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三年前,在学校集体教研上听了薛法根老师的语文课,当时对他的课没什么认识,只知道名家的课轻松有趣、行云流水,聊天似的一节课聊出了高度,达到了教学目的。
而这个三月,在宗鲜老师推荐我们共读的书《现在开始上语文课——薛法根课堂教学实录》里,才算拨云见月,看了六七课教学实录加名师点评,才算对薛法根老师的语文课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原来之前听到的“组块教学”就是他的课,原来这就是组块教学。
从3月11日收到书,到今天,也只看了七课,有《番茄太阳》《二泉映月》《爱如茉莉》《我和祖父的园子》《匆匆》《青海高原一棵柳》《桃花心木》,这些都是阅读课,薛法根老师在阅读课教学中多采用的都是组块教学的方式组合教学过程。所谓组块教学,就是将一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成几个板块(模块),每一个板块聚焦一项目标展开教学,这项目标可以是检查预习情况,可以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可以是研究课文的一种表达方式,可以是结合设计的一次说话写话练习,等等。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灵活设计出不同的板块组合,是薛法根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
他每课的组块教学思路大概是:字词教学,概括主要内容,解读感悟文本,写话训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教学活动力求整合,形成板块,每个板块对应一个目标,每一个目标都有相应的教学活动。
上海师范大学吴中豪在评论薛法根老师在“番茄太阳”组块教学教学设计中说道:组块教学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摆脱文本解读为主线的窠臼,按照组块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容易将课程目标落到实处。我们常态的阅读课教学设计是“直线型”的,即围绕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先是初步理解,然后逐段分析,最后总结提升,这个过程中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在解读的过程中随机插入,却往往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课堂教学碎片化在所难免。
而吴忠豪教授在评价薛法根老师的《匆匆》组块教学设计时说:组块教学流程最大优点还在于教学目标明确集中,每一个板块都瞄准一个目标设计教学,教什么非常清楚。这一点的确如此。比如《匆匆》板块一出示叠词让学生读,感受语言美,对照的目标就是“体会叠词运用的好处”;板块二进入内容理解,探究朱自清感受时间匆匆的原因,对应的目标就是“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板块三探讨学习朱自清如何写出时间匆匆的,穿插仿写练笔,对应的教学目标是“体会作者怎样将时间写具体”。
并且,组块教学设计,每个板块可以聚焦一个目标开展多层次立体式的教学设计。如《匆匆》中的第三个板块“体会作者如何将时间写具体”,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第三段时,根据地第三段的表达特点设计一个说话练习,通过表达实践让学生对文章表达的形象性有更真切的体会。
组块教学设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使复杂的语文教学设计变得相对简单。只要准确把握好一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然后围绕这些教学目标一项一项设计,一般一项目标设计一个板块。这样每一板块教学内容一目了然,课堂教学就不至于跑偏,简化了语文教学设计和语文教学的复杂程度。
当然文本阅读在阅读课中是不能绕开的,但它只是阅读课教学的一项工作,将文本解读放大成阅读课的全过程,就会窄化阅读课教学任务,严重挤压听说读写训练的时间和空间。而板块教学,每个板块大致占四分之一,(也可根据每个板块目标达成所需时间灵活调整,可控性较强),将语文的听说读写真正落到实处。就连我们常说的字词教学,落实的也非常扎实。高年级字词教学不必逐字逐词面面俱到,但容易读错容易写错的词,任何年级都不能忽略。薛老师第一板块的字词教学,多以分类出现,几个词组、几个短语,也可能几个句子,便能通过学生的读,教师的点评引导进入文章主要内容的学习。这个板块比较容易模仿学习。
而其他板块涉及到的课文主要内容概括、内容理解及写法品悟基本都是通过穿行在文本语言文字中的师生对话互动完成的,看似轻而易举,实则对老师的文本解读能力 、课堂理答能力、知识储备等都要求极高,需要不断揣摩研究,慢慢学习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