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家长咨询我,孩子自从课外开学报班学英语,刚开始兴趣还高,买了新书,入了新班,一群同龄的孩子在一起,感觉还是挺新鲜的。学了半年后,就觉得背课文有难度,语法也不太明白,就不想干了,学校的英语是没有问题,成绩还是不错的。家长也是心疼孩子,不知道怎么办?正常学校学习也是一样,不局限于课外辅导
如何做决策,其实家长都知道(肯定不能停得),今天的文章,给您再加持一下您的决定。
如果您还是心软,看完文章你可能就会明白,这会在多大程度上对孩子造成影响,可能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曾国藩,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晚清重臣。后人用一副对联评价他: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很多伟人名人都对他推崇备至,毛泽东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也特别佩服他。
我们来看一下曾国藩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或许对您会有启发。
他在指导孩子练习书法时,当孩子练习一段时间,出现懈怠,不想练了,觉得苦,觉得累,也就是他说的:
数月之后,手愈拙,字愈丑,意兴愈低,所谓困也。
这个困,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到了一个瓶颈,经历的第一个转折,是停,还是继续。停就是半途而废,它会带给孩子一个印象,遇到困难是可以逃得,以后再遇到困难,不管是什么,哪怕是你让孩子去买瓶醋,超市关门了,他可能就回来了,说超市关门了没有买到。
这时,也不要责怪孩子,你怎么不去便利店,路对面的超市看看呢?
因为这都是家长教得,无形中教的。
我们看看曾国藩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
很明显,不能中断,熬过去,就能有进步。突破瓶颈后,就能有发展,心态也会有变化,就会有突破之后有所得的成就感。做到之后就会悟到,然后再遇到困难之时,继续熬,然后再跨越过去,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孩子也就习惯了去突破,坚持,知道会熬过去。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孩子在小学学拼音的时候,学英语,孩子会不会混淆的问题。
答案是:肯定会混。
但是你不能就此就不让孩子学了。为什么呢?这个困难一定会遇到,现在不混,后面也会有这样的问题。
正确的做法就是,去「面对」这样一个暂时的困难,一段时间后,孩子自己会分得很清楚,怎么做到的,你问他,他可能也不知道,但结果就是分得很清楚。
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其他的问题。那就是继续,曾国藩后面还说:
再进再困,再拨再奋,自有享通精进之日。
后面还有困难呢,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去突破。到这里,大家应该清楚了吧,这就是一个「选择」,迎难而上就对了,做好心理减压,沟通,给点糖果就熬过去了,熬过去了就是新的一片天地,不然就会让孩子习得习惯性放弃的技能,我想这是家长不愿意看到的。
我觉得课外让孩子练练书法,弹弹钢琴,打打乒乓球等等,某种程度上都会磨练孩子的耐性,培养孩子的进取心,还可以提高专注力,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