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贴吧闲逛,偶见某吧友发出一帖,名曰征集诗号,观之,有感而发。
诗至今日,已有千年历史。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诗歌是都是文化的象征。字里行间,短短数语,或赞,或叹,或喜,或悲,或唏嘘,或感慨……
诗词有意且有形,形态极妍意至深。吧友所说的诗号自然是古体诗,古风犹在,胜却今夕。当然,现代诗有其蕴涵之美,但个人却更偏爱古体诗。古风诗词,斟字酌句,别有一番味道。现代诗不受平仄所限,不受词牌拘束,自由脱洒,个性尽展。骨子里,并不迂腐守旧,反倒勉强算的上是半个极客,思想虽谈不上前卫,起码也还算开放,却对七律、七绝、五律、五绝,还有千奇百态的词赋,貌似少了点免疫力。对于别人所作之诗,特别是在今时今日,这个略显浮躁的年代里,都会投去一丝敬佩,亦为尊重的目光,总觉得这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在这个功利主义充斥的年代里,就连文字这种东西都被其所占据,这些“以文为友,以诗写意”的朋友们,太难得。文字虽不能与把玩二字想联,但偶尔把玩,却也是趣味横生。一首七绝,不过二十八字,即便如此,容器虽小,容量却不见得小。日月星辰、花鸟风月,凝雪寒霜,薄雾细雨,山峦峰翠,云海相接……这些自然之物,均可收容于诗词当中。尽管不可亲眼所见,然而驰骋于遐想之间,犹是一番美好,仿佛与天地同游,若叶随风,游八荒之境,气清神闲,观四象之景。诗人往往会借景生情,融情入景,以景抒情,情景交合。偶然的心领神会,感于一瞬,与之共鸣,便得一处新天地,神往之。
源源时间长河,诗人传唱千古,留下经典至今,依然于心缅怀。时间的积淀,才造就了文化的魅力;历史的沉沦,才绽放了文明的光辉。世间一切,莫不从无到有,由空满盈,化虚归实。如今所见所闻,所处一切,均是传承之物,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创造,一次又一次的革新所得。再回首曾经那些遥远的风韵,自然会觉得,有一点怅然,又有几分情怀,有所慰藉。
最近有点痴迷上了霹雳布袋戏,且不论剧情、人偶、场面如何,单是每个人物出场时,旁白吟诵的诗号,顿觉喜爱之情,油然而发。如剑君十二恨,诗号曰:
一恨才人无行;二恨红颜薄命;三恨江浪不息;
四恨世态炎冷;五恨月台易漏;六恨兰叶多焦;
七恨河豚甚毒;八恨架花生刺;九恨夏夜有蚊;
十恨薜萝藏虺;十一恨未逢敌手;十二恨天下无敌!
改自清代文学家张潮《幽梦影》中的“一恨书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台易漏,四恨菊叶多焦,五恨松多大蚁,六恨竹多落叶,七恨桂荷易谢,八恨薜萝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多毒……”细细品读,愈是有味,诗意喻人,岂不妙哉。
诗人也许是失意之人,似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心有憾事,难以入眠。诗人也许是潇洒之人,似太白“人生得意须尽欢,朝如青丝暮成雪”,不附权贵,个性凛然。诗人也许是归隐之人,似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隐没红尘,怡然自得。
千百诗自有千百意,人品诗而会意。古风不见蹉跎,诗意不解阑珊,试问红颜知己,天涯何处寻?!昨有飞蝶乱梦,明朝将至生辰,静思遥望远景,不惜身边人?!踏临红尘愿虽好,奈何多情却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