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那年,我凭着一腔热情报考某所985院校的研究生,但是落选了。在成绩公布的几个月后,我无意中看到该校的另一份文件上明确写道,计划招收5个人,其中4个是本校保送上去的,也就是说,其实对外只招1个人。
如果报考前我有仔细检索到这份招生文件,还会继续选择报考吗?大概率不会。
那时候的自己,沉醉于对未来的憧憬之中。理想之蜜指引着我不断流连在各种名校简介之中,却连最起码的尽调都没有做清楚。
最起码的尽调包括:学校的专业竞争力、招生偏好、近几年报考情况、评估自身报考的优劣势等。
这件事让我想起那句经典语录: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
前期调查得越清楚的人,越容易做出当时当下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否则,就容易困于那些华而不实的理论之中。
刚走出大学校门时,职业理想就和父母的观念起了冲突。那时我会拿着网上励志视频的语录和他们一轮一轮地争论:时代已经不一样了、我们要为自己而活......同时举出同门师兄师姐个各种“典型案例”,试图说服他们。
但是,我所坚持的那些职业,行业现状如何?招人偏向是什么?是否和我自身的性格相吻合?我究竟更看重的是安稳还是挑战......
这些问题,我自己都没有搞清楚,所以只能通过大而空的理论跟父母辩论。但是若干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这些带有浓浓鸡汤味的理论连我自己都说服不了。
现在,我依旧会为某些决定上头。
与以往不同的是,做决定的基础不再单纯凭借一股子冲动。我会从基础信息的尽调开始,逐步了解这个决定的真实面目。无论如何,它能够让我没有依据的热情先冷却下来,从而进入真正有意义地了解、对比、思考最后选择的过程。
在前期了解得越仔细、越具体、越全面,哪怕最后因为某些原因而放弃某些决定,依旧是当时当下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