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得不承认:
工具类产品是不受投资人待见和看好的。
原因如下:
产品很难培养用户粘性;
基于上一点,再加上盈利模式匮乏导致的变现路径太长。
而投资人投资,为的是回报
对于看不到回报希望的项目,换了我是投资人,我也不会投资的。
人之常情
工具类产品的优势
那么工具类产品,真的没有一点机会吗?
相比较其他
工具类靠的不是抖机灵,不是小技俩,而是实打实的刚需服务
如果用户觉得产品用着很开心、高效、很爽,那么,他就会一直用下去。
所以,
用户粘性难培养,从另一方面来看:带来的好处是:
一旦培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那么,用户的忠诚度会非常高。
所以花时间、心思,去培养用户,是很值得的。
so,相比其他类产品
工具类的生命周期要长很多!
工具类产品的机会
大公司由于有完整的生态链,在规模效应和用户量、品牌等方方面面都占据了不小的优势。
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不再具有开拓精神,转身成为了保守求稳的代言人,而这,也是他们的局限所在。
用户的刚需,一直都有,只是看谁能更好的满足罢了。
卖的不仅仅是工具,还有服务。
用户为什么热衷于智能服务?因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更贴合自己的心意-更好满足了需求。
而随着产品app的一片红海和社会风气的愈加浮躁,
用户变得越来越挑剔,对于保守的产品,总有一天会厌倦,而这,也是同类新产品的机会所在。
我们做产品的目的,并不是要干掉大牛,成为NO.1(当然,有机会那更好)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赚钱!!!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赚钱!!!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赚钱!!!
大佬们做他的,我们做自己的,都是为了品牌和利益。
我们通过优质的服务,来细化这条产业链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
哪部分呢? 大佬们无暇优化的部分(或者说瞧不上的那点可怜的份额)
类似唯品会和一号店那样,优化电商产业链的一部分。
工具类产品,不是看哪些没人做,而是要看哪部分,还有更优秀的方式来呈现?
工具类产品-如何自我规划
不忘初心
立足基本的切入点-做好最基础的功能
积累用户,挖掘需求后,再不断通过迭代来小范围试错,通过数据等,不断评估、摸索发展的方向。
(美团的电影业务,更名为“猫眼电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