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心理健康培训,听到一个案例,觉得特别典型。
有一个5年级的学生,因为喜欢“拿”同学的东西,屡教不改,到心理咨询师那里进行咨询。
老师为了保护他,从来不提“拿”同学东西的事儿。
几次咨询之后,他告诉老师:
老师,我特别喜欢和您聊天。
老师问:在家里没人和你聊天吗?
没有。
你妈呢?
我妈太忙,做生意,整天盯在店里,赚钱。
你爸呢?
太懒。8点上班,10点出门都算早的,只要在家,就在床上躺着。
于是,咨询老师发现了他喜欢“拿”同学东西的原因:因为在家里得到的关注太少。每次一拿同学东西,老师就请家长,他妈妈回家就教育1个小时,孩子就得到了他需要的关注。
平时家长不理他,所以过一段时间,再拿同学东西。再请家长,家长又和他谈一个小时,又得到了心理需要的关注。
当然,孩子并不一定是有意识这么做的,只是潜意识里发现拿同学东西,妈妈就和我聊天,就把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了。
咨询老师还有一个发现:这孩子每次来咨询,都带很多小零食,聊天的时候,就不停地吃,聊一个小时,就吃上1个小时。
后来快过年的时候,老师就送给他一个礼物——一盒费列罗巧克力。老师没想到的是,他特别喜欢,给老师打电话说: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巧克力!
其实这个孩子家里经济条件挺好的,但是从他喜欢吃零食和喜欢费列罗巧克力这两个细节,老师推测:他在家里,别说情感、精神上了,即使连生活上得到的关注,也不够。经济条件很好,孩子竟然没吃过费列罗巧克力,这对北京城区的孩子来说,真的很让人吃惊。所以,孩子总是买小零食,不停地吃。
这个案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有多少家长,能做到特别了解孩子呢?能知道孩子真正的需求呢?
更别说,还有的家长,连最起码的关注,都没给足孩子。
心理学认为:孩子异常行为的背后,其实都是有原因的。他不会表达自己的诉求,只能通过无意识的反应,来传达自己的内心。
可是,家长有没有去用心读?有没有花时间、费心思去读呢?
这也是我为什么经常说,孩子学习不好,不要只从学习下手。缺什么补什么,补功课、报辅导班、做练习,其实治标不治本。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你的陪伴,在陪伴中去理解孩子,知道孩子的内心,发现孩子的问题,用孩子喜欢的、能接受的方式,去想办法帮助他。
比如:有的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对学习没有认知。那就从这方面多着手,多和孩子聊天、讲故事、读绘本,渗透学习的教育。而且不是一天两天这么做,要从发现的那天开始,以后都这么做。至少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有所变化。
比如:有的孩子学习不好,主要问题是识字量少,那就帮孩子多提高。除了读课文,熟悉语文书中的生字、会认字,还可以通过亲子阅读、识字卡片、识字APP游戏、生活中识字等,想方设法增加孩子的识字量。
比如:有的孩子上课不听讲、不学习,是因为听不懂。但是也有的同学上课不听讲、不学习,是因为在家里没有玩的时间和空间,就到学校里来玩。
比如:有的孩子写作业慢,是因为动作慢;有的同学写作业慢,是因为不会;也有的同学写作业慢,是因为她故意磨蹭,免得写完了家长再给他布置,永远看不到头。
你给孩子买吃的穿的用的,花很多钱,报辅导班,买图书,买玩具,但是不是孩子真正喜欢的、真正需要的?
读懂孩子的心,教育才能有效。
不然,孩子会说:就因为你是大人,所以总管着我。
你说我管你是因为爱你,
但孩子说:我没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