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课堂:老师在前面讲的激情飞扬,学生却在下面静如止水;或者学生们的小手如林,回答的确实没有多少思考含量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机会思考,更不要说“得当”的思考了。
读了第三章聚焦思考阅读之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机会。
1)课堂提问就很重了。 首先我们需要给学生机会,接触复杂性的问题。现在很多的课堂中老师准备的很充分,课堂上学生也有很多参与和互动,但是老师们提到的绝大数问题都是较低阶的问题类型。比如“气候变化的三个成因是什么?”。这种提问能够很好的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教学内容的一种方式,从而确保学生已经掌握了课堂中教授的知识点。但是学生可能永远不会有机会使用或者更好的利用这些知识。不仅要教会学生课本的内容,即“是什么”的问题。还是让他们了解如何做到这样的问题,即“怎么做”的问题。最好简单的办法就是将问题设置成“开放性问题”。当我们问“为什么”的时候问题的难度会增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需要把自己放在问题的情境中来思考。还是刚刚的提问,可以转变为“解释一下气候变化的三个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样的提问方式,学生需要给出更多的信息和内容,不仅要提供成因,还必须深入研究,承担可能说错的风险,然后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情景。
2)所有的学生都会思考,只是思考的方向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教师不是要创造学生的思考能力,而是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够把握关键信息从而正确的思考。这里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像文章中王瑀老师通过几个三个选择题的安排,让学生逐渐总结归纳出图例设计的方法,有了这些活动作为支架,学生便能在独自设计图例时有思考方向。所以培养学生的得当的思考,要给出适度的教学支架,
第二:落实到人人都参与思考、学习真正的发生 。
想落实到人人都思考,首先要提出课堂要求并了预留时间。这样够吗?经常有老师说先独自思考2分钟,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但学生真的独自思考了吗?思考的结果如何,并不知道。所以,除了提要求和预留时间,还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思考,然后在小组活动中分享自及的思考才能将个人思考落到实处。比如我们常用的用便利贴写下思考的关键词;比如王博士修改的《图例设计》课,每名学生独立思考5分钟并初步完成自己的设计,在到小组活动中分享,通过对比,而知自己的组员的差异,最终选定一个修改成为小组的成果,在达成共识中修正差异,让学生学习真正的发生。
第三:利用信息技术,让思考被看见。
易呈现:信息技术在触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很方便的将学生的思考呈现出来,转化成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比如使用反馈器做组合选项的题型,学生在给出答案的过程中,就体现出他们的思考方向;比如通过拍照上传小组汇总到白板上,每名学生不仅知道自己与本组同学的想法,还能看到其他小组学生的观点,从而实现深入理解。
促表达、碰撞:当思维被呈现,持不同观点的学生会主动表达;另外老师还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学生表达,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利用小组统计图,可以查看到小组学情。为老师提供依据,做出策略调整,比如打乱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已达到思维碰撞的目标。
扩展、转化: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课堂中生生、师生的互动,在充满思维碰撞的有意义的对话中,主动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收获更多的成长。
第四:反思调整,迭代教学设计 。
常思考如何创造思考的机会?如何让学生的思考得以呈现?不断迭代教学设计,从“问”出发,促进学生思考;用"说"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