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暑气渐长。与此同时,人们对众明星考生的高考成绩关注度也是一浪高过一浪,上了热搜头名。大家称赞:王俊凯的高考成绩取得438分,超二本线2分,实乃有为青年。再次网上又传言林妙可高考成绩342分,而24日,林妙可贴吧官方微博晒出与林妙可本人的对话,意为辟谣:“342分为不实消息,妙可真实成绩是404分,远远高于北京高考文科艺术生录取线320分。”
我实在不知道关注这样的消息,炒作这样的消息有什么意义?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表明自己对娱乐八卦如数家珍、信手拈来?还是被众多艺术考生的家长们作为诟病孩子的佐证?“你看人家明星王俊凯、林妙可不仅有颜值,少年成名,学习成绩也不落下。再看看你,我每天供你好吃好喝,你不务正业,连别人一半都不如……”也许这只是少年明星所在的公司营销手段之一为的是增加曝光率,吸睛的方法之一。毕竟,一场高考与明星的生活连接在一起是很有窥探空间的。苦读十一载,今朝显神通,一定意义上说,高考是公正的,它是检验孩子们能力的一项标准,一场高考牵动牵动了无数父母的心。对于没有爹可拼的孩子来说,通过高考,决定了你是天之骄子、国之栋梁还是一个混个专科文凭以后庸庸碌碌的人。我依然记得我的当年,高考动员会上,班主任在动员大会上陈词激昂,意切情真:“同学们, 您们拼死拼活也应该多考几分,能多考几分就多考几分。江西是个高考大省,也许就是一分,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分水岭,也许就是这一分,让你领先几千人,也许就是这一分,让你父母可以少拉关系,少花几万块钱……”班主任激昂的虽然有点夸张,但所有人都很认真的听着,对于活着象牙塔里未谙世事的我们,他的话犹如一只小皮鞭,恰如其分的打在我们屁股上,不太疼,但足以鞭策我们那段青葱岁月。
出名要趁早。那些被发掘的少年,成名后也许不用通过高考就能走捷径,通往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王俊凯不用高考,也是中国内地男歌手、演员、TFBOYS队长,拥有“火星大使”“95后”少年偶像、爱慕之星诸多荣誉。林妙可也不会因为分数,就抹煞掉9岁时站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舞台上的可爱动人,也不会忘记她在《北方有佳人》、《新红楼梦》、《无价之宝》里的优秀表现。《山楂树之恋》的女主角周冬雨因拍戏放弃了高考、超级女声张含韵没有考大学,可是我们普通人中有几个会成为王俊凯、林妙可?成为周冬雨、张含韵?
关注他们,不会增强考生的实力、在考场上多考几分也不会让家长获得教子良方,从此让自家熊孩子高歌猛进,成为那个人人称赞不已的“别人家的孩子”。谁都知道,高考是一场心态、智慧、体能、脑力的较量靠的只有自己。回想起自己十几年前参加高考的情形。好像没那么多童星,媒体好像也没那么容易造势,大家都单纯而朴素。一样的紧张参加高考,一样的诚惶诚恐的选学校,选专业,一样的面临人生的转折而做出决定。考得理想,亲戚朋友一起吃顿饭,热闹一番。考得不好就选择复读一年重头来过,或者选择踏入社会早早接受社会大学的洗礼。
如今,不仅是明星考生备受瞩目。诸如,林心如大婚婚礼如何豪华壮观、郭晶晶生了二胎、范冰冰穿了一件什么衣服带动了潮流、杨幂的女儿被曝光、李亚鹏参加女儿毕业典礼、云云。这些信息都会在各大主流媒体上头条,不看就弹窗出来,上热搜,想看都不行的。更好笑的是,你不想看没关系,身边有同事谈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引起激烈讨论。跟风是大家都愿意的事儿,不费脑子又可逞口舌之快,你不谈论就觉得你不合群,那个女的怎么这么孤傲?更有甚者,各派粉丝,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互掐是常有的。
有时候我想,为什么大家对研究某部中国古典文学精粹而争论不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为什么没有人去更多关注留守儿童、青少年犯罪情况,如何解决贫困学生问题?为什么世上的真善美、假恶丑没有被推上热搜的榜单,让大家明辨是非?这些关注不是更有意义吗?
现实是,大家都很忙,很浮躁。人们喜欢看刺激而新鲜的、喜欢快捷而有效的、喜欢有视觉冲击力而动人心弦的。人们的阅读量、阅读水平、阅读质量都在走下坡路。可是,国民的素质、文化水平不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的代表吗?这些国民的素质不是很多都来自于他们汲取的文化养分来自芝兰之室还是鲍鱼之肆吗?当人们沉浸在一些无用的、毫无精粹的文化氛围里,我不知道文明的种子将播撒在何方?文明之花会开在哪里?文明之花又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子?
也许阳春白雪自有人爱,下里巴人也有人推崇,娱乐八卦也有人全盘接收。别人会用鄙夷的眼神杀死你:“关你什么事?管好你自己吧”是啊,我们都得反思一下,我们这支阅读主力军,80后、90后,或许已为人父母、或许还在为人父母的路上,我们担任着教养孩子的重大使命,最好的榜样,最好的家庭教育是来自父母。我真难想象整天谈论明星八卦、论人蜚短流长的家庭以后培养出的孩子会是怎样?不说得自己那么伟大,是否去担忧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亡之冠冕堂皇的话,单就考虑自己和将来后代的素养、精神世界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去区分什么事有意义并值得关注的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