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与哲学与人性。
《王志纲论战略》之“战略与哲学、战略与人性”,是看得到的结果和正在执行的计划以及前端的思考的总和,这种整体的思考与认识关联性很多、很大,要从更高度去认识和思考,如何“做正确的事”以及“如何正确的做事”是有理论和方法论的,一个战略目标的实现具体到“三论合一”,那就是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
所谓哲学,一是对当下的认知的总结具有代表性,二是对未来将要发生的洞察性。
前者认知有多高,就能究根究底;后者洞察有多远,疑问挑战就有多难。
古希腊的帕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纳、近现代的康德、黑格尔、马克思,他们的思考代表着认知的总结和未来的洞察,思想力量之大,如宇宙之日光源源不断。
所以,战略与哲学就像是果与数的关系,没有一个清晰的承上启下的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的思想,很难有一个好的战略。
战略是智慧之学,反映认知深度,体现了哲学的认识论思想。“千百年来,无论东西方,但凡是被称之为战略思想家的人,无不有仰望星空,上下求索的智慧,有着认知世界、把握世界、改造世界的勇气”。
战略是思维之法,重思考穷辩论,尽显哲学之方法论思想。“一直以来,哲学都是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中发展,整个哲学史就是一部哲学家们相互批判、相互推翻、相互取代的斗争史,但是哲学的价值就是用来解放人以及解放人的思想的,这是哲学目的也是哲学方法。”
每一个时代都有束缚人思想的东西,因此哲学本身就是方法论,哲学就是要让人自觉认识到究竟是什么、是谁束缚了人的思想,以至于如何摆脱这种束缚,唯有摆脱这种思想上的束缚,认识的视野才能更加宽阔,思维的空间才会更加广阔,创造力才能得到更充分的释放。
取“审视、发现、反省、辩驳、求索来发问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不置可否、迷惘困顿”的思维体系以面对“现实和经验的反思”,探索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来审视当下、探索未来。
战略是行动之术,指导行为发展,体现了哲学实践论思想。“从战略中发现哲学,亚历山大的行动中发现”亚里士多德、拿破仑的行动中有卢梭和狄德罗、希特勒的行动中找到了尼采和特赖奇克,东条英机的行动中看到福泽渝吉,而美国的开国哲学中,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一直占主导性地位。
战略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认识的深刻程度,“以什么样的世界观统领我们的思想,关系到国运的兴衰。”
所谓人性,是人类几百万来基因蕴含演变而来的特点,这些特点人人皆有与生俱来难以改变,古典警句皆是人性之语,《圣经·旧约》中说,“太阳底下无新事”,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知史又能做到“以史为鉴”的,都是洞察人性、驾驭人性的高手,以洞察人性的战略必是一个优秀的战略思想。
人性是全人类的人性,佛教说“众生之苦”,天主教说“人有七宗罪”,儒家讲“仁义礼智信”,包括王阳明的心学都是围绕着人性格物致知,禁锢的、压抑的、解放的、释放的人性在时空交错中碰撞、交织,人性之深以至于谁读懂了,皆能令之,谁忽略了,皆被覆之。
天主教的七宗罪,是“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暴食、淫欲”,佛教的众生之苦是贪嗔痴,王志纲总结是是三个特点:“贪婪、侥幸、虚荣”,所有人概莫能外。
定位理论有关于人性特点的总结,就是心智五大特点分别是“容量有限、厌恶混乱、缺乏安全感、不会改变、失去焦点”,品牌战略高手就是根据心智特点进行品牌定位的。
人之特点无分好坏,既然是特点,同时具备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解放了人性,才有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成功,释放了人性,才有了富可敌国的企业家和雄心勃勃的全球品牌。
战略方向对了,执行也就对了,战略方向错了,执行越对错的越多,哲学引导人性洞察是战略制定的牛鼻子,而不是执牛尾,本质上,“我要做”和“要我做”,一个是人性的释放,一个是被贪婪侥幸虚荣的绑架。
人性的边界决定人性的左右,贪婪变雄心,终有壮志凌云;侥幸变胆魄,总有不测之祸;虚荣变真诚,始终克勤克俭、脚踏实地,虽道阻且长,但行而不缀终会将至。
1917年,24岁的毛教员写了一篇被老师打满分的《心之力》,被誉为建国奇文,原文失传,但网络有一传文,以“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开篇,以“解放思想创一代精神之文明”收尾。
读懂人性,读懂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