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第二次来乌镇戏剧节的“老司机”,这次如愿在三天时间内刷完本届总共18部青年竞演作品,以及包含在《初恋》、《初吻》中的6部往届优秀竞演作品。这种感受,就好像每30分钟就踏上一段崭新的旅程,或是做上一场不愿醒的梦。这些梦所呈现的内容、表现形式各异,有对禁断之爱的探讨、有对病态教育的反思、有对文明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也有对爱与自由的追求、更有对无情战争的批判。看完这每一部戏,让人觉得大梦初醒又不愿醒,因为她们带给我太多对世间美好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深深的思考。
以下会带给大家几部我心目中最优秀剧目的观剧分享(排名不分先后,仅代表个人观点,内有剧透~)
1、寒鸦戏水
这是我在乌镇看的第二部戏,散场后的第一感受“这是一部有冠军相的剧”事实也正如所料,今天看到她顺利进入决赛。
“寒:我们躲起来,躲在柜子里,昼伏夜出
鸦:要不我们流浪吧,去一个没人认识我们的地方。总会有那么一天,会看到彩虹!”
结束时掌声持续了整整两分钟,一个是孤儿院里没有父母的瘦弱男孩寒,一个是没有父亲,成绩也不好,处处受欺凌的鸦。
两个对世界失去期望的男孩,准备结束自己悲哀的一生,却碰巧在天台相遇。他们一起去澡堂洗澡,互相搓背,看着这么相似的对方,产生了情愫。他们知道这不被世俗允许,但是他们无法控制感情的发生,他们用力地相拥,享受世间唯一的美好。
但是这个世界不能接受他们,鸦被公司开除,老板口里充满了戏谑。寒的大学室友要搬出去,说他搞基,有梅毒,同学甚至用衣服挡住嘴,好像那不存在的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充满了厌恶和恐惧。
世界之大,他们的容身之所在那里?是他们错了,还是这个世界错了?
他们有着炙热又浪漫的爱情,纯粹且干净,与所有的爱相同却不被承认和接受。我希望有彩虹,终有一天能照耀到他们身上!
2、哀鸟鸣
如编剧所诉“死亡并不可怕,小鬼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无人可诉,无言以对”。
一个即将临终的得了阿兹海默症的母亲,迟迟不愿离去,两个勾魂使者试着假扮女儿,满足她的心愿、或是使她绝望,但都没用,老母亲心心念念,一定要跟女儿说最后一句话。最后真女儿现身,一段眼泪狂飙的母女分别情节,将观众情绪调动到最高潮!结果,女儿也是勾魂使者请来“演戏”的,一切都是假象,女儿没有冰释前嫌,她心里充斥的仍是浓浓的对母亲从小苛刻教育的憎恨。
完美的剧情,有笑,有泪,有神反转(充满了对现今家庭教育方式的讽刺,母亲演技好到无法用语言形容,唯有感受)
3、疯狂的鹦舞
古装演绎,借古讽今,对当代社会中的少数政治腐败的现状做了很好的诠释。
某地某官要政绩,查找典籍发现本地有一姑娘叫小湾,自幼定下娃娃亲,谁曾想男的没出生就夭折,小湾恪守妇道七十年,官觉得此事可以大力弘扬,于是叫黑白手下抓紧落实,找到小湾遗骸。不想黑白二人挖出了沉冤的怡红院头牌史姑娘遗骸,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史姑娘的遗骸当做贞洁烈女小湾给宣传神话了。为了还原真实,还特意弄了只鹦鹉陪侍在史姑娘左右……史姑娘一心寻仇,却不料得知最不可置信的真相。
比较有意思的是戏里对gdp的解释:“你吃一块狗屎给你100两银子,吃完后你想不通,于是让我把剩下的狗屎吃了就给我100两银子。吃完后你发现咱俩钱也没变,光吃狗屎了。我说不,在这个来回之间创造了200两银子的gdp。”
4、容错计算
一张被误诊的婚前体检报告检测出男方HIV测试为阳性带来的一连串“信任”危机。秘密经得起质询吗?信任可以计算吗?包容的限度究竟在哪里?
或许在我们每个人在亲密关系中都有着“容错率”。是真的选择信任对方,还是以信任为借口欺骗自己?这是一个好问题。
最后分享编剧的金句:戏剧的动人时刻在于“选择”,而悲剧的动人时刻在于“怎么选都错”。
5、容乳与共的生活生生不息
这是一部我认为在本届作品中,将民族风与对人与自然的思考结合最棒的作品,虽然民族但一点儿不晦涩。
哲布从小在牧场长大,他既是兽医又是奶牛饲养员,他热爱牧场的生活和奶牛,牧场的时间过得很慢。
一天,哲布遇到了苔米,苔米美丽热情,向往大都市的生活,她鼓励哲布和大公司合作,将牧场融入到工业大生产中去,这样她的脸就可以和牛奶一样,走向全世界,她以为这就是“容乳与共”,在爱情的驱使下,哲布出卖了自己的牧场,融入到工业生产中的牧场不再有往日的平静……
牧场就是我们当代生活的写照,我们与钢铁森林荣辱与共,不停劳作与生产,别无选择。
6、小蚂蚁飞
这是一部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戏,除了剧情本身吸引人意外,还在于她有4个演员,同时也有4个导演~
生活能否容纳我们的梦想?一只工蚁来到了一个自己从没有到过的地方(一个瓶口很深花瓶中),这里惬意、安全,但他决定寻找出路,离开这里。
蚂蚁的世界是二维的,它们时时刻刻都处在三维世界生物所带来的困境中。我们也是时刻身处困境中的,但这种困境不是外来事物带给我们的,而是我们有梦想且求之不得,那么梦想本身就是痛苦的根源。我们这般忍受痛苦追寻梦想,可生活到底能否容纳我们的梦想呢?
7、花吃了那女孩
最后不得不提到这部《花吃了那女孩》,作为去年的“最佳戏剧奖”得主,当时我隔着一个30寸左右的电视屏幕,在没有任何声音的情境下,被这部剧深深的震撼住了。所以在去年没有完整地看完这部戏,成了我的一个心结。还好今年终于有机会“再圆梦”。
这部戏讲诉了4个初中花季少女,原本的她们善良、单纯,但由于各自原生家庭的不幸遭遇,使她们内心产生了扭曲的状态,进一步发展成为可怕的校园霸凌事件。
这部戏贵在“真实”,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每一声控诉都直抵人心。在同情她们遭遇的同时,也不得不让身为大人的我们陷入反思:孩子本性纯良,到底是谁错了?
18部戏,18颗璀璨的梦~每一年来乌镇都像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在体味他人人生的同时~何尝不是在自我反思呢?也许当你陷入困境时,转角就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