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本周的一次大整理,两年内我进行了三次断舍离行动,状态还没有达到最佳,在此总结一下三次行动的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以达到让喜欢的东西包围自己的目的。
断舍离其实最重要的是行动,不管大小,能够实际整理一次,体会一下断的感觉,就如同打开了一扇窗,能够看到门外的风光,一旦看到,很多人会喜欢并为此努力。我第一次看断舍离和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书籍和第一次整理中间间隔了挺长时间。看书大概已经是两年前,当时很为其中的观点着迷,以前从未接触过类似观点,都是买东西都是越多越好,旧东西也舍不得扔。即使已经不穿的衣服也一定要放在衣柜里看着,会有一种很满足的感觉,但实际上上班之后已经为穿着烦恼了,衣服很多,总是穿不出去。但是看书之后这好像阅读过的许多书籍,看过就看过了,没有整理,没有输出,只有一个个似是而非的观点。一阵风来去就刮散了。真正开始整理是看了《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视频之后,这个视频拍了很好,分别讲了上班族、居家拾荒老人、整理师女主角自己如何走上整理之路的。视频中整理前后的房间改变非常令人惊叹,我看完之后不停的想自己的家怎么整理成视频中干净清洁舒服的样子。一周之后的周末,我就按照书中步骤,把自己的物品按照衣服鞋子、书籍、的顺序等都搬到了一处,效果像视频中的一样非常惊人。平时收纳起来,根本不知道自己居然有这么多东西。按照自己是否心动的标准,扔掉了一箱子书籍、三袋子衣服,一袋子其他杂物。这算是初级阶段的断:收拾没用的东西,把它扔掉或者赠送。这里面的问题是有的物品一看到就能确定这个是我需要并且喜欢的,有些并不确定。这个问题当时我根本没有意识到。因为爱惜不舍得,扔掉的都是一些两年以上没用过和确定绝对没用处的东西。
大概过了一年。今年年初了参加2016的改变营,梳理自己的生命和目标的时候顺带盘点了自己拥有的物品。这次把所有的东西都拍了照,列了数量。任何数据分析之后才能看出更多问题。比如衣服,这次才发现自己喜欢的都是一些鲜艳的衣服,作为上班族,应该是黑白灰更多一点。还有一些喜欢但是已经很久没穿过的穿不出去的,这种需要和喜欢之间的矛盾是一个问题。通过这次整理,才能算达到了初步的断舍离。意识到了应该将不需要的东西换成需要合适舒服的东西,呆在这样的房间里会感觉到更自在。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这次整理收纳,买了一个三层桌面书桌;后来还有一个桌面文件架,同期还为了喜欢某杂志订阅了一年的,这几个基本上在一个月之后都后悔了。因为当时好像解决了问题,使用起来却并不是很方便。
这周我重新读《断舍离》,做了第三次断舍离。这次整理完后也更熟悉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比如书籍,既然年初废了不少力把不看放在床底下,平时当然更不会费力拿出来看的。还有书架和文件架,也并没有那么多书和文件要放。如果多思考一下,应该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还有别人送的一些礼物,当接受到的时候已经完成了礼物的使命。这个时候就能自己想到购物三思而后行,只添置必须的东西。
作为断舍离的新手,当整理完之能发现一个新的自己,也越来越认同人是物品的中心。我才是选择物品的标准,而物品也能体现出自己的状态。生活中的物品如此,人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