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讲,讲一个在历史必修三上第一个站出来的先贤——老子。
很多人认为应该把孔子放在第一位,甚至民国以来也有不少史学家费尽心思来论证老子是不存在的。一家之言我们不管,高中教材把他放在第一位,说明至少官方认为他存在,并且在孔子之前。
老子骑青牛(网络图片)
关于老子,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他叫老子?他很老吗?他姓老吗?目前史学界共识的是,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我们也可以叫他老聃,比如韩愈的《师说》里就是这样叫的。
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对知识分子和士大夫的尊称,如孔子墨子晏子等。老,野史传言说他出生时满头白发,是“很老的孩子”,简称老子,很明显这是一种牵强附会说法。
个人以为,所谓老子来源应有两种可能,第一种,老子名闻于世时,已经是德高望重的老人,所以以老作为称呼,比我我们现在也常常称呼一些德高望重之人如郭老、钱老之类。第二种可能,老和李本是一个字,二者不但在甲骨文里字形相像,读音也很接近。所以,老子即李子。
民间关于老子的传闻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不可信的。目前可知史书中最早关于老子的记载,应该是司马迁的《史记》。但是,即便是司马迁这么讲究的史学家,他对老子的记载也是模棱两可。司马迁只记了老子两件事:孔子问礼和函谷关留书。司马迁记载孔子曾经专程前往洛阳向老子问礼,被老子语重心长地教育了一番。回去后孔子对弟子说,今天我见了老子,他就像真龙在世啊!(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第二件事就是说老子离开洛阳西去一事。说老子看不惯东周的衰败之象,决定离开。到了函谷关被关长阻拦,非要老子留下墨宝,于是老子就写就了《道德经》。
关于孔子问礼老子,《庄子》也有讲到,但是庄子喜欢虚构,可信度不大。另外,司马迁在前后文里用了太多的“或”、“盖”,就是大概也许,所以这两件事真实性如何,我也不敢绝对相信。不过,一经司马迁认可,后世就信以为真了,演绎就更多了,有的甚至历史影响挺大。
比如,后世儒家和道家只要有争执,道家的人就喜欢把孔子向老子问礼的事拿出来,成为道家不被统治者取缔的护身符,现在河南洛阳竟还有一块石碑,上书几个大字“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
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网络图片)
再比如,汉代以后佛教传入中国,僧侣们为了减少在中国传播的阻力,竟然编出来一个“老子化胡说”,说佛教是老子西去跑到印度创立的。 这个编造如此扯淡,竟然还写进了正史里面,《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里面就有“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 ”正史都这么说了,老百姓除了相信还能怎样,因为大家都知道老子西去了,既然道家和佛家都讲究隐世,连司马迁都说老子活了二百余岁,老子创立佛教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个谎言为佛教早期在中国的传播带来了不少便利。
司马迁说,老子是一个瘾君子,“修道德,以自隐无名为务。 ”对他的思想并无太多介绍, 只是在最后说了一句“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司马迁应该是看过《道德经》 的,但 是貌似他不太感冒。 无论太史公感兴趣与否,《道德经》在后世的传播可谓影响深远,
老子的思想完全见于《道德经》,并无其他材料,可谓独门。《道德经》五千字,以语言晦涩,用意艰深为特点,主要分为“道”经和“德”经两个部分。老子在文中说“大道至简”,实际上,他的思想也可以简单几句话阐述了:道,为自然规律;德,是人间秩序。道的特点是“自然”,德也要遵从之。为了论证道与德二者关系,老子用了九九八十一章。无论是道还是德,都要“清静无为”。
老子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中少有的深邃,他讲求权变,认为“势”是不断运动转化的,所以很多权谋论者都把《道德经》奉为至宝。得意时手持《论语》进击官场,失意是怀抱一本《道德经》山林疗伤,等待东山再起。所谓人生,有高峰有低谷,不可长恃。或许,这也正是几千年来老子一本《道德经》传天下的重要原因了。
2019年春节假期我去了一趟老子故里河南鹿邑,拜谒了老子的太清宫。放上自己拍的几张照片大家欣赏一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