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浩宇同学选的小故事
如何做到“往而不害”?
摘自《第35章-张清一解读道德经A-2021年发布版》
原文:如果我们掌握了真正的“道”,并不是说天下的人就要归附于我,这东西太大了,反而是“天下往”——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可以到任何地方去”——往天下。“天下往”、“往天下”,从古文的意思来说是差不多的,“天下都可以去”,是吗?“往而不害”,去的话都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妨碍的地方,因为你掌握了“大象”。比如说“路平不遇兕虎,遇水不遇蛟龙”,那不就是“往而不害”吗?这样前文后文就连在一起了。比如这地方有一只老虎,老虎会吃人,如果老虎肚子饱了你就可以过去,老虎肚子饿你就别走,你掌握了“道”就知道这些规律,这样的话老虎当然就伤不了你了;如果你不知道乱冲乱搞,那当然就有危险了!就像我们到外面走要遵守交通规则,交通规则也是一种“道”,是一种规则,是一种运行原则。如果你违反交通规则可能危险就大得多,如果你遵守交通规则就很安全,这就叫“往而不害”。既然你能做到“往而不害”这个地步,就会“安、平、泰”。“安”就是安定,“平”就是平安,“泰”就是康泰。所以这一章还是讲“人”,讲“有道之士”。前一章我认为讲的也是“有道之士”,讲“有道之士”怎么对道加以利用的,“其可左右”。这一章也一样,讲我们“执大象”会怎么样,我们掌握了“道”会怎么样。我们掌握了无形的真正的“道”就可以到任何地方,到任何地方都可以“往而不害”,而不是“全国的人投靠他还不互相妨害”。“不互相妨害”是什么意思?谁来妨害啊?天下人都是圣人才不相妨害呢,人在一起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往而不害”就是,我去了,但我可以做到不受伤,因为我已经修成“道”了,修成道了我可以自己没有妨害,我可以自然地行“道”。但“天下的人都向他依靠而不互相妨害”,这句话明显自相矛盾,天下人都是圣人才能做得到呢,不是圣人就做到这些那就太厉害了,反而把这些人抬得过高了。老子不应该有这种概念,他自己都做不到。“往而不害”是不害己,不妨碍自己。古代的“害”不是“害人”的意思哦,是“妨碍”和“阻碍”的意思。比如说我过段时间就要去云南真正的云游了,去云南的话我掌握了“道”——我掌握了驾驶之道,我了解车的性能,可以开车,开车也是一种“道”哦;我掌握了指南之道,知道方向、知道道路——我是不是就可以“往而不害”?我“往”就没有什么妨碍,就没有什么困难,没有什么阻碍,这样就可以安安全全、舒舒服服到云南去了。如果我没有掌握这个“大象”,没有掌握这个原则,那就不能去。这是我理解的“天下往,往而不害”,按这种方式去理解它就是顺的。学生16:“往而不害”我想到一个例子,就是《汉尼拔》里面关于野猪的那一段。张老师:对。他掌握了对自身的控制,所以就可以错过许多危险。学生17:我们现在都在学习老子的东西,是不是达到“天下往,往而不害”的境地了呢?张老师:但是你们之间就没有妨碍了吗?你们已经做到了齐心无碍了吗?如果照你这种理解,“往而不害”就是互相之间没有妨碍。但我们互相之间还是有很多障碍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做到这个地步。它只要求你尽量做到,你做到一项,这一项就没有妨碍;你做到两项,两项就没有妨碍;如果你做到了全部,做到更大范围内掌控“道”的话,你就可以做到“往天下”,很多事情你都可以做了。所以你了解的“道”越多你能做到的事情越大,这也是“君子不器”。你的“不器”越多你就越能“器”,任何地方你都能够“器”,“故能成器长”!
思考题
1.“往而不害”什么意思?
答:了解了事物真相与规律,你能适应他就不会有害处。
2.什么是“执大象”?
答:无形的东西,例如:空气,风
3.生活中如何做到“往而不害”?
答:在生活当中与人交往,去了解人性,了解他的需求,去满足他人的需求,做经营者,利他。人心是肉长的,一般来说,不会遭遇别人的陷害。即使遇到危险也有人助力一把。
自己身体体质也要有了解,并不是吃所有食物都有对自己健康,根据时令时间段选择吃喝适合的食物,就能做到往而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