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在娱乐圈里流行着一种说法,动不动就说某某某是“老戏骨”,或者自诩是老戏骨。老戏骨,可不是随随便便能这样称呼的!
不是年纪大的演员就能称为老戏骨。这类人最多被称为老演员,在当今的娱乐圈,一些演员倚老卖老的嘴脸比比皆是,动不动就自比为老戏骨。有的老演员演什么角色都是本色出演,一张僵尸脸从头演到尾,除了会装酷扮酷之外,似乎什么都不会了。有的甚至是高等院校表演系毕业,却除了哭和笑之外,在脸上就找不到第三种表情。有的演过皇帝、将军什么的,在扮演平民累角色时,也是浑身散发着皇气和官威。有的做过特型演员之后,什么角色都演成了特型。
戏不是演出来就算完事。至关重要的是还需要观众的认可,表演是一门高深的艺术,表演的效果有形而无神是现在不少老演员身上的通病,整个表演中演的成分过重,而表演中融合的成分过少,体现不出人物的个性化、差异化!这就出现了有的演员面部表情虽然异常丰富,却难以和观众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其中,除了面部表情之外,眼神中流露出的神采,才是与观众产生共鸣的纽带和桥梁。面相的凶恶与否,均可通过眼神的调节,而产生非同凡响的视觉冲击。甚至连说话口型的不同,也会给观众呈现与众不同的演出效果。
戏演到一定火候,连面相都能随着角色的不同而产生变化。这不是耸人听闻,老戏骨的“骨”就充分体现在这里,老戏骨在演戏之前,充分吃透剧本的同时,也在认真细致的钻研着戏中角色,让自己真正走进角色,是他们在演戏之前所做的必修课,这是敬业的精神,也是刻苦钻研的态度,能够充分的运用所学知识和深厚的功底经验,揣摩角色,走进角色,融合角色,忘记自己,从而塑造出剧本中描绘出的人物角色。通过对“骨”的理解和修炼,他们能够做到不仅是融合,而是一种替代,实现了他就是剧本里的角色,他已经不在是他,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演出完毕,这就是“骨”的修炼,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真正能有所悟、有所为者,才堪称为“骨”。就如同电影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中张三丰对张无忌说的那句话:“你只要忘记自己之前所学,就能练成太极拳了!”
下面这两张图片中的人物,塑造者就已经修炼到“骨”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