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有一件事让我开始隐隐焦虑。
那就是,我越来越发现,我似乎养了一个“没良心”的“报仇娃”。这要从每天的睡觉说起。
我家娃自打出生后,就是个名副其实的“睡渣宝宝”,别家孩子月子里最好的能一觉到天亮(从前每次听到我都想哭),最差的也不过夜醒两三次吃顿奶,接下来就能呼呼的睡到大天亮了。自己带过娃的都知道,娃醒后,兼顾看娃还得干活还得吃饭的大人,日子过的有多狼狈。
那时候就指望娃能快快长大,长大,我就能睡个好觉了。
然而。。。呵呵呵,他似乎并不是这么配合我的梦想来参与现实演出的。 现在,已经5岁的娃,每到周末,大清早6点来钟,那小爪子就伸过来了。。。
一会儿“麻麻,我要抓你小头发”,5分钟后,“麻麻,我要听故事”,再5分钟后,“麻麻,我要起床。。。”,小爪子也伸过来开始抠你脸抠你背,各种催醒大法轮番上阵。
我。。。彻底的怒了!以排山倒海之势吼出了内心深处的愤懑“你就不心疼妈妈吗?你困的时候妈妈什么时候不让你睡了”孩子委屈的看着我,幽怨的穿衣服去了。
那时候我就在想,回忆我小时候,看到我爸妈睡觉,我都会蹑手蹑脚的自己玩,开关抽屉也是能轻就轻,尽量不去吵醒大人。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就没有一点同理心吗?
带着老母亲困惑又不服输的心态,我百度了一下别家孩子的情况,结果让我平衡清醒不少,同理心的缺失,是当今很多孩子都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有多普遍有多严重呢?
虽然有那么一瞬间的平衡,但这也让我又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审示及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变成了这样呢?
回顾小时候的自己,和现在孩子的生活反差,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严重缺乏走进大自然的机会,无法去体会、感受大自然,乃至生命的情绪,从而逐渐缺失了同理心这项重要能力。
那说来说去,同理心到底是什么?
同理心指能够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法国1793年,路易十六的妻子被带上断头台时,因为不小心踩了侩子手一脚,立即下意识地跟对方道歉“对不起,先生”,让不少人怜悯。因为一个有同理心的人,尊重身边每一个人,能极大引起别人的好感和慈悲了。
同理心研究专家Nancy Eisenberg也说,同理心能促进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当一个孩子有同理心,他便能体恤别人的想法,更不会把自己的方便和愉悦凌驾于别人的头上。他们会更多地尊重别人,不会冒犯别人,尊重他人的付出和时间,更不会以损害别人的利益得到自我满足。
现在的孩子更多的是在房间里和玩具玩,和手机电脑玩,而这些,是没有生命的,它们没有感知和情绪,不会疼,不会笑,也不会叫。
带孩子去到大自然里,看看一只蝉,一只蜉蝣,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一只为了再次翱翔天际而啄掉自己的指甲和羽毛的老鹰;当孩子了解到它们活得多么不容易、多么顽强,是不是会为它们的精神喝彩?
在无疆牧场马术俱乐部,看每一匹马为了更好的配合骑手的骑乘,无论寒冬酷暑都要接受日复一日的严格训练,孩子们会理解这些马的不容易。到了夏季,大家都知道要躲进空调房吹冷气,而牧场的马匹却要顶着炎炎烈日来迎接每一位骑手,在每次训练过后马匹都会出一身汗,那它们累不累?是不是好辛苦。这样,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的同理心就在逐渐养成,也和他们喜欢的小动物成为了朋友。
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一个看似什么都不懂的小婴儿,却会因为身边人的痛苦而表情痛苦,甚至一起大哭,看到大人想拿一个东西够不到,他们会爬过去,帮忙递送。所以,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同理心其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是在后天生活的种种环境影响下,逐渐退减。
所以,任何情感上的体验及互动,往往都是需要建立在两个生命体之间进行的。如果他们只是日复一日的与玩具机器为伴,又谈何同理心呢?那些不会说话的物体本来就没有感觉啊!
说到这里,我还是想呼吁家长们,请多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吧,不要剥夺这个世界赠与人类的一项宝贵财富。一个人的成功不只有强大的内心和卓越的技能,更重要的还有那伸出手,温暖的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