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什么、怎么教,这似乎是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问题。教学一方面需要考虑学习者先有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学习者的各种情绪。由此就引向了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的问题。
可是现状是,许多学生没有学习动机,甚至就像书中所说的,学校甚至使许多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一定有很多学生提出过或者现在正在经历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记得前不久网上很流行一种调侃:“学语文有什么用,骂人需要用修辞手法吗?学数学有什么用,买菜用得着画函数吗?学英语有什么用,中国人之间需要用英语对话吗?……”
巧合的是,我最近正在看的一部日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一节英语课之后,一位学生向老师表示了疑问:“最近新闻报道说,未来翻译机将变得十分发达,能将我们说的话都翻译成英语,那我们为什么还有学习英语的必要?”当时老师是这样回答的:“今后日本的少子化程度将不断加剧,去年日本的劳动人口约为6470万人,到了2040年将变为5400万人,2060年将变为3800万人,预计将比现在减少40%以上,我们即将迎来劳动力不足的时代,而同时,消费人口也会减少,日本的市场将不断缩水,企业为了维持业务运营,便会拓展海外业务,加大力度引进外国劳动力,无论如何,在座的各位,未来你们的生活都必将与外国人有诸多交集,而且,今后,如何从全世界尽快获得必要的信息将变得愈发重要,但是,网络上一半的信息都是英文的,所以,学好英语,就是一条你们通向美好未来的捷径——你们这就是你们必须学好英语的理由。”
本书中提出了一个公式:动机=需求×价值。“一个没有动力的学生会感觉自己受到阻碍,没法将活动进行到底。他看不到情境的价值,不知道老师提供的那些东西可以做什么。”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进行恰当的教学设计。现今,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正在流行的趋势上,可是很多问题也相继显现出来,其中最凸显的就是活动设计不合理或者是太过于注重活动,而忽视了理论的学习。身为教育者必须时刻谨记,活动本身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