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要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是件好事。
从识字起我就一直喜爱阅读。从地摊上的连环画到别人墙壁上的报纸,至今被姨妈一家人津津乐道(那是我幼年成长的地方)。表姐们更是至今都说,带我去看电影,我却坐在商店的柜台上一本一本的看书。电影散场,大表姐背我回家,我开始熟睡。记得有一次,小表姐提议把我锁在家里,准备偷偷去看电影,理由是我去了又不看,散场还得背回来。我撕心裂肺的哭闹。从那以后,大表姐就背着我去,再背回来,一次不落。哦,对,为什么背着我呢,我又不是幼小的不能走路的孩子?是她太疼爱我。我是在几个姐姐和哥哥,还有姨妈姨夫的宠爱和呵护下慢慢长大的。当然,这只是被宠爱的一部分生活。
我是一个特别幸运又特别幸福的孩子呢。
最为幸运的是我有一个支持我读书的父亲。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每周都可以有十块钱的零花钱用来买书,而那时,街边的书摊太多啦,多的像路边的树。
有一次买书,太过专注,丢了家里的自行车。因为是在买书时丢的,居然没有受到责骂。
有一年新华书店改建,所有书都处理。无数的好书像落在地上的苹果,伸手就可得。父亲居然一次就给了我三百块钱。我不知道那是多少钱,但我知道周末两天,我一趟一趟的搬书回家,几公里路不知道往复了多少次。周一开始上学时,像生了一场大病。
书,是多么好的东西。文字是多么神奇的所在。
可是,你说:你就是书读的太多,想的太多。
我才发现,哦,原来,那么好的东西,它也是有副作用的。
最大的一个副作用大概就是:被书本打开了升华了的思想和越沉越底的现实的碰撞,夹在中间的人的无奈和茫然显然是痛不堪言。之所以痛,是因为通过读书,你看到了更广大的世界,更高远的蓝天,你知道了人生的价值所在。之所以无奈,是因为自己的人生已经趋于幸福安稳,却充斥着浮躁和僵化。变或者不变,似乎都是应该的,都是对的。但也似乎都是错的,都是不对的。
或者说,读书让一个人清楚了自己活在哪里,要去哪里,待他看清这二者的差距是如此之大时,便是读书带来的副作用。
读书的副作用是痛并快乐着的,让你接受理想的洗涤,却又把你拖进现实的泥淖;让你看到了什么是彼岸的光明,又让你看清了什么此边的黑暗;让你触手可及,又让你无边无际。
牛顿说过“无知识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诚然那么痛苦,这个副作用却时刻像一盏明灯一样,点在人生道路的前方,指引着不在远征中迷失;像剑与盾一样,护佑着内心中脆弱的自我。
每读一本书,就加重一次副作用的效果,但却又点亮了一盏明灯,待人不断前行,不断跋涉,不断强大,不断痛苦,不断在人生的征途中体验读书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