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4岁的男孩从房间出来,坐在父亲身边讨论作业的事。
"完成了培训作业就无法完成学校作业。“男孩小声地嘀咕。"培训内容与学校同步,两边作业顺带一起完成。”
在男孩眼里,怎么可能顺带,继续与父亲商量:“学校作业很多,特别是语文作业。”
这是,母亲走来插话:“快上初三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男孩看见母亲高昂着,一脸质疑的表情,瞬间火山爆发,连喊几声:“我不是在商量,在商量吗?...”
好好的谈话,就这样被破环。带着满身的怒气,冲回自己的房间,男孩关门的同时也关掉了自己的心。
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
可是现实生活中,成人面对孩子往往忘记”倾听“这个词。
一位五岁小女孩学完一个学期的舞蹈,再也不肯继续学期。她的妈妈好生奇怪。学舞蹈是小女孩主动要求的。当时,妈妈与小女孩一起报名,小女孩开心地拿着舞蹈裙,围着妈妈蹦来跳去。在妈妈眼里,那时的宝贝就是一首跳动的音符,不知疲倦地从早跳到玩。
如此热爱跳舞的小女孩大哭闹:“妈妈,我不去,就是不想去。”妈妈疑惑地点点头。从那以后,女孩特别紧张上厕所。只要路程稍微远一点,女孩就会担心:“有厕所吗,在车上想要尿尿怎么办?”
因为这样,女孩不愿参加学校出游的活动。妈妈为此请学校老师帮忙引导,并且老师向女孩保证:“要尿尿,老师一定为你想办法。老师陪你一起坐车。“在老师的保证下,小女孩才勇敢的迈出出游的步伐。
一年过后,小女孩又在妈妈身边翩翩起舞。妈妈看到沉醉在自编自乐的宝贝,又萌生舞蹈报名的想法。小女孩依然抵制:”我喜欢自己编舞。学舞上厕所一点都不方便。”
经过一年,小女孩终于说出原因。一次上课,小女孩向舞蹈老师请假:“老师,我要上厕所。”舞蹈老师催着:“才上课,跑啥厕所?乖乖练,马上要考级啦。”小女孩欲解释的话被老师硬生生的堵在喉咙,同时把尿尿也憋了回去。憋了半个小时的尿尿,也把小女孩的舞蹈梦扼杀在萌芽中。妈妈听到小女孩的解释,眉毛扭成节,握紧的拳头不知该打向何方?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在孩子面前灌输学会倾听。老师讲课不得随意打扰,需要认真听讲。父母聊天,不得插嘴。
可是,孩子需要大人倾听。大人往往回答孩子:”废话连篇、幼稚、小笨蛋才说这样的话、成绩差,还意见多多...。“等等消极的话打击孩子。随着孩子长大,不再与大人废话时,大人才慌乱不安。
倾听成为大人与孩子相处之间最大的痛处之一。有的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大人没蹬下身子认真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导致与孩子隔膜。
一天,女儿对我提要求:”妈妈,从老家回来,我们一家四口在一起过个年。“即将开学,我听到女儿的话,顿时火冒三丈:”成绩那么差,有什么资格要求这样,要求那样。”
女儿当场反驳我:“以后,我们都这样过节啊。”我立马预感不料,立刻答应按女儿的要求重新过一年。女儿要求的仪式感差点被我扼杀掉。幸庆女儿追加一句。
认真倾听孩子是增进亲子感情最好的方式,爱孩子从倾听开始,从孩子出生那一天开始,全身心地去感受孩子,而不是大人的自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