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周围仿佛被越来越多的信息包围,似乎有海量信息扑面而来,让人应接不暇。各个网站、各种app、五花八门的直播、视频、网络推文等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不知不觉夺走了我们宝贵的时间,更有甚者,我们在网络平台搜索、推送的信息越来越趋向同化--都是自己熟悉和喜欢的,而不是完整的所有内容。几年前的一天和友人偶尔说起这件事,他非常有同感。我们开始深究为什么,才知道网络通过算法,可以了解我们认知的习惯和喜好,并据此进行选择性地惯性推送,以达到效率最大化。换句话说,我们在很多网络平台上搜到的信息,只有算法认为我们喜欢、认可的我们才能搜到。这让我不满和担心:这样的惯性推送是对我们认知的隔绝和撕裂,久而久之我们不再接触到新的、不同的信息和知识,只能在自己思维的樊篱小范围地打转。这样的隔裂困顿,有一个名词,叫“信息茧房”。
我在“百度百科”上搜到信息茧房的定义: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更加顺畅和有效。
“信息茧房”的概念主要由美国的凯斯·桑斯坦在2008年的《信息乌托邦》一书中提出。网络信息时代在带来更多资讯和选择,看似更加民主和自由的表象下其实也蕴藏着对民主的破坏。从网络茧房的个人表征方面观察,可以发现,网络茧房以“个人日报”的形式彰显。
长期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容易使人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其思维方式必然会将自己的偏见认为是真理,从而拒斥其他合理性的观点侵入,特别当获得“同盟”的认同后演化为极端思想。这种极端思想集中体现在看待事物时的观念表达上,更有甚者,当其个人诉求无法得到满足或者事态未成按成预想发展,便会在个人生活中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
信息茧房还会导致脱离社会,弱化社会粘性。社会粘性正是由经验、知识和任务的分享而来的,人们需要有一些共同的记忆和关心,需要由经验分享而构建的共同联盟。当每个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缺乏粘性,离散成单一的力量,这无疑极大地弱化了群体的功能。而缺乏粘性的社会国家间只关心各国内部的政治经济利益,缺乏粘性的人之间往往彼此漠不关心。
信息茧房对我们的个人生活乃至社会有这么大的不利影响,怎样才能尽可能地脱离“信息茧房”?我的经历告诉我,我们个人至少有两件事可以帮到自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放下手机,不再被零碎杂乱的信息左右,独立思考并系统化地终身学习,回到思考的原点;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多接触社会和自然,多与人交流。
网络虽然给予我们很多便利和革新,也会继续使用,但网络不是生活的全部,也不十全十美、完全没弱项--网络织就的“信息茧房”必须避免、必须走出来,我们的认知才可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挣脱思维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