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日更第28天
无知成了时间的中心思想。
————《读报纸的人》
带着未知的渴望,我读完了这本绘制生活真相的书。
虽然这本书是以纳粹黑暗政治背景为题材,书里很多话语能戳中心坎,无不体现着生活的真相,人生就像报纸,需要去读,很多时候还是以无知来回馈。
01.不同的世界,一样的我们。
主人公弗兰茨,一个少年生于20世纪30年代,从小村庄只身来到维也纳这座陌生的城市。卖报亭就是他即将要前赴的目的地,他怀揣着希望踏上了维也纳第一方土地。
到了卖报亭后他看到的却是狭小又漆黑的空间,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报纸。而报亭的主人森耶克是个失去一条腿的退伍军人。
从此弗兰茨开始了他读报和卖报的生活。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当然时而也会看看外面的街头小巷。
无聊的打发着每一天,能让他感到欣慰的事情就是和妈妈写信,告诉她这里的一切。
弗兰茨的生活何尝不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的生活?
从懂事开始就要真正面对自己的生活了,现在的孩子十几岁开始寄宿上学,即便是在明亮的教室里,和谐的氛围中,每天还是重复着自己耕耘的一亩三分地。
现在的孩子生活很幸福,不用愁吃愁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没错从物质这点来看,现在的孩子非常幸福。但是从生活本质来看我不能苟同。
人人生来就要面对自己的问题,已经不光是吃饭穿衣那么简单了。如果只是这样,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还是每天挑灯夜战,饱读诗书?就是在探寻自己的人生道路,他们的人生将去到何方,没有人知道。
他们和卖报纸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焦虑,焦虑的是看不清前方是什么。他们在懵懂中自己畅想过未来有多么美好。
可是,很多时间还是在无知中悄然走过。
生于不同的时代,人生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在时间的洪流中,无知的探索着未知的未来。
02.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寻找答案
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寻找答案,是为了什么?
为了经历。
无知便是经历的源头。如果事先什么都清晰明了,大可直接跨过不必要的麻烦,而到达自己的目标。
可是,恰恰相反,很多时候很多人都是无知的,所以,才会一直经历着,经历着相似却不相同的经历。
弗兰茨喜欢上波西米亚女孩后每天魂不守舍,他去找心理学家一个80岁的老人,和他说出自己的困惑,他试图想让老人给他一个解决问题的答案。
可是,让他失望的是没有肯定的答案。
他只有自己去解决这件让他萎靡不振的事情。开始他不知道那是爱情,后来当他和女孩发生关系后,才知道那是美好的爱情。
从空白的感情地带走向了花开遍地的爱情谷,弗兰茨告别了小男孩的自己,这就是亲身经历告诉了他赤裸裸的答案。
就像当初过来人告诉我不要嫁的太远,找个离家近的婆家好。
我不以为然,觉得距离不是问题,科技这么发达,高铁飞机,很快就到家了。
可是,当自己真正走向远嫁的那条路时,才知道那是一条不归路。
很多身不由己,很多无可奈何,感叹人家说的多对。
是啊,别人的答案就在眼前,在自己眼里可能还不相信那是自己人生的答案。非要自己另辟蹊径,寻找另外一种可能,正是这种不可一世的态度,终将走着别人走过的路,一直重复着无知的探索。
最后
我们的目光扫过全世界,什么也看不到,却在期待着更多的东西。
带着一种无知走向另一个无知,一遍遍经历着世人类似的人生,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弯路,亦或者才是真正的经历,也许这样才能拉长生命的宽度。毕竟又长又宽的人生才能把日子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