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发前言:戊戌2018年春节,新校长传媒推出以“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散文。我被约写茶,于是一个下午仓促而成此篇。
必须承认,茶没那么必需——“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中,若柴米是语文课程,油盐是数学课程,酱醋茶最多算是音体美劳课程。
民以食为天,柴米油盐前六者都算是厨房里的事,就茶却是厅堂上的物,把它和烟酒并列,才算差不多。但烟酒虽美,历史上戒烟戒酒的禁令却不少。也就是说,茶和烟酒,都可以算是奢侈品。
把奢侈品当必需品,把艺体课当必修课,这只能说明一件事: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开始走向富足、追求高雅的时代;人们不仅想要活下去,而且想要活得有品味,有尊严。
1
茶,像是一个本土课程,它涉及文化认同和乡土意识。
中国被西方人知晓,最早是因为丝绸。希腊人称中国为赛里斯,意思是丝绸之国。
后来欧洲人称中国为China,有人说这是瓷器的意思,其实不然,这是用出产地的名字来称呼瓷器。有人说China是秦,有人说是长安。
茶是和丝绸、瓷器同样重要的中国货,可惜兴起得比较晚,没能赶上初命名的时代。想想,把中国称为茶之国,或者把China换成龙井、普洱或安溪,那也挺好玩。
这就是文化的奠基。丝绸之路、瓷器之国,我们通过西方的目光,站在世界的视角,重新定义自身。
茶对于整个中国,即使今天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丝绸和瓷器,但它已经错过了成为文化奠基者的机会。不过对于南方,对于那些特定的地区,它依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课程资源。
毕竟,这是一片享誉世界的中国树叶,唯有咖啡,才可以和它相提并论。
如果说柴米油盐是为了确保活着,酱醋是为了舌尖享受,那么茶就是一张东方的、中国的精致名片,代表了一种中国南方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
2
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
茶,在《诗经》中已经出现,但喝茶被推广,已是魏晋时候的事。
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是嗜酒的。酒,意味着激情、叛逆、反抗,和诗歌更接近些。竹林七贤之后,魏晋人物更崇尚谈哲学(当时称玄学),这时候茶就代替酒,成了流行品。茶,助人清醒,让人宁静,意味着从容、淡泊、沉思,和哲学更接近些。
就这样,茶和酒,成了中国文化的两个元素,就像希腊神话里的太阳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前者代表理性,后者代表激情。
在变化无常又艰苦卓绝的历史中,这种理性往往沦为对生活无条件的隐忍和悦纳,就像酒,往往不是反抗,而仅仅成为麻醉和逃避。
然而无论如何,它们帮助这片土地留下了诗歌、禅学,留下了它们的故事和风骨。
相形之下,今天的教育只有技术,既没有酒的激情,也没有茶的沉思——确实是柴米油盐,最多添一点调味的酱和醋。
教育,可以不要酒,但不能缺少酒象征的激情;可以不要茶,但不能缺少茶象征着的沉思。
3
中国的物质和文化,在唐宋达到了巅峰,茶也是,且和酒一道,连接着物质和文化。
一般人说起茶的人物和著作,首先会想起唐朝陆羽和他的《茶经》,虽然真正读过的人不多。我个人更偏爱宋朝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是的,就是那个瘦金体书法、工笔花鸟画第一流的皇帝,那个靖康耻里的皇帝。
不过没有多少人知道,其实我们今天喝茶的方式,包括茶的味道,和唐朝、宋朝相去甚远——宋朝和唐朝也相去甚远。
唐朝茶叶的制作,主要是蒸青。喝茶的方式,最流行的是煎煮,还经常和其他的干果、盐椒等一道煮。它对味觉的第一印象,就是苦!
《诗经·邶风·谷风》里说:“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有人说这里的荼是苦菜,有人说就是茶叶(当时没有单独的茶字,因为味道苦,苦菜和茶叶都被称为“荼”)。但陆羽们甘之如饴的原因,一是因为蒸青茶的香味,二是贪恋茶里所含咖啡因带来的清醒和镇定。
要到了宋朝,茶才变得好喝起来,也好玩起来——至今不及。
宋朝的茶饼也是蒸青茶,但多了一道洗茶的程序。这一洗,固然洗去了部分茶的“药效”,但也洗去了茶的苦涩。茶,在宋人手里变得甘甜起来。小小的茶饼造价昂贵,享用时还需要细细磨成粉末,把粉末和开水一道,搅拌、点缀出今天卡布奇诺咖啡类似的花式来。这个过程,称为“点茶”或“分茶”。陆游诗句“晴窗细乳戏分茶”,写的就是喝茶的情景。今天日本人的抹茶,字面意思就是宋朝的末茶,它做入糕点时的甜美,还约略带着宋茶的芬芳。
宋朝的茶当然好喝,精致到了极点,这就成了变态的美妙、过度的奢靡。宋朝的亡国当然不是茶的原因,但茶也可以是美丽、繁华宋朝的一个表征。
所以贫民出身的朱元璋,禁止用宋朝的方式制茶。朴素散茶,简单冲泡,从此就成为中国茶最普遍的方式。
茶,是变化着、演化着的茶;中国,是变化着、演化着的中国。文化,就是特定时代、特定土壤里生产出来的生存方式;课程,就是特定社会、特定文化想要创造自身的努力。
过去是应该同情地理解和尊重的,但不必回去,也回不去的。
无论如何怀念过去、羡慕西方,教育必须扎根于自己的土壤:文化的,语言的,特定处境的。最后,成功的复兴一定是创新,成功的模仿一定是原创。
4
红茶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在我的家乡浙江,茶,以新鲜、嫩绿,为最优质的方向。
相信古人也一样会这样选择。
但在以骡马、船只为运输工具,要把茶叶万里迢迢输送到欧洲、蒙古的古代,茶的变质成了必不可免的事。
就像粮食和水果的变质创造了酒,绿茶的变质,诞生了红茶和黑茶。我坦白,我现在已经不喝绿茶,只喝红茶和黑茶,它们对人的肠胃更友善。
教育的创新有多少源于错误?
不是刻意去追求和制造错误,而是当错误发生时,认真地聆听它、观察它、理解它。万物总有其存在的理由,一个新生的事物,往往就是这个处境、这个时代的宠儿。
5
但千变万化中,总有什么是不变的。不变的是茶,茶的本性,是作为植物嫩叶的鲜美,制作后的芳香,以及茶叶中含着的咖啡因……
千变万化的教育,千变万化的课程,总有什么是不变的。
不变的是人,是人性,和儿童成长的节律。
所有成功的茶事茶艺,都是茶叶天性的实现;所有成功的教育,都是儿童天性的绽放。
6
茶,不是一个孤独的存在。
一片茶叶,它源自特定的山;一杯清茶,它需要特定的水。
而一种特定的制茶方法、喝茶方式,又牵连起多少器具:从采茶时的篓,到制茶时的灶,以及一般人闻所未闻的茶臼、茶规、茶承;喝茶时的六君子茶筒、茶匙、茶漏、茶拨、茶夹、茶针;茶艺中最醒目的茶炉、茶匜、茶杯……
最后,它关联着整个世界——如果不是客观世界的话,至少,它有一个足够丰富自足的因缘世界。
这个因缘世界的中心不是茶,而且人对茶的喜爱。
而人对茶的喜爱,本质上就是对精致生活的喜爱,是对更高生命的追求。
如前所说,茶和酒,乃是东方文化中一阴一阳两个符号。少年的酒,中年的茶;西方的咖啡,东方的树叶……由茶牵连起的,乃是物之美,器之精,人之雅。
教育只有在最基础的层面上,才是学会生存;在最高的层面上,它是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眼前的世界,是用改进每一个触手事物的方式,改造万物,改进世界,让万物和世界日益精美,日益深邃。
通过理解和改变这两个词语,心和世界乃是一体。
7
茶真的只属于中年的安宁?
如人的一生,茶亦有它跌宕起伏的一生。
在冬日冷雾弥漫的山上守候着,等候春来,却早早地被掐下,去曝晒,去烘焙,去蒸煮,去揉挤……而当它被作为接待之礼献上时,还得经受烈火和沸水。
所以它岂只是中年的岁月静好,它在走到岁月静好之前,曾经历过千山万水。
任何一处经历的缺失,都是生命的缺失,教育不是替代孩子去经历,而是引导孩子们去更勇敢地经历。
比茶叶更幸运的是,教育不是按标准的流程复制生命,而是由生命自己决定在处境中如何选择,如何存在,如何呈现。
那么,就这样吧。端茶,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