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学习了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胡教授分享的《养老风险与养老规划》,有一些感悟
一、老龄化趋势加深,需做好资产配置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寿命在延长,人口出生率却在不断下降
老龄化也越来越重,第7次人口普查,验证了老龄化趋势
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寿命却在延长,80、90、00后越来越长命
以后的养老资源有可能非常紧张,别的不说,社保养老金一定越来越紧张
因为社保养老金是现收现付制,现在在职的人交钱,现在退休的人领钱
说白了就是年轻的交钱给年老的花
以前年轻人多,老年人少,这么做没啥问题,分摊在每个年轻人身上的压力不大
但现在不一样了,年轻人越来越少,老龄人越来越多,那分摊在每个年轻人身上就大很多了。到2050年,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
40年50年代出生的人,依靠政府的养老金,企业员工福利和子女的供养,自己只需要准备5%的储蓄,就可以养老
60年70年代出生的人,也还能靠这一些,但自己的储蓄要上升到20%左右,才可以养老了
到80后,90后,社保还能领多少
估计领不了多少, 还要延长退休,靠自己多存款才能早点退休
所以也是国家为什么从二胎政策变成三胎政策,推出延迟退休计划,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国家也着急啊。
退休后,收入有可能会大幅度下降,但是消费不会,生活开支还要花钱
能否将一阵子赚的钱平滑地过渡到一辈子来花,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如果没有做好资产配置,那么退休将会成为人生最大最长久的负债
二、改善资产结构
当下老百姓,房产占财富的55%。
有个笑话说:穷得只剩下房子了,吃饭只吃十几块钱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严重下降
房产占比GDP太高,这是不合理的
实物资产占比太高了,而金融资产占比太低,所以国家现在要调整老百姓的资产分配问题
三、发展商业养老保险
中国的保险及养老占比比例有问题,远远跟不上发达国家的配置。
社保去年平均下来领的不足3000,是当下平均工资的40%。
社保只是强调覆盖面,公平性,想要有更好的养老生活,只能靠自己了。
所以国家在大大小小的经济、金融会议都在强调发展第三养老支柱,呼吁百姓要配置商业养老金
四、养老规划要趁早
养老规划,越早做越好,越早做越轻松,这是抓住货币时间价值
年轻就准备,时间够长,做时间的朋友,通过复利,投入的少,得到的多,轻轻松松就准备好了
而不是等到要退休时才准备,累死了
养老规划,没有什么诀窍,就是利用好时间
每个人的一分钟都是这样过,
你的时间也在过,他的时间也在过,但是时间未必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和基金定投是一样一样的
做了规划的人
他的时间是正向增值的,时间对他来说就是非常好的一个馈赠
如果没有做好准备,长寿可能就会让退休变得退而不休
日本有很多“银发群体”仍然在工作
而应对长寿风险最好的、最易得的方法,是年金险,是一辈子的现金流
这是对胡教授分享的一个感悟,从宏观到具体情况做的分析,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