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收藏此文章,定期检视自我,看看自己是否已经触及到了某个阶段的天花板,分析原因,并针对性的去克服。如果觉得受益,也转发给更多身边有需要的人。
一直想写一篇对大多数迷茫的从业者真正有帮助的文章,但又深知其难。原因无它,每个人的起点(学历和学力),可动用的资源(金钱和时间)都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我试着告诉每个人先去读研读博,然后再参加有正统国际背景的系统培训,那么这样完全挑不出毛病的话等于没说。但我依然会把这个建议放在可以做这样选择的人的第一项。做成一件事首先就是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评估自己的起点和资源,然后在目标和个人情况之间找到那条相对优质的路径,这条路径必须是你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达成的,这一点很重要。很多人之所以徘徊了很多年不能寸进,就是因为没有厘清二者的关系,对目标不清楚,对自己也不了解。
心理咨询师是个既有一定门槛要求(从业资格,以及平台和机构的要求),又有技能水平要求的职业。跨过门槛不意味着具备了真正的技能,但多了提高技能水平的的机会。所以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参加至少2年以上的,被行业认可的系统培训。
另一方面,只要有技能就一定有自己施展的空间,有腾挪转换的余地。所以在具备工作条件后,始终要把如何直接有效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视作核心投入,这是你的核心竞争力。你必须要在某一方面打磨出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能力,并且具备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这部分稀缺性可以帮助你置换其他你缺少的资源。
工作初期,不要去计较经济回报,你的经济价值取决于你的工作能力。心理预期要调节恰当,这时候经验的积累最重要,要大量的去接触个案,多接触一些同行,多了解一些信息和资源,哪怕是公益项目。先快速达成自己的100,500,1000小时。整个过程要一鼓作气,不要散漫拖延,不要抱着游戏心态,除非你不想把它作为你的职业。这个阶段你会体验到自己在能力和心态上的质变,提高从业信心。
工作开始之初就要按照最规范的要求和设置去进行,把伦理守则多看看,也可以去一个专业平台作为来访者去体验和学习规范的工作流程。这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寻求一个靠谱,有持续跟踪性的督导。督导的作用是护持和纠错,并向你的经验反馈确定性和意义。需明白,只有确定性的经验才是能力。
也非常建议和水平相当,且志同道合的同行组建案例讨论小组和同辈督导小组。案例讨论小组不需要涉及太过具体的个案信息,主要进行一般性技术讨论,帮助概念化,启发思路,拓展盲区等。同辈督导和个人督导性质一样,在一个更加微观的层面上去理解咨询的互动过程,动力呈现,综合评估等。
要学会更加经验贴近的概念化的方式,始终把理解“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放在第一要位,而不是把来访者或者你们的工作关系抽象成你自己都无感的概念丛。同辈群必须要有清晰严明的设置,让目标有效运作,不制造额外的关系动力,并能保护好隐私。
对于技术外的因素,比如自己总是被某些个案卷入情结,就要寻找一个体验师。体验师建议在自己出现情绪缺口时去寻找,这时候你防御最少,也会更容易进入分析状态并建立关系。当你作为来访者时,也要能适度引导咨询师去聚焦自己的核心议题,这一点也将检测你的体验师能否在持续焦点下触及更深的动力,帮助你识别对方的胜任力和你们彼此间的匹配性。
具备了这些基础条件后,你只是万千咨询师中最普通的一员,能让自己脱颖而出的将是自己自力的部分。在上述过程里,你要慢慢找到自己认同的流派,并且系统性的浸泡和深耕。这是一个真正漫长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读几本书或者一些文献,而是要把它们组织成一个脉络清晰的框架,并且在实践和反思中沉淀成你经验领域的工作表征。这个时期可以组织一些读书会或理论研讨小组,多使用思维导图,多输出自己的东西,多写一些能让自己看得过去的文章,整个过程不是要做给别人看,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深度加工。
除此之外,你还必须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觉悟,并且习以为常,以此为乐。咨询师的工作领域没有上限,你在任何阶段都会遭遇挑战和挫败,都会遭遇自己短时间不能解答的困惑,这些时刻就是我常说的混沌边缘,是重要的成长机会。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你个人的每一次重大提升,可能都是来自一次让你彻底自我怀疑的挫败。但只有当挫败给予你的不仅仅是怀疑,还有自我审视的洞察和自我纠正的勇气时,它才会让你再次突破,这就是反脆弱性,它的收益高于平常时的渐进式积累。
最后,你要形成自己的态度和风格,你的属性不应该仅仅被标签化为温暖和抱持,你需要有自己的人格色彩,思想境界,内在辨识度。你需要提高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你自己对人生终极议题的审视和领悟。唯此,你才谈得上用自己这个人去工作,你的理论和技术才有了厚重的基台。
撰文/崔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