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的边缘心理学能做些什么?乔达摩悉达多的故事是怎么样的?老T带着一个对未知领域的探究,以及一个在其中吸收血氧以激发自己的故事,推开了暑期过后的C&B的这扇大门!而在这一个探究和一个故事之间,却连接着一个重要的核心——他人的自我往往是根植在我们自我中的一个肉瘤!有时候比起对面那个活生生的人,我们更在意他的外表、他的名号、他的地位;有时候比起关照自己的内心感受,我们更注重他人的想法和他人的态度;有时候比起向内寻找自我拯救,我们更倾向外,一次又一次的渴望他人的帮助,甚至是奇迹的出现!慢慢的,我们已经不清楚那个本真的自我的模样,我们忘记了所谓的尊重原本的发源点其实在于尊重自己。不过还好,一些人已经走在了朝向本心的路上,我们已经开始发觉,对他人的期待有时不过是对自己的逃避,亲历亲为是我们拥有自在生活的前提,你可以说亲历亲为是一种修行模式,但是我更愿意把亲历亲为看成一种生活态度,让我们逐渐走向本真与自在!
你心里会不会惦记着有那么几本书是你要去看的?这句话很深的打动我,是啊,你是否拥有可以看世界的心了呢?还是依旧自哀自怜的关照着自己那颗脆弱的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多远?这并不取决于人与人有所少时间相处在一起,而在于你在那个小小的心房里面腾出了多少空间给他人,亦或是,又能否能渐渐的开放自己是视野,让多几个人,再多几个人的故事进到自己的生命中呢!
开场白过后,一个问题跳进大家的视野,“为生而性的宗教信条背后,你看到什么隐喻?”ZJ从宗教的角度剖析这个问题,小胡用宗教发展历程的眼光去探究这个宗教信条形成的来龙去脉,老徐用男性视角理解为生而性的意义,而LYY用女性体验的视角表达感受到的被歧视!就像棱镜各个面折射出的不同的光,我们无意义去评判孰对孰错,而是试着去探究入棱镜之前的那束光的模样!首先,性同时具有功能性和体验性,自然功能性是可衡量可把控的部分,而体验性则是个性化、私密化的部分。相比较而言,男性是社会性的存在,他们需要可控性,所以男性是否定性的体验性的,而女性更倾向于体验的表达以及被相应的需要,所以在男权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的体验是被压抑的,或者直接说,是一种被动压抑的状态。在这种情境中,再回到性的问题上,就存在了私密语境和公共语境的区别,性的体验性只有在私密语境中得到表达,而在公共语境中,性成为了规则、边界、禁忌与不可触碰的范畴!
在我们的生命中,这样类似的边界与清晰的语境划分成为无处不在的存在,我们每个人生而拥有一个精微的心灵,而精微程度却大相径庭,大多数人的精微注定被世俗所取代,成为那绝大多数粗鄙却快乐着的大多数人,他们按部就班的过着大多数人的规则性生活程序。而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精微心灵无法驾驭却也没有得到精心呵护,那精微的心灵在与世俗碰撞的过程中一次次挫败甚至颠覆,甚至让他们为了保卫内心那份敏感的精微之处而成为一个需要去战斗的战士,并为内心那份个性化的所在填充那些取之不易的养料,直到有一天,无论以哪种方式,或者经历了什么样的艰难困苦或者暴风骤雨,一些拥有精微心灵之人开始学会适应,开始学会带着自己的精微与身边的人相处,精微与世俗之间的边界不再成为鸿沟,世间又多了一个,可以自在于内心的生命存在!
关于若水组回答的三个问题,或许是因为问题本身更富有体验性,我对问题的本身并没有太多印象,而对三个问题中分别发生的三段对话印象极为深刻!
首先是T与CJ之间的对话,关于什么是空性!CJ在我眼里一直是个知识渊博的才女,她总是懂很多我闻所未闻的东西,也不时散发出小清新的气息, 但是CJ就像我童年时期喜欢的老师,只能远远的观看和默默的欣赏!“你认为什么是空性?”这个问题出自老T的口中对于CJ确实有那么些别扭,似乎CJ习惯了以一种势能落差的前提下存在能量流动的方式进行交流,而非而非平等式的交互,若是换个人问这样的问题,我想,或是CJ顺理成章的讲出自己的知识并给出自己的推荐书目,而当这个问题出自老T,CJ顿时找不准自己的势能姿态位置,于是,她发现,这是个陷阱,告诉自己不能掉进去!T接着问“你此时的感受是生命呢?”好吧,对于CJ只有两条路,要么跳进面前的这跳跳不过去的沟,要么把自己的体验放出来,就像插上两只翅膀一样飞过去!于是乎,显然,又是在如此多人的场合下,放弃飞的能力,闭上眼睛跳下去!只盼沟底不太深,或许还有些水,可以让自己游游泳!
在关于“多余之物”的问题上,老T又和ZL展开一番对话,ZL试图从普遍意义上给出一个让大家满意的标准,让大家知道有用与无用之间的区别和边界!谁料这是个天方夜谭的不可能完成的答案,于是,在老T的层层追问下,只有回答“不知道”!而关于多余的边界,关于有用无用的界定,又怎么可能在刨除语境与个人体验之外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呢!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总喜欢给自己做加法,一方面是欲望让我们形成越来越多的泡沫而不断索求,另一方面泡沫的空洞性让我们没有止境的逐渐升级的在寻求他人的认同以获取从别人眼中反射出来的自我认同!我们需要学着在生命中做减法,在一点点的自我确认的沉淀中萃取自我认同!
在最后关于西西弗斯式的徒劳这个点上,QX和HSQ的对话也是极为精彩,QX似乎认为HSQ是目标导向的人,QX想借用他的表达和想法来为己所用,以表达自己这样的观点:在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去做这个宙斯给他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时候,西西弗斯放弃了目标导向,而是在一次又一次把石头推上半山,又掉下来,然后又推上去,再掉下来,如此反复中感受这个过程的意义!谁知,HSQ强大的底盘知识直接颠覆QX的预设,QX的表达被冲的七零八落,于是,反复的重复着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而无法与HSQ交流,显然HSQ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再高一层来旋转这个对话,于是,两人之间用一场精彩的争辩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什么是西西弗斯式的徒劳!
好精彩、又容量好大的一堂课,以至于这个备忘录其实已经耗了我足足两天的时间,我想,写到这里,我把我想到的、看到的,表达出来了,其余的,只能再次留给深度阅读了!