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艺青年来说,《小森林》是不可错过的一部电影。其实我不是经常标榜自己是文艺青年(只是有很多人都这样说我),因为我真正喜欢的东西往往都是很屌丝和接地气的东西,例如段子、狗血电视剧,还有动漫等等。
但是,电影是艺术,作为一个有层次的伪文艺青年,还是在无聊的时候看了一下。结果两部电影四个小时,把我感动到一塌糊涂。
美食、美景真的是太!治!愈!
饰演市子的桥本爱其实不是那种我心目中的文艺美少女,她的巅峰颜值是在《告白》时饰演的女学生。而到了如今,她依然美,但美得不算柔和。浓眉大眼,轮廓分明、鼻梁高,只能说高级脸,却全然没有文艺少女感。但当我看完这部剧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觉得——啊,这选角也太好了吧。
当然,如果中国大陆要翻拍,我举起双手双脚让春夏来演,其次是马思纯。
正因为桥本爱她的形象不算阴柔,才能感觉她内心的兼任,以及身负亲自面对大自然的力量。日以继夜的农活、不体面的攀山涉水,如果找阴柔的女生去演,估计会有十足的违和感在里面。虽说如此,但这么大的农活量,市子肤色还能这么白,也还是会有违和感的。
但你没办法,电影是艺术。肤色黑了容易变“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回到电影本身来,其实故事很简单。市子从小与妈妈在小森林生活在一起,接受过妈妈潜移默化的教育。20岁那年妈妈突然离家出走。之后,市子也曾离开小森林,还有过男朋友,但因为逃避一些事情,就回到小森林生活。而电影的主调,就在于每个季节的八道菜,以及她与八道菜的食材一些务农生活,以及从这些务农生活中,延伸出的一些小道理。
譬如除草,市子比喻它们为「绿色的侵略者」。每一天你都要除这些顽强有野心的草,才能让食材健康成长。大自然的物竞天择是一种常态,这时候需要你花费许多心力去养,才能养出一道美味的果蔬来。美味都来之不易,一个不留神,美味就会烂掉了,就像大雨后的西红柿。
但是,这其实都取决于市子的心态。她不愿为西红柿建棚,因为建了棚就像决定她一定要留在大森林里,每次只能任由西红柿在雨中烂掉。你明白,顺应大自然去改变让果蔬长起来,其实做多了就能懂道理了。这些道理你明明很清楚,但不同的人去做,结果是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心情都不一样,或平静、或焦虑……
你创造出来的东西,无论种的果蔬,还是一顿饭,都像你的一面真实的镜子,都有了你的特征。市子的西红柿,清甜可口,却也因为市子的摇摆不定而担过一定的风险。
不过吃东西吧,还是不要想到食材有感情,吃东西的时候,就得做一名带着感激,却对食材没有感情的杀手,就像市子吃鸭子的时候。
夏天热,市子的屋子是个湿气很重的地方,物品食材容易发霉,这时候就算天气再热,都得生个炉子排湿,这时候就可以开始发酵面包了,市子说「我才不会被阴雨天打败呢」让我非常触动。人若有无限想象,便能在麻烦与沉闷中生出花来,这是多么美妙的一项技能。看生活亦是如此,市子说「寒冷也是最重要的调料之一」,那个让你被子里瑟瑟发抖的寒冷并不是毫无用处,那么,你所面临的那些许许多多的逆境,也都是特别重要的人生调料吧!
这些也让我想起了从前听过的一个随机营销案例:一个酒吧地理位置偏僻,一座桥还无时无刻升起来,阻挡客户前来,然后他就想到了一个促销的方法:当桥升起来的时候,啤酒全场5折,最后他的营业额就开始往上涨。将弱点变成优点,将麻烦变成诗意,真的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
美食、美景,都会让人想多看几次,那种美好、宁静的生活;那种与食材、大自然的对话,那种孤独一个食,无纷扰的画面,在现代石屎森林真的无法看到。其实回头想,放到中国农村,哪来这种干净的环境,就是发达的城市也没法做到这么干净的街道。只有像日本人这么恪守整洁,才能呈现小森林这种喧嚣之外的感觉。
但诗意之中隐藏的焦灼也显而易见,你能看到什么人会坚定地一辈子留在小森林,就像市子的师弟,而且有坚定的理由——「俺はさ、他人に殺さしといて、殺し方に文句つけるような、そんな人生を送りたくないと思ったよ。」。还有市子的好朋友,一直吐槽上司,回到家乡还是继续吐槽上司,却被祖父骂了一顿。还有突然离开的市子的妈妈,最后来信,才知道她在经营一家果园。
这些都是我们,就是我们啊。市子说,人生就是螺旋上升,或者不断外扩的螺旋,或许我们围绕其实一直都在徘徊,但这一次次都不是回到原点,我们其实都在前进。每一次转了一圈,总归有些小小的不同。
若这样相信下去,也算是令人安慰的事情啊。所以别怕,焦虑也别怕,努力生活下去吧,就算只是为了,每一天坐在饭桌前说那句“我开动了”,也挺好的。
最后的最后,我还想说一句:市子做的菜,其实应该不会太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