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梧桐更兼细雨的清秋是极其悠闲而要生出一些闲愁的,大约是这么个光景:
发生的一切都是很自然的模样。囡囡因为昨晚吃多了夜宵,故而睡前肚子里积了食;因为昨晚也喝多了甜酒酿,所以浓睡不消残酒。待到寒意袭来,且觉得饥肠辘辘的要去找些吃食,便强睁开沉重的双眼时,方察觉到窗外飘起了雨丝。许是酒喝多了喝糊涂了,入梦前竟忘记了将碧纱窗关紧,以至于这时秋风夹着冷雨密密地打在地上。
这寒风吹醒了她,她不再耽于那伤情却又甜蜜的梦境。她已然感觉到了秋意,便要去寻找秋的所在。不久后囡囡遂凭窗远眺起来,但见一片又一片的梧桐叶子胡乱地飞舞着,她的目光追随着飘落的叶子仔细看去,有些叶子又枯又黄,飘起来轻轻的就像一片羽毛;有些叶子仍是青青的,原本还可在树上栖息一段安闲的时光,却被那劲道的疾风逼着离了树枝,沾了秋雨仿佛落着泪般亲吻着大地。于是,地上层层叠叠的满是叶子,青黄不一。
岂不知如此清秋的早晨对于一个现代女子来说是极其奢侈的?
正是因为回不去,也难得有这样的闲愁。这个囡囡啊,她明确的知道自己所在的时代既不是盛唐,也不是南宋。她却依然固执地学了写诗填词,也很执拗地抄写了无数遍“秋风词”。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现代女子确实不太可能在秋天这么诗意地栖居的。
我们可以设想,小女童还没有上幼儿园呢。于是乎,她一年的时间都是可以自主安排的。自主安排?不不,孩子太小,不太可能自己安排,只是自己爱干什么就做什么。她定须是看见落花便要拾来,看见桂花便要采摘,看见柿子便要摸摸的……她在生活里尚不能意识到“立秋、处暑、白露、秋分……”这些节气的到来,也不能鉴赏“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对啊,她不知道,秋天是个容易感伤的季节,也不知道秋属金,肃杀而萧条。
这个小女童若恰好才上了几年学,识了一些字。她会在语文老师布置的中秋作文里这样写道:“秋天于我而言,是个收获的季节。展眼望去,尽是黄灿灿的稻子,红通通的柿子,柿子挂在树上,像一个个小灯笼似的。夕阳西下,我可以踩着落满银杏叶的羊肠小道呼吸着这金秋的收获的味道。快割快割!割了稻子种麦子,割了高粱种萝卜……”
一个整天徜徉在爱的海洋里的孩子怎么会像清照那般,低着头念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她定须是为中秋节的到来无比兴奋,与邻家的孩子约了一起去别处摘枣子,去杨柳树旁收集知了壳的。每到傍晚时分,也只见她围着薄薄的丝巾站在院子里慢慢地剥着橘子皮,抑或狠狠地操着菜刀切开柚子,然后如狼似虎般地撕开柚子皮的。
若囡囡她渐渐地多愁善感起来,莫要怪罪老师教了她“秋风秋雨愁煞人”,只怪罪她自己目光不仅局限于眼前,并且太过担忧自己的未来。都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她的确是上学了,虽然眼前还是清秋,但来年便要奔赴中考抑或高考的战场。她怎能不去真正地问一问自己“何去何从”?
她定须是一到周末便足不出户门窗紧闭,认真地做着一套一套模拟题吧。
后来,绿树成阴子满枝。多少清秋的早晨她一边抚慰啼哭的幼儿,一边将琴棋书画诗酒花过成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呢?
于是我幡然醒悟:长大前的秋天原来才是最美的。
时至今日今时,吾于华北平原古燕赵之地。虽遥望易水湖于保定,然诚难见清水一潭。虽琐碎烦忧,诚愿与旧日好友长歌当哭。昨夜梦见与旧友共骑车游玩。醒来唯觉可惜,吾与之不见已一年矣!秋意浓,吾友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