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菲利帕佩里
1T
2022.10.09杨玉林
1.当你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或提出要求的事情感到愤怒时(或产生其他负面情绪,包括怨恨、挫折感、嫉妒、厌恶、恐慌、恼怒、恐惧等等),最好把它视为一个警报。那个警报不是在提醒你,孩子肯定做错了什么,而是表明你的记忆闸门又被打开了。
2.有一个阻止自己冲动反应的好办法,就是对自己说:“我需要一些时间思考当下发生的事情。”先停一停,冷静一下。即使孩子确实有问题,需要你指引,你在气头上指引孩子也没有多大意义。
2T
与孩子冲突时,打开了自己的记忆阀门,所有的怒火其实都来自当初未发出来的自己,这一点太值得注意和反思了。否则我们仍然沿用上一辈错误的教育方式继续用到下一代身上。
—————————————————————————————————————————
《真希望父母读过这本书》
2022.10.10杨玉林
1T
1.愧疚不是坏事,当我们意识到正在发生的事情时,可以把愧疚转化为庆幸,因为他提醒我们需要改变。
2.几乎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种持续不断的唠叨或评价的声音,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以至于根本没有注意到他在说什么。警惕这种声音。
3.内在的负面声音除了会引导孩子做出有害的判断以外,还会放大滴露的情绪打击信心,使我们感到自己样样不如人。所以记住你的自我批评可能是妨碍孩子幸福的最大绊脚石。
2T
妈妈的焦虑不安,可能在无意间给孩子增加很多心理负担,同时这种情绪也给自己极大的负能量,还有铺垫好的失败和不行的借口。
警惕自我批评带来的危害,以前只觉得危害自己,现在竟发现还会危害到孩子,那为何不自信点呢?要做一个由内而外的积极的人才对。
—————————————————————————————————————————
《真希望父母读过这本书》
2022.10.10杨玉林
1T
1.愧疚不是坏事,当我们意识到正在发生的事情时,可以把愧疚转化为庆幸,因为他提醒我们需要改变。
2.几乎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种持续不断的唠叨或评价的声音,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以至于根本没有注意到他在说什么。警惕这种声音。
3.内在的负面声音除了会引导孩子做出有害的判断以外,还会放大滴露的情绪打击信心,使我们感到自己样样不如人。所以记住你的自我批评可能是妨碍孩子幸福的最大绊脚石。
2T
妈妈的焦虑不安,可能在无意间给孩子增加很多心理负担,同时这种情绪也给自己极大的负能量,还有铺垫好的失败和不行的借口。
警惕自我批评带来的危害,以前只觉得危害自己,现在竟发现还会危害到孩子,那为何不自信点呢?要做一个由内而外的积极的人才对。
—————————————————————————————————————————
《真希望父母读过这本书》
2022.10.11杨玉林
1T
1.练习揭穿内在的批判声音
2.练习不再评判,与其根据你做了什么来评判自己,不如观察及欣赏你做对的事情。
3.把焦点放在自己的身上。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我们对孩子的反应负起多少责任是亲子教养的关键。
2T
减少对自我的评判,减少对孩子的评判,这些对父母来说太难了。一不小心就进入了雷区。
孩子的独特性是由复杂的基因和环境混合而成,而我们父母就是那个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重要责任是如何维持这个环境的良好运转,而不是盯着孩子的一点一滴,用心用力大处着眼,而小处睁只眼闭只眼。
—————————————————————————————————————————
《真希望父母读过这本书》
2022.10.12杨玉林
1T
1.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和关怀构成一张安全网,这是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的东西。
2.处理意见分歧时,一直只解决一个议题,想象中的焦点究竟是什么?别把怨气憋在心里,而是一次讲不明白,从那个问题带给你的感受开始讲起,而不是先攻击或责备对方。
2T
当你谈论棘手的议题,感到恼羞成怒和对方快吵起来时,用一下解决办法:
1.承认自己的感受也考虑对方的感受。
2.定义你自己,而不是定义别人。
3.不要反应而是反思。
4.接纳你的脆弱,而不是害怕示弱。
5.不要径自认定他人的意图。
—————————————————————————————————————————
《真希望父母读过这本书》
2022.10.13杨玉林
1T
生活从来都不是静止不变的,能够接受、处理、拥抱改变,比抵制改变,试图找回失去的东西更积极有效。
书中马克的改变:“他的改变方式,是去追踪怨恨感的来源,结果发现那种怨恨与自己成长的过程有关,并从亲子关系中找到了意义,不在把育儿当作乏味的苦差事。他发现,当他和妻子共同承担及平分对孩子的教养责任时,也让妻子有了更多时间去找回以前的自己,而不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2T
生活中,我们也要像马克学习,找出不和谐的来源,能够接受、处理、拥抱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