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畅淋漓的看完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听说村上春树的小说是文青标配。虽然他的大名如雷贯耳,我却从来没有读过村上春树的任何作品。与这本书结缘,还是归恩于去年突发萌发跑步念头,从决定要跑步的那天,我就买了很多跑步有关的书,《恋爱跑步法》、《跑步圣经》,还有村上春树的这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购书本意是鼓励自己,学习跑步技巧,深入了解怎样把跑步坚持下去。很认真读了吴栋的《恋爱跑步法》,每学到什么技巧,读到的是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突然觉得生无可恋,再无所求的时候,想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而能够通过自己努力实现的最牛掰的事就是跑一个全马,然后,就这样开始跑了,居然成就了一个专业跑者。后来翻阅了几页《跑步圣经》,觉得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跑步哪有那么复杂,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出去跑就是了,其他都是多余的。后来我确实开始跑步了,也没有再翻阅这类书籍。《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就被搁在书架里超过一年的时间。谁知道今天早上无意在书架前徘徊,一眼看到它,很强烈的感受要读它,结果一读就一发不可收拾。
这本书是村上春树的自我回顾和自我剖析,也许可以上升到自传类书籍。到本书出版为止,他一共参加26次全马,6次铁人三项比赛。结合自己职业经历,详述跑步的经历及感受。如果说成为一名专职小说家是来自于某种命运的呼唤,那么开始跑步却是他一次理性选择,为了加强身体锻炼,培养小说家必备的专注力和耐力,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生理优势,他选择了长跑。跑步让他游历世界,让他认识了很多人,让他沉思,让他觉察,让他感悟,让他在跑步中学习写小说。让他因此立下自己的墓志铭:村上春树,作家(兼跑者),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这本书让我比较震撼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感触是村上春树在30岁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要做什么。他自己描述是:那一刻,有什么东西静静的从天空飘然落下,我明白无误的接住了它。就是我也可以写一部小说试试。虽然那一刻他也没有想到这会成为他一辈子的职业,成为一名专职小说家。结合自己的经历,他思考成为一名小说家必要的条件:首先才华是最基本的,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就不可能成为作家,但真正有才华的天才在人类历史都是屈指可数,少之又少,可遇不可求。而且很多天才都如天上的流星一样,嗖的一声就蓦然早逝。比如26岁就写出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王勃,重温《滕王阁序》,那种无尽天边的开阔,一气呵成的抒发,极其精美的语言,严密的逻辑结构,都是让人叹为观止。村上春树自认非天才式人物,所以他需要付出更多的勤勉和努力才能勉强接近天才轻易完成的作品。在此自知的前提下,他提出作家的第二个要求是专注力,第三是耐力,而专注力和耐力都是可以通过训练达成的。他认为长距离跑步能够同时培养这两种能力。通过日复一日的年复一年长距离跑步,他可以享受跑步过程的孤独寂寞,在一定的时间内专注于自己的身体,在专注的过程中学习耐心。于他,跑步成就了他成为专职小说家的前提。
第二点让我比较感触较深的是,他在跑步的过程对自己有很多的探索,觉察和认识。他得出结论:人不论到了什么年龄,只要人还活着,对自己就会有新的发现,能够看到自己以前没有看到的地方,这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实践中得来的。其实,自己的人生过程也是一种反思。我们观察自己跟某类人打交道,通过看某一类的书籍,通过自己喜欢从事什么活动,通过参加某类群体活动。通过观察这些,可以渐渐深入的看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具备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会被吸引进入某个群体?都是像镜子一般照见。比如说我们参加不出局群体,我曾经闭上眼睛,慢慢深深呼吸后,问自己: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我走进这个群体?当时内心升起的答案就是:倒逼输出,南极梦想之地,延伸并拓展自我。后来看到很多队友的标签都是:终生学习者。是的,这就是镜子的作用,我就是一个终生学习拥护者。人都是好逸恶劳的,拥有梦想、终生学习的背后有勇敢,有坚持,还有一份深深的爱,对生命,对存在深深的爱,这份爱支撑这个群体的人放弃暂时的安逸,去挑战自我、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
第三个感触较深的就是他对年龄的思考,想起近期被网络广为渲染的“油腻中年男”的描述。最初是由冯唐提出来,后来似乎是引起全民共鸣一样的,各种“油腻中年女人”、“油腻中年婚姻”等等的文章资讯铺天盖地的袭来。冯唐也是一个专职作家,也是全马选手,也是同样的面临生命渐老的困惑和焦虑。村上春树在本书的思考似乎可以回应冯唐的困惑。村上春树参加了26次全马,刚开始成绩还行,后来年纪渐大,过了瓶颈期,不管怎样努力训练,成绩都逐渐下滑。村上春树在书里面用了比较多的笔墨调侃自己,年纪大了,肌肉结构改变了。对于衰老,他更多的是接纳和理解。就好像理解生命中的某些不可逆转的东西,比如生命中的生老病死,其实都是人力不可控。但他认为“起码曾经努力过的事实会存留下来,不管有无效能,是否好看,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东西几乎都是肉眼无法看见,然而用心灵可以感受到。而且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通过效率极低的营生方才获得。”他对自己有大量的批判,就认为自己是孤僻的、缺乏弹性的、顽固的、任性妄为后又怀疑自己的人,他觉得这样的性格伴随着他的一生,他说拎这个古老的旅行包走过漫长的旅程,不是因为喜欢它才拎这它走,而是因为没有东西拎,无奈才拎着它,然而,内心对它怀有某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第四个感受比较深的就是,他讲述自己唯一一次跑超级马拉松100公里的感受,在此之前只是跑全马--42.195公里。这是终点,每每一过这个公里数,就是一种心灵的解放和释然。然而,这一次,当过了42.195公里,他觉得此处就是直布罗陀海峡,越过此处,就要冲到未知的外海了。前面等待他的是什么,在哪里栖息着何种陌生的生物,他一无所知,这种未知的体验让他无比恐惧,在恐惧的支配下,55公里到75公里的这一段距离,他是身心极度痛苦之中度过的,有愤怒,有沮丧,有自责,种种复杂的负面情绪贯穿全程。他的手痛,脚痛,背痛,腰痛……全身的结构及器官都在集体抗议,但无论如何,他唯有忍耐着默默跑完全程。他在“我不是人,我是机器,我只是往前跑”的自我暗示和跟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之下,熬过了75公里,然而在熬过75公里的瞬间,所有的疲劳全部消失了,所有的疼痛也不见了,所有的痛苦荡然无存。他顿悟到“无所谓结束,不过是暂时告一段落,并无太大的意义,就同活着一样,并非有了结束,过程才有意义”。这种顿悟不是通过理论去学习,不是别人告诉你,而是在实践之中学习和领悟。这个对我也是比较大的启发,为什么我们懂得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人生?就是就是因为道理都是别人的道理,人生却是自己的人生。只有践行,只有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通过自己的身体感受和思绪才能学习并学以致用。这样学到的东西才能够真正掌握,而学习到东西之后,要多点去运用,在实践中来检验学习成效。所以,村上春树说他写小说的很多方法都是在跑步中学习的。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用心的品味的书,它算不上是一本知识性专业书,但从本书,不同的人可以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东西,都能够引起一定程度的共鸣,人力资源专业的人可以看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者可以看到如何教与学,婚姻专家可以看到两性互动及支持…..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这恰恰是一本优秀书籍带给读者的珍贵礼物,而读者的快乐更是淋漓尽致的体现在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