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最缺的是钱,最不害怕浪费的是时间。似乎时间是一个永远也用不完的钱包,不用担心它有见底的一天。但很多时候年轻人之间的差距也由此拉开。
所以管理好时间,意味着掌握住人生的主动权。
如何管理时间?
市面上现在也有很多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主要的内容在于讨论如何利用实用技巧避免拖延,合理规划时间。这些技巧很实用,但今天这里在提到技巧之前,还想提一个问题,就是时间管理的源起,即做这件事情的目的和动机。
所有的时间管理也一定是建立在想要完成某件事情的基础之上,如果内心愿意做这件事情,才能有动机做好时间管理。
如果连做这件事都不愿意,更不用提时间管理。
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总是拖着一件事不做,问为什么,很多回答是:我当初就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还不是因为……,没办法才做的。
所以做之前思考好做事动机,能发自内心的去做某件事情才能最大化做事的效果。
在自愿基础之上引申出实际时间管理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要有大局观。只有建立属于自己的大局观才不至于陷入许多执行的细节中无法自拔。
记得刚开始工作那会儿,每天加班到九十点,自以为是公司最勤奋的那部分人。一段时间后,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我心想这肯定是要夸我工作认真。
领导缓缓开口问:“最近都在做什么工作”
我:“就是XXXXX。”
领导:“这个做了多长时间了?“
我:“上周开始,到今天快两周了。“
领导:“做完了吗?“
我:“还没,XXX很多,很杂,要一个个看,很慢的。“
领导:“嗯,这也是我想和你谈的,我担心你陷入执行的细节里。因为这些事情并不是你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却占据了你绝大部分的时间,你更多需要的是从细节里走出来,看看市面上做的最后的案例,他们的模式是什么样的。“
后来我回忆这件事,明白当时自己焦躁情绪的来源,就是陷入细节而不自知,觉得哪里不对,又不知道具体哪里不对。
工作中细节执行少不了,但也需要有大局观。将所要做的事情分为:项目、任务、活动。能很好平衡二者关系。
项目是一个系统的东西,比任务高一个层级,需要一个个任务做支撑。完后项目的回报要比完成任务的回报高出许多倍。比如出版一本书对我来说是一个项目,那么写1500字文章就是一个具体的任务。
而活动是时间、地点相对固定的事情,安排的时候优先级最高。比如我和某人约定一个时间点谈事情,那么这件事是比较固定的,这件事占用的时间段就不能再安排其他事情。
划分好项目、任务、活动之后就是具体执行。
执行可以参考“预备、射击、瞄准”的做法,也就是先有大概框架,然后立马着手行动,在行动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方向和目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预备、瞄准、射击”过程中情况的多变一直徘徊在准备和计划阶段,这是最耗费时间的,而立马行动,在行动中调整方向却是最有效率的办法。
双流理论
双流指的是一:收集素材。二、创造性输出。两者分开进行的行动方式。解决一件事情,收集素材更多是需要理性的、谨慎的判断,而具体输出的时候又需要思维活跃的创造。有两种过程有一定的矛盾冲突性,放在一起同时实施会能量抵消,而分开实施能比较好的发挥各自的特色。
捕捉装置
与双流理论相结合的是捕捉装置。遇到一个新的项目,现去找相关素材,很难立马找到合适的素材。所以需要日常不断的积累。随身带上可以记录的东西小本子、手机记录APP、录音笔都可以。定时整理,最后这些素材都会变成非常有用的信息。
每周计划、每日任务
每周开始之前做一次计划,再把具体的计划分配给每一天。明确每一天具体要做什么,后面只需要按照计划执行就可以了,节省了许多再思考的时间。
调整阶段
这个阶段是贯穿整个规划、具体的实施阶段。通过这些措施不断调整,逐渐接近目标。
培养良好习惯
工作中我们能逐渐发现自己缺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利用30天计划,一点一滴循序渐进改进。
反思
利用某个固定时间对之前一段时间进行复盘和总结。我一般是每周末的时候安排一个时间一个人待在一个地方,安静的思考之前做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