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7教育日知录:深圳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对我们的启发
王水发局长:创新思维、导向思维、系统思维、人本思维、落地思维
1、从口号到口号解释系统
精品教育:过程精致、机制创新、质量优异、品牌凸显。
过程精致、机制创新、质量优异、品牌凸显就是精品教育的解释系统。
2、用行动解读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
发展素质教育的的培养目标,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发展素质教育的保障措施,发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就是在落实新时代要求,体现新生代特点,把握新人才标准,运用技术手段,满足新生活需要。
一个地域乃至一所学校的教育改革也应该关注培养目标、实施路径、保障措施、评价体系建设。
3、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的展开
目标体系:“立德树人”——评价学生
实施体系:育人模式改革——评价校长与教师
保障体系:资源配置改革、队伍建设改革、体制机制改革、家庭教育改革——评价学校与政府部门
评价体系:全方位、全领域,全员
4、目标体系: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德育为先:核心价值观
能力为重:关键能力(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
全面发展;综合素养(阅读素养、运动素养、艺术素养、语言素养、生活素养、全球素养)
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
学校培养目标要体现,课程与教学要服务,学生评价要促成,学校文化要彰显,学校自我言说体系要宣传,学校、家庭、社会合力要实现以上目标。
5、实施体系——育人模式改革(项目式推进)
项目1: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是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包括切实关心、真心理解、高度尊重、充分信任、真正欣赏、全面依靠六个指标;二是让学生喜欢,上学生喜欢的课,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项目2:构建“一体化”大德育体系
一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学校管理、社会实践、家庭教育,校内外融合一体化设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切实培养合格公民)二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将之融入文化知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艺术体育教育);三是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机制(加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思想政治教育,定期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开展文明礼貌、文明出行、文明守纪、文明卫生等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培养文明的文化人)四是提高德育实效(1、配强德育队伍;2、厘清德育目标;3、明确德育主题;4、建设德育课程;5、整合德育资源;6、规划德育活动;7、加强德育管理;8、创新德育评价)(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域育人)五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课程、体验活动、构建网络,全员育人、全员自育、积极平和的心态;六是开展中小学生生涯教育,制定生涯教育指导意见;建设生涯教育教师队伍;开发生涯教育地方课程;组织生涯教育体验活动。七是推进家校合力育人(健全家长开放日制度、家长会制度、家访制度和“优秀家长”评议制度)(发挥家委会和家委联合会作用,完善家长义工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安全管理、组织活动、午餐午休和课后延时服务及对外交流等诸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办好家长学校,开发“家长教育家长”课程和《家长手册》)
项目3:加强学校课程建设
一是构建学校课程图谱(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地方课程系列化落实、校本课程多样化建设、年级课程特色化设置、班级课程个性化安排)(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二是以学科组、备课组为单位,深入研究国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及配套资源,围绕各学科核心素养,做好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和校本化实施。(补充、拓展、加工、深化、调整、重组课程内容)三是推动课程共建共享(鼓励和指导广大教师发挥各自特长,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积极参与地方课程开发与实验,参与“好课程”申报与分享)(广开门路向学生及家长征集课程,向社会机构购买课程,有选择地引进网络共享课程,支持社会专业人士进校开课,形成丰富多样的学校课程)四是用好校外课程资源,利用市、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等社会场馆教育资源,开发场馆学习课程。(学习课程、艺术观赏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公益服务课程、社会交往课程、参观见习课程、生活体验课程)(分学段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科学指导学生开展综合主题研究、探究性小课题研究与项目式学习,落实“研学旅行”课程)
项目4:全面落实“课堂革命”
一是开启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出台《罗湖区全面落实“课堂革命”指导意见》和基于核心素养的各学科教学指引,每所学校做到“课改六有”(有实施方案,有校长挂帅,有专家指导,有工具开发,有学校的基本式,有学生学期满意度调查)二是坚持基本的教学思想与原则(基本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主线,以学情为依据,以习得为重点,以思维发展为目的)(基本教学原则:先学后教,着力让学生学进去,讲出来,写出来,甚至做出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静心地自主学习、真诚地合作学习,深入地探究学习和利用网络化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学习。三是采取“基本式+变式”推进策略,支持生本、学本、习本等多种教学范式,形成百花齐放的“课改”局面。四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与互联网思维重构课堂教学,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学生学习及评价的个性化、可视化,学与教的真正“翻转”。五是以研促改,以评促变,(学校行动,片区联动、校级互动、区域推动)扎实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推动优秀微课、优秀课例、优秀课程资源建设,逐步建立覆盖中小学全程的各学科教学资源库。坚持每两年举办一次“智慧杯”高效课堂大比武活动,每学年评选产生一批课改名师,课改名校。
项目5:推进大阅读、大艺术、大体育、大创客“四大行动”
大阅读行动:成立阅读指导中心,统筹,规划全区阅读活动与资源配置,推进五类建设(书香课程、书香班级、书香学校、书香家庭、书香社区),加强阅读环境和资源建设,整合利用区域图书馆等资源,实现室内阅读与室外阅读一体,学校阅读与社区阅读相融,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优秀阅读着,让每一所学校都称为社区的阅读中心。加强阅读课程开发和阅读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让阅读成为一项由抓手、有推手,有方法指引的全员行动。每年举办阅读节,加强阅读分享。成立罗湖少年文学院及学校分院,加强阅读评价研究,让阅读数量与质量、方向与效果不断得到引导与激励。加强阅读管理与智能化推送服务,培养u阅读文化,让阅读行动制度化、常态化、生活化。
大艺术行动: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各门类师生艺术团与乐团,开齐开好音乐、美术课程,创造条件发展艺术社团;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繁荣学生艺术实践活动;每年举办艺术节,落实全员参与;巩固和发展学生“Mo美术素养”测评,探索音乐素养测评办法。(音乐实现校校有乐团,班班有合唱,个个会乐器;美术做到校校有特色,年年有书画艺术展)
大体育行动:探索开展小学每周末半天体育比赛活动;保障学生在校锻炼每天不少于1小时;激励每名学生掌握多项运动技能,至少拥有一项体育特长;定期举办体育节,落实全员参与;建立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积极、妥善做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区开放工作。
大创客行动:坚持STEM理念开展创客教育;优化3D打印、机器人、三模、无人机等STEM和创客教育模式;推进四个一工程(每个学校都要有:一位创客指导教师,一门创客教育校本课程,一个创客实验室,一批创客社团)
项目6:大力开展作业创新
一是作业布置保质、限时、限量(加强作业有效性研究,提高作业的精准性、挑战性、新颖性、延展性和教育性等教学功能)(鼓励教师分工合作床边作业或对现成的作业进行二次加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效,小学阶段努力实现课内、校内解决作业,课外、校外发展学生读写与兴趣特长的局面)(探索“课后延时服务”中安排“作业指导”活动,减少家庭书面作业。)(小学生晚上完成各类作业时间不得迟于9:00)二是(设计“阅读+”作业,探索“阅读+”作业的设计与指导,每天阅读大于30分钟,适当布置学科阅读作业,提高学生学科阅读能力)三是探索“必做+选做”作业模式,逐步实现分层布置作业。四是创新作业形式,统筹构建作业体系,设计具有学校特色和学科特点的作业。五是加强作业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互动。(自主设计作业,互相布置作业,提倡教师面批面改作业,鼓励学生自评和小组内生生互评作业,适当引入家长评价,增强教育合力,
项目7:深化学生评价改革
一是变对学习的评价为为学习的评价(既要评价学习成绩,也要评价学习习惯,还要评价学习进步程度和努力程度。)(注重即时评价,及时鼓励和激发学生的闪光点,巧妙地维护学生的尊严与自信。)二是强化学生自我评价(强化并因大哦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知识掌握、能力培养、习惯养成、情感体验)三是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学业水平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细化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评价内容和要求)(加强对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发展学生多元智能,促进每一个学生扬长发展。)四是建立学生成长电子档案(全面记录学生校内外的成长轨迹和发展状况:学习态度、日常表现、与人合作、自主创新、学习成果、发展变化,加强过程性评价)五是等级制呈现部分替代百分之评价。
项目8: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与文化交流
项目9:做好午餐、午休与课后延时服务
一是课程化的开展感恩教育、环保教育、自理教育、卫生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二是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
项目10: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6、减负提质六法:一是落实“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效;二是建立严谨有序的一日常规,确保学生在校时间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三是创新作业设计,精减作业数量,改进作业批改方式,提高作业质量;四是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建立和谐、友爱、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五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兴趣与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能力与师德水平。
7、保障体系
资源配置改革
队伍建设改革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二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是打造五支骨干队伍(校长、班主任、教研员、名师、督学)
体制机制改革
家庭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