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电影又让老狗眼前一亮。
在豆瓣上,一举飙升到8.8分的高分。但是看过的人却仅仅2万人左右。
应了那句话,好的电影总是那么低调。加上影片略显寒酸的名字《三个广告牌》也直接把很多人拒之门外。但恰恰是这样可能才真正的留下了喜欢它的人。
下面,简单讲述一下电影的大概故事情节。
女主人公Mildred Hayes刚刚失去了自己还尚在花季的女儿,女儿死去的方式一直让她接受不了。
因为她的女儿是被强奸致死。影片有一处细节真正的解释过强奸致死这个词,它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少女被强奸然后自杀死亡,而是在被赤裸裸的强奸过程中死亡。
这也导致了女主人公和他的丈夫离婚并且常年保持一张永远都么有笑容的僵死表情。她变得既坚强又柔弱,怼天怼地却在谈到离世的女儿的时候会失声的痛哭起来。
而且,镇上的警察却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及时将强奸犯绳之于法。Hayes非常愤怒,她租下前往小镇必经公路上三块快要废弃的广告牌,红底黑字写下她的谴责,与警察公开叫板。
三块广告牌分别写着:
强奸致死
凶手至今逍遥法外
你在干什么,威洛比局长?
被提名的威洛比局长其实是小镇上非常尽职尽责的警察局长,在小镇民众的心目中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声誉。而且,此时的威洛比局长已经身患绝症数月。
在舆论和内心的双重压力下,威洛比局长开始重新侦察Hayes女儿的案子。但不久就在妻子和孩子熟睡之后选择自杀解决了自己的生命。既然已经是不治之症,他想留在妻子和孩子的记忆中依旧是那个阳光健康的丈夫和父亲。
放弃一点都不容易,即便是一段感情。更别提是珍贵的生命。
离世之后,他留给Hayes夫人,自己的妻子还有他的助手警察迪克森每人一封长信。而也正是这三篇长信让这个中道崩砠的角色却成功了的贯穿了整部电影。
迪克森是电影的另一条主线,他是一名具有恋母癖并且深深崇拜威洛比局长的一位吊儿郎当的警察。与Hayes相比,他显得更加复杂。他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自卑借对黑人的种族歧视来遮掩内心的恐慌。他软弱同时喜欢用无所畏惧的态度来掩饰自己,他想成功,表现出来却是一平八稳,波澜不惊。
威洛比局长的离世则让他怒火中烧,他将局长的死归咎在Hayes夫人的身上,一把火将三个广告牌烧了。之后回到警局读到威洛比临死前留给他的那封信。
威洛比的信总是那样的温暖,在信中他鼓励迪克森重拾信心成为一个优秀的警察,就在迪克森幡然醒悟的时候,来复仇的Hayes夫人却将警察局烧了。
迪克森不顾自己被烧伤的危险保住了Hayes夫人女儿的卷宗,目睹一切的Hayes夫人有那么一刻也开始领悟威洛比局长再给她的心中所说的善良。
两条线终于汇聚到一起。
影片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愤怒会导致更大的愤怒。这其实说的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因为自己女儿被强奸而且死亡,并且凶手一直逍遥法外,Hayes夫人是愤怒的,不光是对别人,还有对自己的愤怒,她不能原谅自己在女儿还在世的时候对她的态度。
她时刻处在战场上,并且咬紧牙关,认真提防每一个不怀好意的敌人。她当然也知道,最大的敌人其实是她自己。她不放过敌人,也不放过自己。
这种愤怒就像一条导火索,接连出更大的爆炸。
了解导演的观众一定知道,这依旧是他惯用的黑色幽默熬出来的野性鸡汤。
用更大的愤怒去解决愤怒是最愚蠢的做法,所以导演选择一个契机将这种愤怒终结。
所以在影片的后半段才会看到电影中的Hayes夫人看到自己的前夫和年轻姑娘坐在餐厅里面,并没有把手里的酒瓶砸向前夫。
这代表一种对愤怒的终结,也是一种自我救赎。
每个人都会成长,也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成长线,从巨大的悲痛中走出来永远是最深层也最困难的话题。因为过程痛苦且慢长,所以不能一蹴而就。
像前段时间的《海边的曼彻斯特》,也像hbo经典神剧《奥丽芙·基特里奇 Olive Kitteridge》
这样的过程就像是独自在暗夜里行走,看不见前方也回不了头。无人理解甚至无人关怀的时候便把所有的力气放在了歇斯底里上面,愤怒是最便捷,也最愚蠢的出气口。因为你要为之付出相应的代价。
电影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出口,就是死去的威洛比局长。他像一个指路明灯,用自己的死亡帮助Hayes夫人和迪克斯完成了救赎。
而他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要在恰当的时候放过自己,正视自己,并且不要用愤怒去终结愤怒。
最后,多谢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炸裂的演技,她也凭借此片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而《三个广告牌》也成功包揽多项大奖。真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另外,电影的配乐真的是醉了我的心啊,好听到爆。
尤其是那首,last rose in the su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