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注,绛州翼城(今山西省翼城县)人,出身微贱。早年以行医问卜,混迹江湖。《旧唐书》中记载:"注,本姓鱼,冒为郑,故当时号鱼郑,及用事,人咸谓之水族。"
"水族"一称,显示了当时的人们,尤其是上流阶层的人士对郑注出身寒门的轻视。另外,史书上还记载了郑注外表丑陋,常遭人取笑,但他本人从不在意。
郑注生性聪明,悟性极高,博学多才,"棋奕医卜,尤臻于妙"。且因为走南闯北,尝尽人世艰辛,阅历丰富,练就了他察言观色、八面玲珑的本事。
只要是与郑注交往过的人,即使是原来一心想除掉他的人,都无不佩服其才华,视其为不世之才。史称"人见之者,无不欢然"。
虽然出身于底层社会,郑注却拥有行医这一技之长,甚至有人称他为大唐第一神医;虽然遭人取笑,但郑注却不以此禁锢自己,心胸坦然,游历四方,增长自己的见识。
对于自己的前景,此时的郑注更多的是采取务实的态度,脚踏实地。终于,历史对于他这样的人,凭借他的一技之长,而赋予他宝贵的机遇。
在民间游历多年的郑注牢牢地抓住这一机遇,最终凭自己的才干,得以担任检校尚书左仆射、工部尚书、充翰林学士,成为唐文宗的心腹,从而影响文宗朝的政治局势。
一、抓住机遇,交结朝臣
给予郑注政治机遇的人是唐代名将,李愬。唐宪宗时期,时任襄阳节度使的李愬,患有痿病,看遍名医,都没治好,这时遇见了游方郎中郑注。
郑注为李愬开下一幅"煮黄金,服一刀圭"的偏方,李愬服下之后,十分见效,病真的好了。李愬高兴之余,厚赏了郑注,还署其为节度使推官。
从此,郑注便一直跟在李愬左右。期间,郑注以自己的才干,经常为李愬出谋划策,且屡屡见效,深得李愬重用,也因此招节度使幕府众人的非议。
时任徐州监军的宦官王守澄,听闻后欲除掉郑注。李愬却说,郑注是个难得的人才,还引荐给王实澄。
王守澄在与郑注交谈一番后,见他"机辩纵横",遂请于内室,"促膝投分,恨相见之晚"。
第二天,王守澄对李愬说:"诚如公言,实奇士也。"后来王守澄调任内职,郑注也随之来到京师。
对于郑注这样一个在江湖上混迹已久、尝尽人情冷暖的人来说,本并不奢望能攀上权利与富贵。如今,因为李愬、王守澄等人的"知遇之恩",让他看到了自己人生的更多种可能。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可能激发了他,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内心深处隐匿已久的抱负。
显然,郑注不想再让自己错过这些可能,所以作为依附者,他清醒地知道只有拿出帮这些权利与富贵做事的真本事,皆中其意,否则自己迟早要被撵出去。
二、察言观色,近侍皇上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来形容郑注对时机的认知以及把握再合适不过。郑注依仗王守澄,结交各路朝臣,以至于"数年之后,达僚权臣,争凑其门。"
太和七年也就是公元833年的十二月,文宗中风,不能说话。经王守澄引荐,郑注进宫为文宗治病。文宗服了郑注调制的药剂后,十分见效。从此,郑注得到了文宗的关注。
太和八年(834)九月,郑注总结了自己治病的经验,奏上《药方》一卷。唐文宗欢喜,于浴堂门召见郑注,还咨询富国之术,郑注建议恢复榷茶政策。
榷茶是一种征收茶税、管制茶叶生产、取得专利的措施,其方法是"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直分,命使者主之"。
当时饮茶盛行,茶叶生产有很大的发展,郑注建议通过榷茶以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文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并赐给郑注锦彩若干。
唐文宗喜欢诗文,对于杜甫的诗《曲江辞》中,展现出的天宝以前曲江沿岸有楼台行宫府署等,心里很羡慕。
郑注猜知文宗想在曲江建造亭榭宫室,于太和九年(835)正月,郑注上言秦中有灾,应兴工役以禳灾。
文宗便以此为由,即命左、右神策军差人疏浚曲江、昆明池,并修造了紫云楼、彩霞亭等。郑注又让公卿在堤上列舍,使唐文宗大为欢喜。
郑注对文宗的察言观色以及投之所好,让文宗对他宠幸有加,在四月命郑注为太仆卿,兼御使大夫。御使大夫主管监察,品秩为正三品,权任颇重。可以说,郑注此时开始了他在京师顺风顺水的仕途之旅。
郑注受任以后,举荐仓部员外郎李款代替自己原来的职务。虽然李款以前弹劾过郑注,但郑注仍以"加臣之罪,虽于理而无辜;在款之诚,乃事君而尽节"为由举荐了李款。
可见郑注还是很有远见的,既为自己在被提拔之后博得一个好名声,又让自己多结交了一名朝官。
此时的郑注,已经是可以在皇上面前说得上话的人。但经历了朝堂上明里暗里的争斗,郑注深知,只有让皇上信任自己,让自己也成为权势,才能更好的在京师重地生存下去。
九月,郑注被擢升为工部尚书,充翰林学士。唐文宗亲自于九仙门召见,并当面赐以告身。郑注在充翰林学士后,得以充任近侍,深受唐文宗倚重。从此君臣二人朝夕相处,开始了铲除宦官集团的密谋。
3、 解帝忧忿,铲除宦官
唐文宗早已对宦官势力心怀不满,且其祖父宪宗、兄长敬宗皆为宦官所弑,欲诛尽宦官。但这位性格向来不够强势的皇上,又难与将相明言。
郑注与皇上相处久了,自然知道其心意。并且,虽然郑注自己也是由宦官引荐,但深知宦官势力在朝廷里的利害关系,也许哪天也会威胁到自己。
为了能够在朝廷立有稳固的一席之地,于是郑注向文宗"屡见密计",还引荐李训相助。
政治斗争向来残酷。武斗血雨腥风,文斗唇枪舌剑,还有各种看不见的脑力斗争。官居要职的郑注既然已知皇上的心意,那么在宦官集团未铲除前,还是要做表面附和。
只是,眼下要做的是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朝官,与自己抱团做斗争。郑注选择了政治抱负、才干与手段兼具的李训作为队友。
文宗以为郑注、李训皆经王守澄所引荐,与他俩谋事不至于引起宦官的怀疑,遂推心置腹,将心事密告于郑注。
郑注与李训成功地屏蔽了宦官集团的耳目,经过一番密谋,二人密陈皇上"首先诛除宦官,其次收复河湟失地,再清除河北藩镇",深合帝意。
此后,郑注与李训先是利用了宦官内部的派别及其矛盾,因右神策中尉王守澄和左领军将军仇士良不和,郑注劝唐文宗命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以分散王守澄权力。
接着,又出谋以王守澄为左右神策观军容使,以虚名夺其实权,进行分化瓦解,然后分而治之,诛杀了大宦官韦元素、杨承和等,最后又设计酖杀了宦官头子王守澄。
郑注,原只是一介混迹于江湖的布衣郎中,凭借一技之长,抓住命运之神赋予他的机遇。从此,他的人生如开了挂。
而天生机敏的他也不负这样的机遇,步步为营,用自己的才智顺着接下来的种种机会,攀附而上。在铲除了王守澄后,郑注在朝廷中几乎迎来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但处于这种地位的人,却往往没有意识到,危险其实经常来自身边。
4、 甘露之变,身首异处
为了将宦官一网打尽,郑注出任凤翔节度使。凤翔地近京师,京兆三辅之一,是一个军事要镇。
郑注赴镇前,曾与李训约定:到镇后即选拔数百名勇士,人人手持白梃,怀揣利斧,作为亲兵。
李训与郑注约定,将于王守澄在浐水附近下葬时,由李训奏令宦官中尉以下都去浐水送葬,郑注即奏请以亲兵护丧,届时命亲兵以斧砍杀宦官,"使无遗类"。
谁曾想李训忌妒郑注权势超过自己,决定自己行动,甚至欲趁机杀了郑注。李训派亲信两人各处其镇,招募壮士为部曲,并用金吾、台府吏卒提前动手,导演了唐代历史上有名的"甘露之变"。
可惜心腹将军韩约胆怯,露出马脚,导致政变失败,李训被杀。执掌军权的宦官仇士良随即控制了唐文宗和京城。
郑注听闻李训已开始行动,立即率五百亲兵由凤翔镇赶往京师。行至扶风镇时,听说李训已失败,又返回凤翔。
当仇士良得知"甘露之变"的幕后主使是唐文宗、郑注、李训等人时,欲除掉郑注而后快,命人持密信给监军凤翔的宦官张仲清,令其设法杀了郑注及其羽翼。
张仲清不知所措,手下李叔和献计说:"以召郑注议事为名,屏去其随从亲兵,然后一举杀死郑注。"张仲清依计而行。
结果可想而知。李叔和趁郑注饮茶之际,抽刀杀了他。张仲清随即派人将郑注的首级入献京师,悬挂于兴安门。在宦官们的胁迫下,唐文宗下诏给郑注冠以"谋逆"的罪名。
从出身社会底层到位高权重,郑注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和机智,演绎了一场精彩的官场逆袭史。
但郑注聪明一世,却疏忽一时。他的死虽说与盟友李训,对他的阴暗之举有直接的关系,只是李训的背信弃义,却没有引起郑注的警惕,未经斟酌便赴那宦官的约。
这从侧面反映出郑注在当时的政治斗争形势下,对自己过于自信,或者说权势已经让郑注的思想有些膨胀,才会导致这样的下场。
而他的下场也再次告诫我们,有些时候不能轻信他人,凡事都要过过脑子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