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黄春波
我今年40来岁,来自河南焦作,从去年12月份加入“学思践悟群”至今已有10个月,说到收获可以说非常大:以前的自己没多少自信,评价标准过于外求,一点小事都会反复纠结,属于想的很多而做不出来的人,并且遇到点事就经常睡不着。但学习心学到现在,我感觉自己虽然在实修上没有大的突破,但也是收获满满的:首先做事有了基本的评价尺度就是内求于心,慢慢地人好像能立的住,心里边不再总是空落落的。其次看人和事更加客观,没有以前那么多臆想和加成的东西了,并且通过刘老师的讲解,让我重新理解了很多道理、了解了这个社会更为真实的一面,基本就是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所以这里我真诚说一句:真是幸运。感恩遇见,感谢“学思践悟群”这个大家庭。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开始自己的分享和梳理:
一、关于立志。
阳明先生在传习录中说“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对这句话自己入群10个月以来好像一直没有太大感觉,对念念存天理和立志之间的关系总存有疑惑,并且总感觉立志这事好像离现在的自己还很远,因为我自己入群的目的是本着刘老师讲的提高个人心性和崇拜阳明先生的智慧来的,对刘老师常说的那种仰望星空、认真思考人生意义的情况,我是深感惭愧。虽然对圣人的水平非常向往,但也只是偶然憧憬一下,真没太当真,有一种走到哪里算哪里的感觉。所以一直以来我只是较为单一地把精力放在了学传习录、听音频和静坐触摸心体上了,没在所谓的立志笃行上下功夫。直到最近我学习刘老师的书到下册时,才渐渐领悟“时时存养良知、诚意、慎独、戒慎恐惧” 等概念的真正含义,实践中也对“念念存天理”的难度有了一点点直接体会,也有意往这方面做。
目前的我能模糊地能感觉到心所欲和身所欲的区别,经常性感觉到两个小人在打架,很偶尔的有那种热热、气血涌动的感觉,可惜的是多数时候都是私欲获胜,不能致自己的良知。当时的感觉就是体内有一种冲动,不吐不快,不自觉地张嘴就说了出去,说完了又后悔。有时候是明明不该做的事,嘴上却答应了、行动也有了,可是心里却清楚地知道这么做是不对的。长期以来我就经常这么纠结过来、纠结过去。
反思起来就是一个用功“不笃实”的问题,现在回顾这个不笃实,不光表现在平时立志不坚,忽视了日常做人做事中良知存养功夫;还存在对同道们分享的内容走马观花,体会不认真,对书本上的知识追赶进度、侧重思维理解而没有往个人体悟上下功夫。静坐实修中也是急于求成,没踏实体悟。一句话就是心太浮躁、并且自我要求低,心思也没有全放在“为学”这件事上。
直到这次梳理,重新读关于立志的章节,我看到在238章中阳明先生教人说“汝辈功夫不长进,只是未立必为圣人之志”。看到这,我猛然一惊,都是自我太放松、克治功夫不够坚决,才导致自己现在把学习这件事搞成了夹生饭啊。立必为圣人之志看起来有点大,实际上我们知道圣人圣在纯度、不在分量。每个人能力和事功可能有大小,而良知存养的纯度却可以一样。由此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所谓的立圣人之志,不必那么高大上,我们要做的就是个“素位而行”。立足个人条件、现实境遇,去做每一件合乎天理的事,享受每一份“合天理、致良知”后的坦荡、心安即可。刘老师的公众号里向阳师兄有一句话,他说 “所做所为只是人生载体,人生只有一次,珍惜每一刻的时光,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我想自己就把立圣人之志、追求人生意义和幸福这样的大目标分解到当下的每一刻,不是更加容易、更加可行吗,哪怕只是“该睡觉的时候,自己去睡觉了”的那份自我满意,也是一份存天理、致良知。传习录中讲到“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即是圣人”。果真做到培养起自己对这份“坦荡、心安”之感觉的喜爱,不就算是学有所成吗?
二、关于静坐。
说到静坐,我是深感惭愧也比较无语,入群10个月到现在为止,我还在入静功夫的门外打转,不得其门而入,并且我深刻感到现在自己心猿意马收束功夫还差的远。可能把收束功夫单独讲有点不妥当,但我就是深深感觉到自己静坐时还是妄念丛生、连绵不断,对此干着急却没啥办法。我是从一开始的盘腿坐、站桩、到正襟危坐,从关注呼吸、到只想一个东西,再到什么也不想只是观念头生灭,最后是直接观黄庭处等诸多方法自己是逐个试了一个遍,却没能挖出一口出水的井来。个中原因我分析:一是功夫有间断。好不容易找到点感觉,因为各种原因一断,再想恢复那种状态得费好大劲,这属于忘了。二是有自己心性基础较差做事缺少定力和韧劲的原因,以前的自己外求太严重,估计心体被遮蔽的够严重,自己都感觉自己做事缺乏恒心和毅力,一遇挫折还容易急躁、自我怀疑,说句不怕露丑的话,我连做梦都没几件很顺利的事。做心性功夫这件事本身就是个考验心性、要靠悟性的事,自己做不好这应该属于个人资质问题。其中存在最大的问题还是“助”的毛病:多数时候的静坐,我都有种想尽快奔向主题,寄希望于在触摸心体、感受气机方面能有所收获,这是典型的拔苗助长、种下种子时不时要拔出来看看的“助”的心理。还有的情况是越找不到感觉、静不下来,就越想念那些仅有的感觉比较的状态,这样越“想”状态越差,想调整过来反而更加难上加难。
有一点可喜的是最近我好像稍微有了一点小小地突破:能尝试着躺在床上做观念头的事情,时间能在半个小时以上,这要放在以前早就睡着了。最近几天躺在床上观念头时我觉得有意念告诫自己不想事、不想事,也是一种想,必须达到自然的不想,任念头出入才是真的观念头,那时只有胸口的起伏和念头出没;还有一点想说的是我好像体会到一点刘老师讲的观念头和观黄庭是一件事的意思,就是两者之间好像可以无障碍地进行切换。
而且最近,我感悟到所谓的入静, 就是一个让自己变成旁观者,去感受体内呼吸、气机运行等事情本身自有的运行状态,而不加入丝毫人为的干预。无论体内有什么高低起伏是个什么状况,能做到只观不想,坚持一会就能较快地进入“静”状态。念头“出入无时,莫知其乡”,肯定还是会有,当念头出现时不过多关注和干预,自然地回到自己该有的关注点上就好。我想对我来讲入静中的心态平和,不急不躁很重要,要接受出现各种念头和各种状态下的自己,因为这就是当下的自己、真实的自己。
第三,关于致良知的一点个人理解。
我们说耳目口鼻四肢,身也,而心是身的主宰。要想身不逾矩,心就得正,这是修身在正其心。至善是心之本体,感知功能是心的体,体无善恶,用了才有。而心得用在于心得发动,就是意。普通人由于良知会被遮蔽,产生的意经常有善和不善的。(这个地方我理解,从心体知觉事物、意识一聚焦开始,可能第一感觉是良知做出的,这时产生的意自然是善的,往下不是没有了,而是在一层一层往下走,当然这种一层层地走也可能是非常快、一瞬间的事,你的记忆、观察、逻辑推理会帮助你不断地对这个事进行新的感知,从而形成新的意动,这时候的意动很可能就是恶、不善的)。革除这些不善的意就是我们做功夫的具体抓手,这就是“欲正其心,先诚其意”。而诚意就必须要让良知做主,就是致良知,让意动不欺于良知,是就是是,非就是非。而致知在格物。格物的目的和过程也是要去除遮蔽,恢复良知做主。所以说来说去,所以我理解良知就是其中的根本所在,也就是“一以贯之”的“一”,也是格致诚正其实是一回事的意思,也是阳明先生最后提出“致良知”的意义所在吧。最后对于“格物”,我现在理解应该有两个阶段:首先对于还没有触摸到心体,不知道气机为何物的人,也感应不到胸口气机涌动的人,就是个踏踏实实依着良知做去,善念就存养扩充,是恶念就去除,这样就是平时的致良知;而后随着实修功夫的深入,能感受到遇事时的气机异动时,或是了解了气机的实相后,就可以从导正气机入手,做导正气机的工作,通过一遍遍地打磨心镜,从而从根本上恢复心体本然的状态,让良知真正地主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