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孔子对于华夏文化的自信。
原文: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译文:虽有那些国家有君王,但是不如我们国家没有君王。
解读:一种解释是说,在一些夷狄之地,“夷狄”指的是少数名族,孔子那个时代没有实现统一,夷狄属于是外邦。在一些少数名族的国家,他们靠的是国君发号施令,是政体性质的国家。虽然那个时候华夏没有国君,实权已被架空,但是我们的国家依然可以通过礼法来管控整个国家,让礼法自发的运转。
这句话显示了孔子充分的文化自信,他认为即便是没有国君,整个国家通过礼法依然可以运转。
到了宋代,这个说话又发生了改变。他们认为,孔子羡慕别的国家有一个国君,而我们没有一个国君。我们需要一个树立威严的国君来指引我们。
我认为第一种解释更符合孔子的本意。第二种解释结合时代背景来看,但是宋代战火连天,到处都在打仗,所以当时的儒生希望有一个国君来统一,减少纷争的出现。
孔子对于华夏的礼乐文化有着充分的自信和尊重,他认为,礼乐的作用大于君王的作用。
第六节:“祭泰山”的哲学悖论。
原文: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译文:季氏上泰山祭祀,孔子就问冉有:“你不能劝劝他吗?”冉有说:“不能,这件事劝不了,季氏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了。孔子说:”真的是很难过呀,你们为什么要听林放的,难道不尊重一下泰山吗?“
解读:季氏又开始僭越了,孔子为此很担心,并对冉有说,你不能劝劝他吗?眼看着他做错事,你不救救他吗?孔子非常担心季氏。
在中国历史上面上,泰山是天子、国君才能够去祭祀的。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去泰山封蝉。而季氏作为一个小小的贵族,竟然跑去祭祀泰山,孔子绝对没法接受。
孔子感叹道:”呜呼!曾谓潭山不如林放乎?“
这句话产生了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说:”你们为什么要听林放的,难道不尊重一下泰山吗?“
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因为前面刚夸过林放,林放知道礼的根本所在。
第二种解释:你们去讨好泰山,觉得这样祭祀泰山是有用的,难道泰山的境界还不如林放吗?连林放都知道礼的根本是什么,泰山会接受这样不合礼法的祭祀吗?”
这里引发出一个哲学的悖论,你是相信祭祀有意义,你去祭祀,就代表着你相信泰山有神明。如果你相信泰山有神明,那么林放都知道你不符合礼法,那么泰山的境界难道比林放更低吗?没有,对不对。所以,你僭越去祭祀泰山,泰山就一定会保佑你吗?泰山的神明也不傻,人在做,天在看。
如果你不相信泰山有神明,你又去祭祀,那么你祭祀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孔子的逻辑是,你如果去祭祀,你一定是相信有神明的,因为有神明,你才会去祭祀。但是如果你做了亏心事,你去祭祀,这样也不会获得生命的保佑。
其实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我们去寺庙拜佛,你做了亏心事去拜佛,你认为捐一些钱,菩萨机会保佑你,护你一生平安,按照孔子的逻辑来说,是说不通的。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很多人跪地磕头,烧香,想与佛陀做交易,觉得付出一点金钱,佛祖便能保佑自己。
但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果你做了亏心事,你去祭拜佛陀,难道佛陀比林放还糊涂吗?你做了亏心,捐了一些钱,你就认为能够一笔勾销吗,这怎么可能呢?
我们的祭祀,是出于尊重,出于怀念,因为感激,敬仰,采取祭拜的。而非是寻取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