心,从今天起做一个反思型的人,读书、写作充实我的每一天。现在学校大多数的老师们已经开了公众号,每天在写作,虽然自己没有写,但心里也是不安的。眼看有些老师们都可以出书,说实话,心中也是羡慕的很,坚决以后不找借口,坚持反思,坚持写下去。希望有一天,我也会有自己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