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能达观知命,有个很重要的原因:人和事分不开。一个人一旦出了事情,习惯于一棍子打死,搞绝对化。不知事出有因,不管背景如何,一概而论,抓住人品道德说事,对于人的功和过不再客观公正的评价,而去放大过失,全盘予以否定。
在从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坚持“对事不对人”,收获颇丰。人都是不断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自己的内心不掩“恶”,是真善,是真光明磊落。尤其是学校,面对大多是未成年人,就像有个校长说的那样,在学校里允许学生犯错,走上社会才会减少犯错的机会。有个现象让人困惑,越干事越有错,不干事反而一身轻松。因此,许多人为了明哲保身,选择混事。人和事为什么不能够一致呢?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被后人误读,知是行的“知”,行是知的“行”。我们要么是知之甚多,行动力达不到,要么是行动过快,盲动出错。人在起心动念时善恶已经有了分别,正念才能产生正见,激发正行。
“对事不对人”,把人和事区别来看,显然是人成熟的标志。缺乏理性就会人云亦云,成为吃瓜群众,甚至会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干出“痛打落水狗”的事来,至于别人是不是真正该打的“落水狗”,是不是“过街的老鼠”,从来没有想过,也不去费脑子。
有个笑话或许今天看来并不可笑,有大哥泄愤爱国,发誓要打倒俄罗斯的“奥巴马”。
缺乏常识就会缺乏理性,就会成为那群伸长了脖子在暗夜里欣赏屠杀革命者的看客和附庸。一不小心,自己就成了间接的凶手。
把人和事分开就那么难吗?热血沸腾的时候请冷静一下,不要对自己没有真正清楚的人和事妄加评论,更不要去随声附和。
人非圣贤,我们都是借事炼心。从事上可以对人了解一二,但不是全部,对他人心持敬畏的好处是不会冤枉人,不会去随意评判别人。这样在管理中就能够做到知人善任,利用优势补缺。当一个人看周围都是可用之人,都值得自己去学习的时候,人格自然丰满,生命无比丰盛。
常常吃亏常常犯错,因为眼睛和耳朵都不值得相信,常常把人事混在一起,做出一些愚蠢的事。对他人要求过高,实际上是内心深处对于自己的极大不满足。而自己又不自知。
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知道的人和事还是少掺乎,先把自己的事做好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