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learning how to learn的重点就是如何形成chunk,所以我们不能轻易放过这个概念。这次继续讲一下,形成chunk的过程和之后会遇到的问题。
四、形成chunk时可能遇到的困难(illusion of competence)
插播个广告,欢迎使用我的幕布推荐码:https://mubu.com/inv/123114
这部分是讲如何避免“成功的假象”,在我看来这是说,在你形成chunk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首先,当学一个知识的时候,为了避免遗忘,人们往往重复阅读教科书或者笔记,并以为这样就完成了复习,从而产生“illusion of competence”。其次,有些人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也会直接查资料,看过之后也往往印象不深,却以为自己掌握了。这些都是因为没有使用一个方法:recall(回忆或者回顾)。
那么,recall的方法为什么有效呢?在课程中提到了Jeffrey Karpicke的一个实验结果: 回忆再学再回忆,学得快且好。这个方法在维基百科上是“active recall”。这种recall不是简单的回忆,也包括对所学知识的自我整理。通过整理,有助于形成一个个chunk。然后再通过recall,形成各个chunk之间的连接,最终达到熟练运用的效果。当然,你在recall的时候要对知识足够熟悉,否则可能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另外,Barbara Oakley教授还介绍了一个方法,自我测试。通过测试,你不仅能够发现自己忘记的知识点,还能通过错误改进自己。可以说和recall相互配合,效果加倍~
五、形成chunk之后:Interleaving(交错)
到现在为止,我们知道什么是chunk,如何形成chunk,形成chunk的时候会遇到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恭喜你,现在有了一堆的chunk可以熟练使用了,那么,之后呢?
之后你会发现,你对某个知识特别习惯,自动套用chunk解决问题,最后就形成了:Einstellung Effect(思维定式)......
这时候你该肿么办呢?这里就要介绍下面这个有效而且有趣的方法:interleaving。还记得我在chunk开篇提到的chunk的价值吗?没错,就是整合思考、知识迁移、创造力以及serendipity(意外的好运)。不过你有没有觉得,三、四、五节讲的内容只是解释了如何整合思考,最多是孰,但是如何生巧呢?这就需要interleaving了。interleaving是指交替使用不同的解决方法,直到把各方法融会贯通。因此你不仅要熟悉chunk,还要知道何时用,为什么用。你需要利用diffuse mode(还记得吗),将过去的chunk和新的问题相结合,思考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举一反三,从而产生更多的创造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非专业的人更容易突破思维定式,因为他们往往头脑中有几个chunk在共同出主意,而专业人士只会盯着一个思路死磕,从而更容易陷入Einstellung Effect(思维定式)。
最后,"Lady Luck favors the one who trys",当你尝试的多了,interleaving多了,你就会惊奇的发现serendipity(意外的好运)的降临。
OK,今天把part three完结了,也是该课程最复杂最重要的一部分。下一篇该介绍剩下的两个章节了,拖延和记忆,敬请期待~
欢迎和我交流讨论~微信号:q7345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