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考文学
排版 | 考文学
第三个十年
一、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
(一)抗战初期的新诗的特征
(1)抒情内容:忠实地纪录了抗战初期的民族情绪:战斗性、宣传性写实主义诗风,记录抗战初期昂扬乐观的民族情绪。诗歌题材领域的扩大。健康浅露的抒情内容,宣言式直书胸臆,议论式陈词,描摹再现的叙写方式。
(2)抒情方方式:大多是直抒胸臆的宣言式呐喊与大量的议论式陈词。民族化、大众化旧瓶装新酒:用民间形式来宣传抗战的热潮。如老舍的《剑北篇》诗朗诵运动:主张使诗重新成为“听觉艺术”,以服务于抗战。如高兰的《我的家在黑龙江》,光未然(张光年)的《屈原》等。
(3)叙述方式:回到了直接描摹、具体再现的简单粗陋的形式上。散文化自由诗体
田间被称为“时代的鼓手”,《给战斗者》创造了鼓点式的诗。自由形式而有节奏。
(二)相持阶段的的新诗
1.关于新诗发展方向问题的论争:
有人认为,诗需要政治内容,不是技巧;诗人必须是人民的号手与炮手,时代的发言人。讲求诗歌的艺术规律,向古典传统学习就是“开倒车主义”。
有人认为,文学应有独立的价值,主张“为文学而文学”。
也有人认为,诗歌应注意如何丰富和提高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表现力,推动现实主义诗歌走向成熟。如力扬《我们的收获与耕耘》
现代诗学的雏形:他的长篇叙事诗《射虎者及其家族》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另如艾青,为扩大现实主义诗歌思想艺术的容量,就向象征主义诗歌艺术借鉴,追求语言的暗示性和总体象征抒情手法的运用。
李广田 《论新诗的内容和形式》《诗的艺术》艾青《诗论》
朱自清《新诗杂话》朱光潜《诗论》
卞之琳《十年诗草》多方面尝试引起诗坛的讨论和总结。
2.个性化的自觉追求
1)臧克家《泥土之歌》洗净铅华的朴素美,更生活化,更纯净。
2)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深沉感情的外化,舒缓中悲壮的情思。
3)王亚平《火雾》以具体形象表现诗人战士的性格与情操。
3.七月诗派
艾青影响下,胡风为中心。
1)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重要诗歌流派。1937年10月,胡风创办《七月》半月刊,刊物发表以诗歌最具影响力,鲁藜、绿原等人经常在该刊上发表诗歌,他们的出版物内容多是政治抒情诗,反映当时某些重大题材。诗体形式自由,不讲究诗行和格律,气势奔放,形象鲜明。
但在风格上又各有特色,有的浓郁,有的雄浑,有的细腻,有的高亢,在当时颇有影响力。
阵地 《七月》《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
诗人 鲁藜、绿原、冀禤、阿垅、曾卓、芦甸、孙钿、方然、牛汉
特色 “突入生活”的革命现实主义,融入个人体验;散文化自由诗体。
诗集
《七月诗丛》、《七月新丛》《七月文丛》之诗集、《白色花》
作品
阿垅《纤夫》思辨的力量、绿原《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成熟的情思
2)七月诗派的诗歌主张:
(1)继承中国诗歌会派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追求诗歌与时代的密切结合,诗歌与人民的融合;
追求诗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与革命功利主义,以及诗歌的史诗品格。
(2)纠正中国诗歌会派的诗歌观,主张正视现实,但强调发扬主观战斗精神,能动地去影响和改造世界。
A.主张突入生活,从生活现象突进、突入到生活的底蕴。
B.反对冷淡地模写生活,主张将诗人的人格、情感、审美趣味渗透到客观对象中,达到主客观的相互拥抱和融合。
七月诗派的成就:
阿垅的《纤夫》表现出一种深藏在普通人民身上的坚韧强劲的民族精神和古老民族的顽强生命力。全诗具有象征意味。
绿原从《小时候》到《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
4.抗战后的讽刺诗和政治抒情诗
讽刺诗和政治抒情诗在为这是时期诗歌创作的主要潮流。如郭沫若、臧克家、艾青、绿原等都创作了大量的讽刺或政治抒情诗。袁水拍是这个时期政治讽刺诗创作的代表诗人。
袁水拍《马凡陀的山歌》:自觉地把小市民日常生活中的牢骚(物价、住房等)引向反帝反国民党政权的总的目标,同时对小市民的精神弱点(满足、向上爬等)也给予适当地嘲讽。
二、从校园诗人群到“中国新诗派”
(一)校园诗人群
1.西南联大的校园诗人群:抗战期间,西南联大汇合了一大批现代新诗的前辈诗人:如朱自清、闻一多、卞之琳、李广田等,此外联大还特聘了英国著名现代派诗人和理论家威廉·燕卜逊。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一批年青的未来诗人,如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俞铭传、王佐良、赵瑞蕻等。
2.新的诗歌观念:
从生命的“沉潜”到艺术的“沉潜”:
通过“知性的提升与融合”达到“沉思的诗”:诗是经验的传达而非单纯的热情的宣泄。“经验的传达”是将外在生活经验化为内在的生命体验,而达到一种主观化,并进而感悟更深层面的底蕴,即“诗性哲学(哲理)”,它又是与生活(生命)的感性形态融会为一体的,这种“思”与“诗”的融合就产生了“沉思的诗”。
3.校园诗人群的代表:冯至的“十四行诗” 冯至的《十四行诗集》(1942)《甚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冯至从身边的日常生产与自然中发现内在的哲理,成为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并自觉上升到生命哲学的层次。冯至的诗是关于个体与人类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命的形而上的体验与思考。他的诗有西方思潮的影响和东方哲学的底蕴。
他的诗将自然流动的美凝定为有法度的美。采用了一系列“流动”与“凝定”的意象。内在诗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艺术上相对完美,庄严、单纯与从容。
冯至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冯至的十四行诗表现中国现代新诗人已经有了足够的思想和艺术力量,消化外来的形式,利用它来创造中国自己的民族新诗。
(二)中国新诗派
1.“中国新诗派”的形成:
北方诗人 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
阵地 《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杂志》《益世报·文艺周刊》《文艺复兴》
《文汇报·笔会副刊》
南方诗人 杭约赫、唐湜、陈敬容、唐祈,辛笛
阵地 《诗创造》 联合刊物 《中国新诗》
主张 提倡“新诗现代化”。袁可嘉、唐湜、陈敬容
2.中国新诗派的诗歌观念:
“综合”: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是中国新诗派诗歌观念中的一个基本观念。所谓“综合”是:诗的新倾向,“纯粹出自内发的心理需求,最后必是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
3.穆旦
穆旦 代表作有《被围者》、《还原作用》等。
特点是:
1)处于矛盾张力上的“自我”形象。
现代式的困惑、分裂和破碎。《被围者》以“残缺”为中心的现代哲学和诗学。
2)以怀疑主义的眼光观照现代生活所提出的思想(生命)这是冷峻的逼视和清醒的超越。
3)采用“非诗意”的抽象化抒情,拒绝传统意象,始终坚持“使诗的形象现代生活化”。诗中出现对立两极间的跳跃、猛进、突转,造成一种陌生与生涩的奇峻、冷峭、惊异的美
4)诗的语言的现代化。
拒绝文言,坚持“五四”现代白话诗的传统,形成了独特的语体风格:多义的语词、繁复的句式,以表达现代人的“较深的思想”与诗情。
他的诗,一方面显示出对于传统诗学的叛逆性与异质性;另一面,显示出鲜明而强烈的民族性,有着“新诗中不多见的沉雄之美”。
《诗八首》《赞美》呻吟,痛苦,斗争和希望,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4.其他诗人:
郑敏:她更多地受到里尔克和冯至的影响。“‘雕塑’是理解郑敏诗作的一把钥匙”。她追求雕塑或油画的凝定的美。如《金黄的稻束》。
(三)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
诗的民间资源的新的吸收与创造,“诗的歌谣化”的极致。颂歌为主、大众代言、抒情放逐、朴实易懂、借用民谣。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将民间爱情叙事纳入革命叙事,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格式,而又有了新的发展。
阮章竞《漳河水》。叙事诗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