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一直是很多大学生暑期比作的事情,整整一年投身在这份事业中,有些东西,我想记录一下。
2014年一整年,我去了金凤小学,总觉得有些事情,不得不一吐为快。 大一的时候,师姐说过,雅安有一个地方叫做金凤寺,山上面有一个尼姑庵,心之向往很久,却只能神交。但是,今天我要讲的事情,需要翻过金凤寺这座山,在拥有同样名字的金凤村里驻足。
从川农新区正门出发,买了给孩子们的棒棒糖,晃晃悠悠、兜兜转转的4路车,挪移到终点站,在斜风细雨中,三个女生按图索骥、向传闻中的金凤小学走去。鞋子中浸着水,裤脚上沾着泥,穿过长长的漆黑的山洞甬道,在黑暗中互相壮胆开着玩笑,钻山洞的车子擦肩而过,带走一片惊呼,心中后怕,暗叹幸好司机眼神好,没把我们这群路障撞成个四脚朝天。大约1个小时之后,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这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破败的村小学,始建于1959年,随之相守的,是看不出年龄的余老校长。32个学生,2间低矮的教室,2位任课老师,55年的坚守,将近一生的三尺讲台。我们去时,余老校长已经在学校门口站了好久了,看见我们来,急忙去房间里,搬出了几把椅子,安排我们坐下。
似乎是经历过很多次有始无终的大学生支教团队,余校长很熟悉的和我们攀谈,我们才了解到,这所偏僻的村小学暑假刚刚接待过电子科大为期一周的支教,上个学期还有川农的学生给孩子们上过课,不过,老人的语气中带着无奈,说,上次来的川农的孩子说好这学期联系的,也没有再打过电话。瞬间觉得,自己带的团队当面临要搬校区等等窘境,是否能坚持将支教进行到底?如果答案是不能,往严重里说,其实就是在毁了孩子。没有系统的教学,在建立了师生关系很深厚情谊之后一走了之,留给孩子们的更多的是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因为我是山里的孩子,因为我住的地方路途遥远,因为我小时候没学过奥数,因为我看上去脏脏的、笨笨的,因为我说的话,你们听不懂,所以,你们不要我了。”真的好害怕成为一个拿着支教光鲜履历的刽子手,生生扼杀了一个个稚嫩的爱你的心。
余校长还说,学校现在就剩下两个老师,只会教语文、数学,所以说真话,他们不需要生理卫生知识课,他们需要的是英语课,是美术课,是音乐课,是地理课,是思想品德。是基础,一个学校,连基本的课程都没有,学脊柱健康有什么用?没有知识,走不出村子,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又怎么会患上城里人得的都市亚健康? 虽然心里百转千回,我还是对教小朋友这件事跃跃欲试,我走进二年级的教室里,教室里只有7个学生,4个二年级的,两个学前班的。开始不知道,所以我只当是全部二年级的学生,于是进去就问谁学过英语,前排四个二年级的孩子举手,各自展示了一下,大家嘻嘻哈哈,课堂秩序非常混乱,后排的三个学前班的孩子,扯扯前面人的头发,推推自己身前的桌子,其中一个突然从座位上弹起来说,“姐姐我屁股上有钉子!”我问他,“你看你为什么就坐不住呀,前面的同学多厉害,人家会用英语介绍自己,你来介绍一下”。现在想想,其实心中非常懊悔,在没有搞清楚情况之前,就贸然给孩子们上英语,真的是托大了。学前班的孩子,没有学过英语,所以在别的同学展示的时候,就会觉得非常无聊,用自己极端的行为,掩盖心里的不适。而我没有立刻梳理抚慰,所以直接导致了之后上课,一个孩子,突然就跳进了我怀里。
由于之前的几个支教团队没有树立“老师”的形象,学生都没有形成对老师的尊敬或者敬畏,所以代入感很差。 1、2年级的孩子,自控能力不足,让我的一堂课,可以说是水深火热,非常无力。那么3、4年级的学生呢? 校长的小孙子(也是学前班里最调皮的孩子)带我们到山上去找3、4年级的学生。沿着长长的山路走上去,到达几处鸡舍,右拐进入一个农户,我们找到了3、4年级的学生,每个年级有10个孩子左右,房子很普通,一看就是民居改造的。同行的维嘉和艾妮一再感叹,雅安竟然还有这样的学校。 其实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不是想突出金凤小学有多穷、设备有多简陋,学生有多可怜。
在我们来的时候,学校的教学楼已经在建了,听说政府投资了92万元,力度不可谓不大;学生也不是公益宣传照片中的面黄肌瘦、穿着破旧,可以看出,他们中的一些穿着还是不错,也接触过新鲜的事物。 我想说的是,比物质匮乏更可怕的是精神的短缺,虽然不懂教育(教师资格证还没开始学),但是闭塞的村子,没有打开孩子们的眼界,很多事情,他们不懂也没有人教,更没有人规范和制约。回到寝室,我和室友说,我感觉这群孩子正在被毁。虽然有点夸大,但是也不是没有根据。校长年迈,没有太大的精力对每一个孩子有针对性的教育,所以更多的是体罚教育,收效不大,且治标不治本。
一个小学,成了实际上的托儿所,不听话的打一顿,听话的就坐在座位上,自己看书。 他们不需要虚浮的知识,也暂时不需要更多的硬件提升,他们需要长期性的、系统性的学习,和潜移默化的教育。我决心将金凤小学作为本次专案的受众小学之一,说实话,其实这个学校不适合此次专案得奖的要求。但是,既然去了,留下了痕迹,就要对孩子们负责任。 现在还似乎能听见临走时孩子们的声音:“姐姐,你们再给我们讲一会儿吧”然后传出老校长“回去上课!”的吼声,还有那个亲自把我们送到校门口,一再说感谢和慢走的老者。 后生晚辈,我们真的担不起。 担不起如此的您,的一声,感谢。 我们才应该谢谢您,我们只是试图分担您的重担,希望没有成为您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